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战尘方定诬先至,秦程联姻子心凄(1 / 2)

太史局,李淳风有些垂头丧气:“师兄,陛下不止不信,还臭骂了师弟一顿,唉。”

袁天罡轻笑答道:“紫微晦暗,荧惑守心,此乃天象,信与不信,皆是事实。陛下如今处于悲伤之中,待其醒悟之时,必然明了。”

“可师弟对这天象很是不解,师兄所言师弟亦不是十分认同,如今吐谷浑大胜,只待大军返京,荧惑守心作何解释?”

袁天罡苦笑摇头:“我亦不知,太上皇驾崩,皇后病重,或许是紫微晦暗的明示,

荧惑守心的可能便无法猜测了,或有宫廷政变,或有谋反之举,谁知道呢?天机显露于我等,我等只能如实解释。”

李淳风叹了口气:“听说秦将军至今下落不明,太子已连发数道旨意,侯尚书也没提供什么有用的消息,师弟还念着秦将军的授艺之情呢。”

袁天罡手捻胡须,眉头轻皱:“我刚刚算了一卦,一切如常,只是方位不定,或许还在沙漠之中,

此子命格极硬,听师兄说与史万岁一样同为极阳之身,若是如此便能轻易殒命,我却不信。”

李淳风喜道:“希望能如师兄所言,秦将军确是个不错的朋友。”

袁天罡摇了摇头:“天机难测,此子命格玄机莫测,不可交恶,也不宜过近。”

李淳风颇为不解:“师兄此言何意啊?”

袁天罡无奈叹道:“我寿数本应尽于今岁四月,可却生了变数,我百思不得其解,

冥思苦想之下,只有此子与我发生过命格交织,如今我已不敢妄言天机了。”

-----------------

太极宫两仪殿,听着侯君集描述着自己几战的详细过程,李世民有些感慨:“此战爱卿辛苦,吐谷浑到处都是无人区,确实艰难。”

“微臣职责所在,敢不用命,况且陛下以监国太子迎接大军,微臣受宠若惊啊!”

李世民开口询问:“那慕容顺能否稳定住吐谷浑的局势?”

侯君集微微摇头,沉声回道:“陛下,慕容顺在王族中威望不足。伏允在位时长期受到打压,从未获得什么实际权力。

王族众人此前归附大唐,多是出于自保的权宜之计,而非真心拥戴慕容顺。

如今唐军即将撤离,慕容顺虽获大唐册封,然其缺乏足够的支持力量,

恐怕难以镇住各方势力,吐谷浑恐将再起动荡,只是对我大唐造不成影响。”

李世民点了点头:“高原治理成本太高,朕这才没有收归大唐治理,封慕容顺为西平郡王,诸事皆由大唐做主,

这也是当前最节约资源的策略,对了,你回京之前可曾收到有秦浩的消息?”

侯君集摇了摇头:“未有消息,大总管连派数批信兵周而复始寻找其动向,始终未有所得。

微臣觉得若不是迷失在了大漠,便是正从大漠返回的途中。估算着时日,若再有半月还无消息,便......”

见李世民沉默不语,侯君集继续说道:“此战秦浩虽大胜多次,然则对军纪比较漠视,军中竟然带着女眷,

招降信中未经陛下批准便承诺特赦,有假传圣旨之嫌,事后还,还收受了慕容顺的贿赂,可大总管均未加指责,微臣也不好开口。”

李世民眯眼问道:“千里觉得应当如何处置?”

侯君集立刻闭嘴,谁知道陛下到底是什么想法,怎么可能轻易透露出自己的意见。

李世民叹道:“那女眷乃是越国公之女,虽是女子,可却能领军杀敌,秦浩并未隐瞒,可见坦诚,

慕容顺献宝之事,李靖奏书中也已言明,若非秦浩这封招降书信,伏俟城还要一场恶战,唐军不可避免要遭受死伤,

慕容顺受到书信的感召出城投降,又受到大唐的礼待,自是心中感激,

若秦浩不收,他们也会于心不安,事后听说只选了几样,说是要送给妻妾一人一件,其余均如数上交。

千里,你的心胸还不够宽广,军法岂可拘泥于条文,特殊情况需特殊对待,此次朕对李靖的处罚没有意见。”

侯君集心中一惊,连忙开口:“是,微臣不明其中缘由,只是如实向陛下禀报,此次秦浩战功赫赫,确实可赞。”

“李道彦和高甑生,兵部是什么意见?”

侯君集呈上奏折开口:“兵部经过商议,李道彦违背陛下对边疆部族以德怀之的政策,擅启边衅,失信番邦、有损国威,建议对其罢官处理。

高甑生因指挥失当,贻误军期,致使伏允逃脱,大总管已将其革职,兵部亦是赞同。”

李世民目光深邃:“李道彦之罪与高甑生不同,朕决定对其免职削爵?、流放边疆?。”

侯君集心中一惊,连忙点头:“陛下身为天可汗,维护草原安定,欲严厉执法,以震边关诸将,兵部也赞同。”

李世民点了点头:“先这样吧。”

看着侯君集离去的背影,李世民抽出高甑生与唐奉义的奏折,眉头紧锁,“高福,召御史大夫温彦博入宫。”

-----------------

李靖的车驾进了长安城,这回没有见到李承乾的迎接,李道宗抱怨道:“侯君集不会打得这个算盘吧?”

李靖叹了口气:“不可妄言,我们身为武将,只管用命,何须介意这些虚礼,这一路还多亏了任城王的照顾,否则老夫这条命还不知在不在世了?”

李道宗讪笑:“我不过就是帮大总管端了个药,药方是正则的,熬药是副将的,何言照顾,真是羞煞我也。”

“你我即刻入宫面圣吧。”

两仪殿前等待召见时,便见温彦博从殿中而出,向二人抱了抱拳,打了个招呼便匆匆而去。

李道宗狐疑的看了眼高福,高福低眉耷眼的没与二人对视,步入殿中,一番君臣之礼,二人落座。

李世民不问战事,直接询问:“药师身体可好些了吗?”

李靖心中一暖开口回道:“一路之上多亏了任城王的关照,老了,不中用喽。”

李世民叹了口气:“如今臣子都已老迈,朕心中也甚是难受,承范,你不会怪朕让令女远嫁吧?”

李道宗情绪低落:“陛下,身为宗室,岂能不为大唐分忧,若能为唐蕃安定有所建树,也是她为大唐做出的贡献,臣无怨言。”

李世民点了点头:“可有正则的消息了?”

二人同时摇了摇头,李世民沉默片刻开口道:“朕绝不相信正则会命丧大漠,或许这个臭小子又在和朕玩惊喜那一套,朕就是这么觉得的。”

李靖神情一怔:“陛下可是有了什么消息?”

李世民摇了摇头:“没有确切的消息,但朕绝不相信,若事不成,正则必会遣人出来求救,

以朕对他的了解,绝不会无声无息,至少也会给他的妻妾带个口信,而且朕听闻越国公的爱女如今不就在凉州等他吗?”

李道宗闻言一愣:“陛下所说还真有些道理,正则行事确实如此,哈哈,这下可放心了。”

“药师的奏折对战事经过说得不太详细,朕现在不细问了,回头药师再重新上个记录,送给朕阅览吧,早些回去休息一阵,朕给你放段假期。”

二人起身躬身一礼,徐徐退去。出得殿外,李道宗有些疑惑,小声开口:“为何没给我放假呢?”

李靖想起出殿的温彦博,似有所感,长叹一声:“不放假便代表无事。”

李道宗顿感诧异:“大总管此次功劳卓着,怎么可能?”

李靖呵呵一笑:“送你一句正则的名言,一切皆有可能。不过如今老夫已不太在乎,待将战事记录完毕,也该功成身退了。”

-----------------

凉州都督府,李大亮震惊的看着秦浩胡子拉碴的样子,仔细端详一番,开心道:“正则,你居然长出胡子来了?”

“呃,叔父关心的竟然是这个?看来这幽默细胞也增长不少啊!”

“那是何物,我有吗?”

“呵呵,不提那个,此事叔父须得替我保个密,否则断交。”

李大亮无比为难:“正则,这可是欺君啊!”

秦浩指着薛礼腰间的人头笑道:“看看,那是什么?”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