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长孙宣威昭大义,长乐显瑞焕新妆(1 / 2)

二人边喝茶边聊天,聊着关中灾情,聊着魏相刚到地方就杀了几个阳奉阴违的官员,

聊着聊着又聊到了东突厥的雪灾,边关百姓之苦等等,秦浩算是间接知晓了大唐如今一些基本的状况。

喝了几壶茶,看看时间已近申时,段纶起身道:“正则,我们先去用饭食吧,器具制好后,阎少监会来通知我等的。”

秦浩也饿了,这唐朝人真禁饿,我待着都饿了,人家在拼命干活呢,体质相差如此之大吗?

二人向公厨行去,路上秦浩问起段纶表字中叔的意思,段纶表示叔字是指伯、仲、叔、季,意指排行老三,看来果然和自己想得一样。

说话间就见一杂役急急忙忙跑来,段纶呵斥道:“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那杂役见到尚书大人,忙行礼道:“大人,有内侍前来传旨。”

段纶闻言问道:“传旨于谁?”

杂役回道:“说是给大人和秦公子传旨即刻入宫。”

段纶苦笑道:“正则,饭是吃不上了,走吧。”

秦浩心里咒骂李世民不是东西,自己在宫里肯定吃完了十几个菜,不让老子吃饭,咒你晚上不举。

心里骂骂咧咧地跟着段纶直奔前院,随着内侍直奔皇宫。

路上秦浩瞅着身前太监走路有点摆胯的姿势,好奇的问道:“请问内官大人怎么称呼呀?”

内侍闻言脚步不停,回头看了眼秦浩道:“秦公子才到长安,不知咱家亦属常情。

咱家刘瑾,武德开朝就伺候皇后娘娘,至今已十年了。”

秦浩一听,咋,不是李世民找自己吗?刘瑾?明朝大太监?啥情况?一头雾水。

“是皇后娘娘召见我吗?”

刘瑾笑道:“皇后娘娘欲找你问些事,段大人嘛,是陛下找,咱家顺道一起叫着了。”

段纶和秦浩面面相觑,不再言语,进了太极宫,来了一个小太监带着段纶走了,秦浩跟着刘瑾直奔立政殿。

秦浩边走边寻思,皇后咋知道的我,这还没有啥交集呢呀?

到了殿门,刘瑾让秦浩等着,进去禀报了,稍后领着秦浩进入到了殿中。

只见长孙皇后端坐在殿中主位之上,她身着一袭华丽的宫装,颜色淡雅却不失庄重。

乌黑的长发盘成精致的发髻,上面点缀着珠翠,更显高贵典雅。

面容秀丽端庄,眉如远黛,目若秋水,眼神中透露出睿智与温柔。

气质雍容华贵,又带着一种母仪天下的威严,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畏之情。

他从未见过如此高贵的女子,那浑然天成的气质让他一时有些恍惚发呆。心中暗自感叹皇后的风采果然名不虚传。

旁边刘瑾的声音传来,“大胆,不可目视皇后娘娘。”

声音有点大,吓了秦浩一跳,埋怨的甩了个白眼,低下了头,出声道:“草民秦浩拜见皇后娘娘。”

长孙皇后道:“抬起头来。”

秦浩一听,又不让目视又让抬头,那往哪看?堵气道:“草民不敢目视娘娘。”

长孙皇后一听怔了一下,随即呵呵笑道:“你这个小子,还挺有脾气。抬起头来,让本宫瞧瞧你。”

秦浩斜了刘瑾一眼,抬起头来望着长孙皇后。

刘瑾恨恨的瞋睨了秦浩一下,站到一旁,拂尘往臂弯处一搭,老神在在。

长孙皇后仔细打量着秦浩,身高六尺有余,玉树临风,卓然挺立。

身形挺拔如松,肩宽背直,面容俊朗非凡,剑眉斜飞入鬓,眼眸深邃如潭,鼻梁高挺,薄唇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自信的弧度。

正微微点头,头上的幞头怎么一下子歪了,让画风有点突变,抿嘴一笑,轻声说道:“本宫听闻陛下夸赞你为受灾百姓献出制盐之法,且不求赏。

此乃巨利,你却舍之。本宫又知你方归老宅,家中亦无甚值钱之物,止有二老与一女娃,正需用钱之时。

你可否告之本宫,为何会如此行事呢?”

秦浩正色道:“娘娘,小子所为,非为求名求利。

关中百姓,遭此灾厄,我心何忍?钱财虽重,然较之百姓之苦,轻若鸿毛。

我愿尽绵薄之力,助百姓渡此难关,只求心安,别无他求。

况小子虽非大富大贵之人,却也有几分本事在身。

凭借所学,获取钱财并非难事。娘娘无需担忧小子生存能力,在助百姓之后,安稳度日不在话下。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