心里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唯恐李世民一怒之下掐死自己的小命。
杜如晦慢悠悠的醒转过来,见跪倒在地的张宝藏,对李世民道:“陛下乃是圣君,万不能因怒而降罪于人,臣的病已无药石可医了。”
李世民叹了口气,问张宝藏道:“还有何法可为克明续上几天性命?”
张宝藏想了想道:“可用人参、灵芝、阿胶或许能为杜相保上一两天吧,唉,微臣实在不敢保证啊。”
李世民对高福道:“速从尚药局挑选年份久远的,送至杜相府中,另马上全城张贴悬赏告示,能为如晦续命者,必有重赏。”
又对跪在地上的张宝藏道:“你就留在如晦府中,尽人事,听天命吧。”
回身对杜构道:“务必照料好汝父,看看上天能不能眷顾朕的肱股之臣。
朕实不愿失去如晦,他的谋略与忠诚,乃是大唐之幸。若天不遂人愿,朕亦会厚待汝等家眷,以报如晦之功。”
说罢,李世民长叹一声转身向外走去,眼神中满是忧虑与不舍。心中默默祈祷,期望能有奇迹发生。
杜构早已泪流满面,跪地叩首:“陛下隆恩,臣等感激涕零。臣定当竭尽全力照料父亲,祈求上天垂怜,希望父亲度过此劫。”
秦浩喊大丫来识字时,长安城中已然四处张贴了告示,然而秦浩对此尚一无所知。
与此同时,回到皇宫的李世民已是满脸焦灼,六神无主。
那高高在上的帝王,此刻也被杜如晦的病情搅得心中烦躁,失去了往日的沉稳与从容。
秦浩静静地坐在榻上,手中执着画本,全神贯注地描绘着高桌、椅子、书桌、餐桌、凳子的图形。
那专注的神情,仿佛要将这些陌生的物件从画本中变活一般。
心中暗暗想着,明天无论如何都要让全伯打造出这些物件来,这别扭的习惯着实让人受不了。
当画完最后一笔时,二更的鼓声恰好悠悠传来。
秦浩微微叹了口气,带着一丝无奈,缓缓地躺在榻上,眼神中流露出些许的迷茫。
心中思索着所有已知之事,试图从中找寻出规律。
房子唐朝也在,那就意味着唐朝就有了这个房子,而后一直传承至现代。
那个门钹着实古怪异常,在大唐时期断然不会有此种造型,可既然它出现在这里,那就必定能在大唐找到其出处。
那被掩埋的毽子和砚台为何又会再度出现呢?难道它们也是来自大唐的物品吗?那根柱子上的图案究竟因何而存在呢?
那图案乃是现代所画,可为何会出现在这里?难道传承下来的老物件上的印迹都会保留下来吗?
突然,心中一动,连忙起身拿出小木箱,取出砚台,仔细看向底部,
果然,上面刻着“大业五年,齐州坊制”八个小字,那时自己五岁,难道是开蒙时给自己买的?
接着又认真观察毽子上的铜钱,钱体发白,仔细辨认上面的篆体字,乃是“五铢”二字。
回想自己曾经看过的书籍,确定了这应该是大业年间的铜钱。心中欢喜,若不是今日突发奇想,还真难以发现。
秦浩只觉要想弄明白这一切,就得如同探案一般抽丝剥茧,着实艰难万分。
所幸,如今好歹有了些许明悟,犹如在迷雾之中窥见了一丝曙光。
另外,唐朝的娘亲与现代的老妈名字不同,爷爷和老道的名字也各异,这其中究竟是何缘由呢?
他们之间会有什么关联吗?大唐生父名为秦三宝,听全伯所言,他与秦琼会有联系吗?
秦三宝?秦叔宝?难道是如同“伯、仲、叔”那般的排序?
莫非秦琼在其家中排行老三?所以才有了秦三宝这个名字?还有哪些穿越后的细节被遗漏了呢?
忽然又想到时间线,出生到八岁两世都没什么记忆,大唐仅能回忆起师父牵着自己手的模糊画面,
听全伯说智力缺陷还可解释,现代为何也没有记忆呢。
八岁到十八岁,只有和爷爷的记忆,十八岁到穿越,大唐又是空白,现代都是学校和部队的场景。
那出生于大唐的那个秦浩去哪了呢?不会终南山上还有个秦浩吧,
我的天!还有什么遗漏的地方没有?怎么想不起来了呢?
思来想去,如一团乱麻,脑袋阵阵生疼,始终参不透这其中的奥秘,在困惑中逐渐沉沉睡去。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