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收到青雀的大礼,李世民满脸惊喜,众臣也是纷纷马屁奉上,
都知道李世民对兰亭序的迷恋,没有一个不开眼的站出来唱反调的。
魏征也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看着魏王对皇帝老子说着阿谀奉承的好话。
直到李世民以便于“参奉往来”为由,赐李泰入居武德殿,众臣这才从中感觉到了深深的政治寓意,
长孙无忌紧皱双眉,思索着对策,想寻求房玄龄的开口,房杜二人只是小声交流,并未反对。
对取得兰亭序最大的功臣也予以了重赏,晋升萧翼为员外郎,并赏赐了金银宝器。
褚遂良与赵模步出两仪殿时,相互对视一眼,赵模忍不住开口:“登善,我总觉得字帖有些不同的感觉。”
褚遂良嘘了一声:“可是觉得有些稚嫩?”
赵模点头认同,叹道:“我等是否要提醒一下陛下?”
褚遂良微微摇头:“此时不可,陛下正在兴头之上,我感兴趣的是何人能有如此才华,竟有赵兄这般的水准。”
两仪殿中的李世民捧着兰亭序爱不释手,对比着赵模临摹的范本,看着看着,似是觉得风格有一丝不同。
“高福,朕之前觉得赵模临摹的最为相似,如今看来真迹就是真迹,赝品就是赝品啊。”
高福哪敢评价,害怕哪句说不对又要挨骂,小声提醒:“今岁陛下寿辰虽然未办,老奴记得驸马也给陛下临摹了一幅兰亭序,陛下当时也是大吃一惊。”
李世民双眼一亮:“你不说,朕差点忘了,快去取来,朕正好对比一番。”
看着手中的真迹,再看看高福举着的摹本,李世民顿时有些疑惑:“高福,朕为何觉得驸马临摹的比真迹的水准还要高些?是朕看花眼了吗?”
“老奴可不懂这些,或许驸马的水准确实高些呢。”
李世民皱眉沉思,看着手中秦浩的那幅字帖:“高福,你拿着字帖去拜访一下伯施和信本,让他二人点评一下。他们身体不太好,再带些补品过去。”
高福见自己又惹出事来,有些后悔:“陛下,是否要告知是驸马的作品啊?”
“你说呢?以前的机灵劲都哪去了?”
从虞世南、欧阳询府邸出来之后,高福彻底失了方寸,头疼该如何回宫交差,
二人都斩钉截铁的肯定是王羲之的真迹,这还玩个屁呀,自己这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净给自己惹祸的呢?
-----------------
东宫承乾殿,长孙无忌看着李承乾悠然自得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
“高明,那武德殿只是一座宫殿吗?当年的海陵剌王与隐太子就常在武德殿互通有无,进行密谋。
这么明显的信号,高明竟然还无动于衷?”
“舅舅莫急,之前城中的舆情,父皇的反应确实出乎了外甥的预料,不过这回外甥有信心,让事情发酵发酵,不着急。”
长孙无忌双眼微眯,感觉到了李承乾的胸有成竹,小声试探:“难道那兰亭序?”
李承乾佩服道:“舅舅的反应着实让外甥惊讶,若父皇到时知晓被骗,舅舅想想,站得越高,就会摔得越重。”
长孙无忌看着眼前这个外甥,感觉对方似乎改变了许多,“高明,你变了,如今有什么事已经不愿与舅舅说了,唉。”
“舅舅莫要生气,这等小伎俩哪里轮得到舅舅操心,
听闻冲表弟也要当父亲了,与外甥可是前后脚,有空可来东宫坐坐,高阳不会日日缠着表弟吧,哈哈。”
“高明心有计策,舅舅也就放心了,你们表兄弟之间是应多多亲近,也可让太子妃与高阳交流一下。”
看着长孙无忌离去的背影,李承乾无比的扬眉吐气,终于被舅舅认可了一回。
“来人,叫称心过来,孤要欣赏歌舞。”
-----------------
延康坊魏王府更是一片热闹场景,李泰大宴府中俊才,一片恭贺之声不绝于耳。
“本王多谢众位的相助,受父皇如此恩赐,本王也是诚惶诚恐,更要将文学馆办得有声有色才行,全都仰赖众位了。”
话毕一口饮尽杯中酒水,众人齐声附和,手中的酒杯高高举起,眼神中满是尊崇。
上官仪向前一步,恭敬道:“殿下,依在下之见,文学馆不妨定期举办诗文大会,邀请天下的才子齐聚一堂,吟诗作赋、切磋学问。
如此一来,不仅能吸引更多的贤才汇聚到殿下身边,还能让文学馆的名声传遍四海。”
李泰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游韶的想法与本王不谋而合。文学馆就是要广纳贤才,为天下有才之士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往后,诸位也要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崔昂不是文人,坐在一旁始终插不上话,见众人讨论起文学馆之事,
连忙对着李泰恭声道:“殿下入居武德殿,可见圣宠之隆,在下昨日偶得玉枕一个,特意带来进献殿下,希望殿下笑纳。”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