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东宫朱批谏臣忤,九成养身话裁因(1 / 2)

皇帝的仪仗刚出长安,送行的李承乾便迫不及待的回了显德殿,再次监国显然还是让李承乾感觉到了父皇的真心。

刚一落座便有门下坊的官员送来小山一般的奏折,李承乾顿时有些不快:“今日怎么如此多的奏折?”

那官员看着太子不善的面色讪笑道:“陛下忧心娘娘的身体,这两日耽误了一些奏折,便堆积到了一起。

另有几封旨意需要太子裁决,关于单于都护府所属官员的封赏,陛下言及让太子亲自过目核发。”

接过拟好的圣旨一番观看,李承乾眉毛轻挑,似是明白了父皇的用意,当即点头通过交给詹事府执行。

待官员退去,伸了下腰准备大展拳脚一番,只批阅了三十余份便觉腰酸背痛,无奈站起身子。

“来人,传称心来此服侍。”

于志宁看着送来的圣旨,有些诧异,秦驸马还真是个妙人,

连手下的将领也都效仿驸马的操作,一个个的不求官,都想着给婆娘的封赏,有意思。

又看了几本太子批好的奏折,皱了皱眉,似是觉得典书坊的意见很合理,不知为何太子却都有所改动,而且改动似乎并不好执行下去。

叹了口气,令下属将批示交待不妥的奏折封驳退回。

称心挑选着要送去武德殿代劳的奏折,不停询问着李承乾是否有不妥的地方,

李承乾有些不耐烦道:“称心,你自己挑就行,不必一本一本的询问孤,

这些本来都是些地方常规和礼仪方面的政务,军国大事、官员任免又不在这里,不用担心的。”

称心劝道:“殿下,地方治理也很重要,奴婢觉得这等权利分给魏王越少越好。”

李承乾笑道:“没想到你比孤还在乎这些,行,便听你的,孤就受点累,你要好好服侍孤。”

见到东宫送来的奏折明显少了许多,李泰浅笑不语,心中不禁腹诽,之前都那般懒惰,如今监国事情更多,看你能坚持多久。

看着退回来的独孤开远的奏折李承乾面色阴沉,沉声询问:“为何只有孤批阅的退了回来?而魏王的却一件没有?于詹事觉得孤不能治国?”

于志宁看了眼捶腿的称心,叹了口气:“太子,魏王那些都是些事务性的,只需审核一下,没有错漏便能执行,太子这些已经改动国策了。”

李承乾翻动着眼前的奏折:“赋税减免有何不妥?百姓受了旱灾,朝廷不应有所善待吗?”

于志宁耐心解释:“关内、河东虽有旱灾,然朝廷之前已发出政令,岂可随意更改,这样批示即便是到了门下省、中书省,亦不会通过,

如今赋税问题不是救治灾情的关键,太子需要调运粮食,并生产和调配筒车,百姓求雨若是有用,灾情也不至于到了这种程度。

如今灾民皆向周边扩散,若不及时安抚,待蔓延到了长安,便为时已晚,太子不可不慎啊!”

李承乾沉默不语,皱眉望着奏折,忽然开口:“于詹事,孤觉得这奏折由你来批示很是合适,不若孤将印鉴借你一用?”

于志宁心中一惊,感觉李承乾话有所指自己专权,连忙解释:“太子怎可有如此想法,臣子都是提议,最终由太子决策,

但是决策要可执行方可,否则下发下去,地方官员执行不了,岂不是耽误了大事,太子经验尚有欠缺,故陛下才锻炼太子的能力呀!”

李承乾冷笑道:“于詹事说得在理,那你觉得应当如何批示?”

于志宁冷汗直冒,看着李承乾那要杀人的目光,想起了还倒在床上的张玄素,无奈开口。

“臣不敢妄言,太子有想法并没有错,臣只是有提醒之责,若太子坚持,臣也无话可说了。”

“呵呵,那孤再斟酌一番。”

看着于志宁离去的背影,李承乾啐了一口:“瞧不起孤是吧,那便让他们等着去吧!”

称心连忙劝道:“殿下,灾情刻不容缓,别出什么事情啊!”

“称心不必担心,我大唐有义仓,出不了什么事。”

-----------------

十五日后,庄中晒场上支起了十口大铁锅,蒸腾的豆香裹着焦糖色的酱汁翻滚。

众将翻身下马之时,村民们正抡着枣木锤?,将半人高的白玉豆腐砸得雪沫飞溅,

碎渣裹着红椒末簌簌落在烤全羊的金黄表皮?,引得归来的将士喉头滚动。

二十八个粗陶碗盛着腐竹炖肉?挨个传递,赵安一声大喝:“欢迎大军凯旋回家!”

王朝安排人安置好战死队友的骨灰,全体人员洁面净手,还挺有规矩,

庄中不少女子在人群中瞧来看去,寻找着心仪的配偶。

王朝端起酒碗,悄悄问道:“娘子,多少度的啊?”

秦兰笑道:“傻样,喝吧。”

“兄弟们,此次大战我们打了胜仗,你们都是英雄,等驸马回来也要论功行赏的,我们这碗酒敬战死的兄弟!”

说罢仰头一口喝干,擦了擦嘴:“娘子,新弄出来的啊,这酒不烈,喝着豪爽,哈哈。”

马周、上官仪身着司马和长史的官服,向大家通报了对战死士兵家中的抚恤和慰问,彻底感动了这些草原的汉子。

亲切的气氛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家的感觉,众人推杯换盏,好不热闹,婉娘和昙娘代表桃源庄的主人到各桌敬茶。

赵虎站起身有些奇怪:“怎么几位夫人都不在呀?”

婉娘顿时脸色不善:“怎么?我不算吗?”

“哎呀,打我干什么?”

张龙起身讪讪笑道:“赵虎就是嘴臭,就连八姑都一直嫌弃,小夫人可千万别和他一般见识。”

昙娘将八姑扯了过来:“管管你家的男人,看给我们婉娘气的。”

赵虎一眼瞧出八姑鼓起的肚子,两眼一亮:“哇塞,娘子,你有喜了?”

八姑羞涩的点了点头:“嗯,五个月了!”

昙娘顿时有些不高兴:“恭喜你们都活着回来!我干了,你们看着办吧!”

上官仪走了过来,挡在了昙娘和婉娘的面前:“二位夫人,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京中传来了对你们册封的旨意。”

昙娘脸现惊喜:“到了吗?真是太好了,我也终于名正言顺了,等等,你说还有婉娘的?”

上官仪叹道:“嗯,驸马此次功劳非小,舍弃了所有的赏赐和食邑,只得了个国公的爵位和给各位夫人的册封。”

婉娘眼中带泪:“少爷没有骗我,我就知道他不会骗我的,等等,如果赏赐的话都有什么啊?”

上官仪表情怪异:“回侧夫人,那可不少,依在下看,世袭个刺史应是不成问题的。”

二女面面相觑,觉得好像有点亏了,昙娘嘟嘴道:“要不把旨意退回去吧,我们还是要赏赐好了。”

上官仪苦笑一声:“旨意哪里是能随便退回去的,不打扰二位夫人高兴了,王朝他们也舍弃了赏赐,给各自的娘子要了册封,我还得去通知一下。”

婉娘喊住转身要走的上官仪道:“上官长史,听说你与郑家小姐要成婚了,我做主,以桃源庄的名义为你主持婚礼。”

上官仪心中大喜:“哎呀,那可真是托侧夫人的福了,在下这边也没什么亲人,还真怕委屈了郑家,那便全凭侧夫人做主。”

昙娘有些撇嘴:“看看我们婉娘,多大的破例啊,姐姐不在,都能自己做主了。”

婉娘呵呵笑道:“怎么?我便不能做回喜事的主吗?等陛下的禁令一除,我就为长史主持,

也该轮到我威风一把了吧!哈哈,也不知道少爷啥时候回来。”

-----------------

杜水在谷底拐了个弯,将石山削成了百丈绝壁,倒映在水中犹如碧玉屏风一般,

九成宫墙浸出了青苔,晨雾未散时,飞檐角处还凝结着夜露,老砖缝里野薄荷迎风摇摆。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