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8章 处理意见(1 / 1)

农家小福女 郁雨竹 2008 字 2023-09-01

白善跟着后勤人员一起转移到国内城时,国内城的大火才在晋国和高句丽士兵的共同努力下灭了。

此时天干物燥,房屋易燃不说,水也很少,高句丽人前面耽误的时间太长了,因为烧的是内城,外城的人不进去救火,光靠内城的一些下人和士兵衙役,速度不快不说,西城门还打起来了。

相当于火救了一半又跑去打仗了。

本来救火的官员想要直接推倒几座房屋,这样就能遏制住火势蔓延,但这内城中住的人非富即贵,火没烧到自己身上时谁也不愿意提前推倒房屋。

要救火为什么要牺牲他们的房子?

不说房子本身的造价,里面的家具摆设等也很贵重好不好?

所以没人愿意。

晋军接受国内城后,皇帝直接派了阿史那去救火。

他就没这么温柔了,直接点了十几座房屋,晋军带着刚被俘虏的高句丽兵,直接将这十几座房屋推倒,然后从外城中抬水,接力一般运送水过来灭火。

忙了大半个晚上才将火扑灭,而此时,火都把内城的一半都给烧了,连广王府也不能幸免。

看着成为灰烬的半座内城,皇帝微微一叹,扭头问道:“进城的百人勇士还幸存多少?”

“四十三人而已。”

皇帝点头,吩咐道:“将他们的尸首收殓好了带回去,朕答应他们的会实现的,将这一件事隐去,剩下四十三人提前送回京城,以其他军功行赏。”

皇帝是担心高句丽这边的降臣知道火是他们放的,要求他们将人交出来。

虽然双方各有猜测,但对方没证据啊。

皇帝是铁定不会认的,但也要防备着有人恼羞成怒,毕竟这次国内城的内城的确损失惨重。

阿史那将军道:“剩下的四十三人都正在医帐中疗伤呢。”

皇帝颔首,“让周满给他们用好药。”

又吩咐道:“去个人,将还在外的薛贵和牛刺史叫回来吧,高句丽王已经投降,剩下的城池,让他们带着高句丽王签署的文书去收了。”

赵国公应下,“是。陛下,高氏王族要怎么安排?”

皇帝略一思索便将大家召来问策。

白善也被叫了过来,和方大人白二郎坐在了一起。

有人道:“陛下,辽东才经过战事,正是需要安稳的时候,所以不如还是用高氏稳定民心?”

“不妥,若是还交给高氏管理,这高句丽打还是不打还有何区别?”

“我们攻打高句丽是因他们怠慢宗主国,如今已将他们收服,不如还将辽东交给他们管理,高句丽南还有新罗和百济,由他们三国互相牵制,辽东可安稳。”

皇帝瞥眼看向说话的文臣,努力的忍着才没有从鼻子里喷出气来,他是个擅于纳谏的君王,不能做那样的事。

他不好意思做,白善和白二郎好意思啊。

白二郎最先从鼻子里喷出一口气,哼了一声,声音很清晰的让所有人都听到了。

让正想反驳对方的赵国公停了下来,大家一起看过去。

白二郎脸色涨红,只能出言道:“若只是为了给他们一个教训,那我们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吧?”

“但收获也良多,”那文官道:“此一战后,周遭国家再不敢轻易挑衅我国,边关可得百年安稳。”

拉倒吧,别说百年,二十年后谁还能记得这场丰功伟绩?相比于恐惧,仇恨更有可能滋生,而仇恨可能使人发奋图强,他们为什么只取名声,不拿最实际的好处呢?

白善道:“何必让他们牵制,三个国家都收了不就好了?”

大家一起看向白善,连赵国公都惊讶的上下打量他。

那位文官脸色涨红,立即反对道:“新罗和百济并无错处,怎能无故攻打?”

白善:“我也没说现在就打。”

他道:“陛下,臣看百济也甚是桀骜不逊,将来犯错的时候多着呢,而且若是为了平和边关,我国和新罗百济便可,何须再在中间夹一个高句丽?”

“没错,”赵国公收回了目光,道:“新罗和百济不和,两国也时有纠纷,想要维持边关稳定,我宗主国只要抬一压一便可,何必再在中间横着一个高句丽?”

“辽东一带本就是归属于中原管理,若不是前几朝中原战乱,高氏也不能在此立国,此时是该收回的时候了。”

“那高氏王族这么多的人怎么安排?高句丽王可是投降的。”

又不是和高昌王一样是被俘虏的,对于投降的王族,大晋素来优待。

白善道:“陛下可以带高句丽王和几位王子回京城,封以官爵,让他们也看一看长安的风光和繁荣。”

他道:“自高句丽王接任后,高句丽多次加赋,皆因高句丽王奢靡而起,但辽东毕竟苦寒,奢侈之物多从中原运送而来,既然吗如此喜爱中原之物,何不将他们带到长安去享受呢?”

皇帝深以为然,“高句丽王和广王深明大义,朕愿委以爵位,以俸禄爵田供养。”

大臣们相视一眼,问道:“那其他人呢?”

皇帝想了想后道:“清点一下高氏王族的名单,还有此次内城大火被烧毁的人家名单,国内城重建需要一段时间,将他们都迁移往内地吧。”

立即有人问:“迁往何处呢?”

“中原一带人多地少,不能再迁往中原了。”

“岭南一带倒是地广人稀。”

“还有西北一带。”

“不妥,不妥,西北那边也有貊人余支,还是应该分开些好。”

“岭南太远了吧?又酷热,只怕辽东这边的人去了不适应。”

“那江南如何?”

“那边倒是不错,人不是特别多,地方倒是挺大,听说山上也可种植东西。”

“不错,现在许多茶叶不都是从岭南和江南过来的吗?我看辽东这边的茶叶都是天价,他们应该也很喜欢茶叶。”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了,大家都忽视掉了那文官说的要展示宗主国的大方和宽容的话。

皇帝对这个结果很满意,既然已经定下基调,那剩下的事情就交由赵尚书他们去负责了。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