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武技 小人 秦生(1 / 1)

1.武技

李超,字魁吾,淄川西鄙人士,生来豪爽洒脱,心底良善,乐善好施之名远扬乡里。一日,春日融融,暖阳倾洒庭院,李超正于家中悠然闲坐,手捧书卷,沉浸其中。恰在此时,家仆匆匆来报,称有一僧人于门外化缘。李超抬眸望去,只见那僧人形容清瘦,一袭破旧僧袍在微风中轻轻飘动,面色虽显疲惫,却难掩眼中慈悲之光。李超见状,心中顿时涌起怜悯之情,毫不犹豫地吩咐家仆将僧人迎入家中,命厨房速速准备一桌丰盛美食,热情款待。?僧人入座,面对满桌佳肴,双手合十,轻声念了句佛号,便狼吞虎咽起来。待其饱食之后,僧人满是感激,起身向李超深施一礼,说道:“施主大恩,贫僧无以为报。贫僧乃少林弟子,略通些许武艺,愿将所学倾囊相授,以表感激之情。” 李超闻言,眼中顿时闪过惊喜之色,他自幼便对武艺心生向往,只是苦于无师教导,今日竟有此等机缘,当下欣喜万分,连忙将僧人安置在自家宽敞的客舍之中。此后,每日精心准备好酒好菜,殷勤招待,清晨天色微亮,便候在客舍门外,随僧人习武;夜晚明月高悬,仍在庭院中反复揣摩招式,虚心求教。?时光悠悠,如白驹过隙,转瞬之间,三个月已然过去。这日,春光正好,微风轻拂,庭院中花草摇曳生姿。僧人见李超练完一套拳法,气息平稳,招式流畅,便开口问道:“徒儿,这段时日过去,你觉得自己武艺可有进益?” 李超满脸自信,胸膛一挺,大声回道:“师父,那是自然。您所传授的武艺,徒儿已然全部掌握,融会贯通。” 僧人听闻,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随后说道:“既如此,且展示一番你所学技艺,让为师瞧瞧。”?李超立刻精神抖擞,解开衣衫,往手心用力吐了口唾沫,双脚稳稳扎于地面,身形瞬间灵动起来。只见他时而如敏捷猿猴,在庭院中飞腾跳跃,身形矫健;时而似轻盈飞鸟,从高处翩然落下,动作行云流水。如此腾跃辗转许久,李超这才停下,得意洋洋地交叉双臂,昂首挺胸站定。僧人看着李超的模样,又笑着说:“不错,看来你这段时间确实下了苦功。既然你已尽得我所能,那我们不妨较量一番,印证所学,看看高低。” 李超欣然应允,眼中满是跃跃欲试之色。当下,二人走到庭院中央,相互交臂作势,目光交汇之处,似有火花迸溅,一场比试即将拉开帷幕。?比试正式开始,二人身形交错,相互支撑格拒。李超凭借这段时间的勤学苦练,对僧人的招式颇为熟悉,不时寻得破绽,发起凌厉攻击。僧人则神色沉稳,不慌不忙,巧妙化解。然而,就在李超以为胜券在握之时,僧人突然身形一转,一脚迅猛飞掷而出,如闪电般直击李超。李超躲避不及,只觉一股大力袭来,顿时仰身跌倒在一丈开外,摔落在地,扬起一片尘土。僧人见状,拍着手笑道:“你尚未尽得我所能啊。” 李超满脸羞愧,以手掌撑地,缓缓起身,心中沮丧不已,当下赶忙走到僧人面前,虚心请教方才落败之因。僧人耐心讲解,李超认真聆听,默默记在心中。又过了几日,僧人告知李超,自己尘缘已了,需继续云游四方,遂告辞离去。?自那以后,李超凭借所学武艺,行走江湖,声名逐渐远扬。他自此开始遨游南北,所到之处,与人切磋较量,竟无人能与他抗衡。一日,李超偶然来到历下之地。此地热闹非凡,街边店铺林立,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李超信步而行,忽闻前方一阵喧闹之声。他好奇走近,只见一处宽阔场地上,有一少年尼僧正在表演武艺。尼僧身着一袭素净僧袍,身姿轻盈,手中长剑舞动,寒光闪烁,剑花纷飞,如游龙戏凤,招式精妙绝伦。四周观者如堵,水泄不通,人群中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声。?尼僧表演完毕,收剑入鞘,向众人微微欠身,轻声说道:“我独自一人在此表演,实在有些冷清。若有哪位好事之人,不妨下场与我比试一番,权当游戏。” 如此说了三遍,众人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心中跃跃欲试,但见尼僧武艺高强,始终无人敢上前应战。?李超在一旁观看,见此情景,心中那股好胜之意顿时如汹涌潮水般涌上心头,浑身血液仿佛都沸腾起来。他按捺不住,当下意气风发地拨开人群,大步走进场地。尼僧见有人应战,面露微笑,双手合掌,向李超行了一礼。二人刚一交手,尼僧便立刻高声呵止:“且慢!看你的招式,这是少林宗派的功夫啊。” 随即目光炯炯,问道:“你的尊师是何人?” 李超起初心存顾虑,并不愿轻易透露,尼僧见状,再三追问,言辞诚恳。李超犹豫片刻,终究还是说出了那僧人的名号。尼僧听闻,微微一怔,随后拱手说道:“原来是憨和尚,他竟是你的师父?如此,那便不必再比试了,我甘愿拜下风。” 李超满心疑惑,见尼僧如此反应,心中更觉不服,再三请求比试。尼僧坚决不肯,周围众人也纷纷怂恿,叫嚷着让二人比试一番。尼僧无奈,只得说道:“既然你是憨师的弟子,大家同属武林中人,比试一番倒也无妨。但我们点到为止,领会其中意味便可。” 李超点头应诺。然而,他见尼僧身形文弱,面容清秀,心中不免轻视。加之自己年少气盛,一心想着要战胜尼僧,以此赢得一日之名,好让自己的声名更上一层楼。?二人再次摆开架势,比试起来。一时间,场地上只见人影交错,拳脚生风。李超攻势猛烈,每一招每一式都带着十足的劲道,试图凭借力量压制尼僧。尼僧则身形灵活,巧妙闪避,偶尔出手,招式简洁却极为精妙,总能化解李超的攻击。二人正打得难解难分之时,尼僧突然叫停。李超满心疑惑,停下手中动作,喘着粗气,询问缘故,尼僧只是微笑,并不作答。李超却以为尼僧胆怯,心中那股好胜之火燃烧得更加旺盛,越发坚定了要再次比试的想法,执意请求再战。尼僧无奈,只得再次起身,神色平静,看不出丝毫情绪。?不一会儿,李超瞅准时机,飞起一脚踢向尼僧,这一脚用尽全身力气,带着呼呼风声。尼僧见状,不慌不忙,骈起五指,如刀斧般向下削向李超的大腿。李超只觉膝下一阵剧痛,仿佛被锋利刀斧砍中一般,双腿一软,顿时扑倒在地,疼得冷汗直冒,无法起身。尼僧见状,面露歉意,微笑着说道:“小尼鲁莽,冒犯了客人,还望您不要怪罪。”?李超被人抬回家中,卧病在床,调养了一个多月,才渐渐痊愈。又过了一年多,当初的那位僧人再次前来拜访。李超见到僧人,百感交集,当下便将之前与尼僧比试的事情详细地讲述了一遍。僧人听闻,大惊失色,瞪大双眼,说道:“你实在是太鲁莽了!为何要去招惹她?那尼僧武艺高强,手段狠辣。幸好你先说出了我的名字,不然,你的大腿恐怕早已被她削断了!” 李超听后,心中懊悔不已,回想起当日比试情景,不禁后怕。也由此,他深刻明白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自此收敛了自己的骄狂之气,每日闭门谢客,更加潜心钻研武艺 。

2.小人

话说在康熙年间,掖县街头忽现一个行踪诡秘的江湖术人。此人衣着破旧,神色却透着几分狡黠,随身携带着一个看似寻常的精巧木榼,那木榼周身木纹细密,泛着陈旧的光泽,似是历经岁月沉淀,却藏着令人瞠目结舌的秘密。集市之上,人来人往,术人扯着嗓子吆喝:“一文钱,看奇景!” 引得众人纷纷侧目。但凡有人投下一文钱,术人便咧嘴一笑,露出几颗残缺的牙齿,双手小心翼翼地打开木榼。刹那间,一个身高尺许的小人从里面晃晃悠悠、步履蹒跚地走出。这小人虽身形矮小如孩童玩具,却五官端正,眉眼间透着几分灵动。他清了清嗓子,亮开嗓子唱起曲来,那声音清脆婉转,或激昂高歌,或低吟浅唱,一曲作罢,韵味悠长,令人拍案叫绝。唱毕,小人又仿若训练有素的玩偶,乖乖退回木榼之中。如此奇景,瞬间在人群中炸开了锅,观者如堵,里三层外三层将术人围得水泄不通,叫好声、惊叹声此起彼伏。?消息似长了翅膀一般,很快传到了掖县宰的耳中。这掖宰平日里便对各类奇闻异事有着浓厚兴趣,加之身为父母官,对辖内异常之事颇为警觉。当下,他立刻吩咐衙役:“速将那江湖术人及神奇木榼带入县衙,不得有误!” 不多时,术人被带到公堂之上,掖宰端坐在公堂虎皮椅上,神色威严,目光如炬,紧紧盯着那放在堂中的木榼。“打开木榼,让那小人出来。” 掖宰沉声道。术人心中虽有些忐忑,但也不敢违抗,只得依言打开。小人再度现身,如往常一般亮嗓高歌,唱完便转身欲退回木榼。掖宰眉头拧成了个 “川” 字,心中疑云顿生,他细细打量着小人,只觉此事透着古怪,绝非简单的街头杂耍,背后定有隐情。掖宰猛地一拍惊堂木,厉声喝道:“这小人究竟是何来历?从实招来!” 术人闻言,脸上血色瞬间褪去,变得煞白如纸,眼神慌乱地四处游移,嘴唇嗫嚅着,起初还试图敷衍,支支吾吾道:“大人,这不过是小人祖上传下的奇术……” 掖宰见状,怒不可遏,再次重重拍下惊堂木,怒吼道:“若不实言,休怪本官动用大刑!” 堂下衙役们也齐声吆喝,威慑力十足。术人吓得双腿一软,“扑通” 一声跪地,浑身颤抖如筛糠,无奈之下,只得一五一十地交代起来。?原来,这小人本是一个读书的童子。那日,春光明媚,童子如往常一样从私塾归家,背着书包,哼着小曲,行走在乡间小道上。途中,遇到了这心怀不轨的术人。术人见童子面容稚嫩,眼神清澈,天真无邪,心中顿生歹念。他口中念念有词,施展诡异妖法,只见童子眼神瞬间迷离,失去了自主意识。术人随后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一粒黑乎乎的药丸,强行给童子喂下。那药物下肚后,童子的身体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萎缩,骨骼咯咯作响,不过片刻,便变得只有尺许高。术人见计谋得逞,脸上露出狰狞的笑容,将童子放入木榼,从此带着他四处招摇撞骗,靠着这残忍手段赚取钱财。?掖宰听完,怒发冲冠,双手紧握拳头,心中的正义感如熊熊烈火般燃烧。他想到那无辜的童子,本应在学堂中朗朗读书,汲取知识,未来有着无限可能,却遭此惨无人道的毒手,沦为他人赚钱的玩物,实在是可怜至极。掖宰再次重重一拍桌子,大声宣判:“此等恶徒,丧尽天良,手段残忍,本官定要为民除害,以正国法!” 说罢,大手一挥,下令将术人重杖处死。行刑当日,县衙外挤满了百姓,众人纷纷拍手称快,叫好声震天,皆赞掖宰英明。?而此时,范十一娘与孟生听闻此事,亦是感慨万千。十一娘不禁想起自己曾经的遭遇,心中一阵后怕,若不是封三娘相助,自己怕是也难逃厄运,沦为歹人手中的牺牲品。孟生则满脸愤慨,长叹一声道:“世间竟有如此险恶之人,人心之恶,令人发指。幸得掖宰明察秋毫,主持正义,实乃百姓之福。” 二人心中对掖宰充满了敬佩之情,将此事铭记于心。?此事过后,掖县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街头巷尾依旧人来人往,烟火气息弥漫。而范十一娘和孟生在经历了诸多波折后,愈发珍惜彼此。他们时常心怀感恩,每逢初一十五,便会在庭院中摆上香炉,想起封三娘的恩情,便会默默为她祈福,愿她在天之灵得以安息。孟生在官场中始终秉持着正直的品性,清正廉洁,断案公正,一心为民排忧解难,所到之处,皆受百姓爱戴,口碑极佳。十一娘则将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条,操持家务,相夫教子,与孟生相互扶持,举案齐眉。二人日子过得幸福美满,他们的故事,也在民间渐渐流传开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美谈,激励着人们坚守正义,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3.秦生

在掖县那热闹非凡、人来人往的市井之外,莱州城的秦生,正悄然经历着一场因酒而起、充满奇幻色彩的离奇遭遇。秦生平日里便对酿酒一事颇有兴致,痴迷于钻研各种酿酒之法,沉醉在那悠悠酒香与复杂工艺之中。一日,他满怀期待,精心炮制了一坛药酒,在他的设想里,这坛药酒定能在日后某个闲暇时光,为自己带来别样的享受。然而,世事难料,在调配的过程中,一个小小的疏忽,竟误投了毒味。望着这坛耗费了诸多心血,如今却可能暗藏危险的药酒,秦生心中满是纠结与不舍。那酿酒的每一个步骤,每一次对原料的精挑细选,都仿佛历历在目,终究,他还是未忍将其倾弃,而是小心地封好,轻轻放置在屋角的一旁,想着或许日后能有解决之法。时光悠悠,如潺潺流水,不知不觉间,一年多的时间悄然无声地流逝。?一个静谧的夜晚,月光如水,透过窗户洒在秦生的床前。秦生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忽然,一股馋酒之意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且愈发浓烈。他起身在屋内踱步,满心盼着能有美酒来解这难耐的酒瘾,可翻遍家中,竟无现成的美酒可供饮用。在这如猫抓心般难耐的酒瘾驱使下,他猛地忆起那坛被封存已久的药酒。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他赶忙起身,快步走到屋角,翻找出那坛药酒。打开封口的瞬间,一股浓烈且奇异的香气喷溢而出,好似一条无形的蛟龙,瞬间弥漫整个房间。秦生只觉腹中一阵酥痒,仿佛有千万只小虫在轻轻爬动,唾液也不受控制地大量流淌,心中那股急切饮酒的欲望如汹涌潮水,一波接着一波,再也无法抑制。他匆忙取来酒盏,双手微微颤抖着,正欲品尝这充满诱惑的药酒。妻子此时恰好走进房间,见状大惊失色,赶忙快步上前,拉住秦生的手臂,苦苦劝谏:“相公,此酒有毒,万不可饮啊!这一旦入口,后果不堪设想!” 秦生却满不在乎地笑着,笑声中带着几分醉意与洒脱:“痛痛快快饮酒而死,总好过这般馋渴而死。这般被酒瘾折磨,生不如死,倒不如一了百了。” 说罢,仰头将一盏酒一饮而尽,那辛辣的酒液顺着喉咙流下,好似一道火线。随后,他又迫不及待地倒转酒坛,想要再斟上一杯,眼神中满是对酒的渴望。妻子心急如焚,慌乱之中伸手去夺酒坛,一个踉跄,不慎将酒坛打翻在地。只听 “哐当” 一声,药酒瞬间流淌一地,酒香愈发浓烈,好似在空气中肆意舞蹈,勾动着秦生的心弦。秦生见状,竟不顾形象地伏地,如牛饮水般贪婪地舔舐着地上的药酒,丝毫不在意地上的尘土与污渍。?没过多久,秦生便腹痛难忍,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牙关紧闭,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到了半夜,气息愈发微弱,竟一命呜呼。妻子见状,悲痛欲绝,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放声大哭,哭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凄凉。她赶忙为秦生准备棺木,着手入殓之事,每一个动作都带着无尽的哀伤与不舍。然而,到了次日夜晚,月黑风高,诡异之事发生了。一个身形不满三尺,身姿婀娜的美人,如同一缕轻烟,悄然走进灵堂。灵堂内烛光摇曳,映照着美人那精致的面容。她径直走到秦生的灵柩前,手中拿着一个小巧玲珑的瓯,里面盛着清澈的清水。美人将瓯中的清水缓缓灌入秦生口中,动作轻柔而专注。不一会儿,秦生竟奇迹般地苏醒过来,他的眼中满是惊讶与疑惑。秦生惊讶万分,赶忙叩问美人缘由,声音中还带着几分虚弱:“不知仙子为何救我,此乃何因?” 美人轻声说道:“我乃狐仙。适才我丈夫前往陈家,偷酒喝得大醉,不幸身亡,我前去将他救回。偶然路过你家,他怜悯你与他有着相同的遭遇,故而让我用剩余的仙药救活你。” 说罢,美人身影一闪,瞬间消失不见,只留下秦生呆坐在原地,回味着这如梦似幻的经历。?与此同时,在另一个地方,秦生的故事如同长了翅膀一般,传到了邱行素耳中。邱行素身为贡士,平日里嗜酒如命,酒几乎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日夜晚,万籁俱寂,他同样酒瘾大发,在床上翻来覆去,那股馋酒的滋味让他仿佛置身于热锅之上,难以忍受。家中无酒,附近的店铺又早已关门,无处可买。无奈之下,他竟突发奇想,想要用醋来代替酒。他与妻子商量此事,妻子听闻,不禁嗤笑出声,觉得丈夫此举实在荒唐至极:“醋怎能与酒相提并论,这如何能解你的酒瘾?” 但邱行素却固执己见,眼神中透着坚定,执意强求,口中嘟囔着:“如今这般难受,且先试试,说不定能缓解一二。” 妻子无奈,只得将家中的醋稍加温热,给他端了上来。邱行素端起醋壶,也不顾那刺鼻的酸味,一饮而尽,这才心满意足地解衣上床,酣然入睡,仿佛那醋真的成了他心心念念的美酒。?次日,邱行素拿出买酒的钱,派仆人前去买酒。仆人在途中遇到了邱行素的弟弟襄宸,襄宸见仆人神色匆匆,便询问缘由。仆人便将昨夜之事一五一十地告知,绘声绘色地描述着邱行素对酒的渴望以及用醋代酒的荒诞之举。襄宸听后,不禁笑道:“嫂嫂怎会连兄长的酒都不舍得买?” 仆人连忙解释:“夫人说:‘家中存的醋本就不多,昨夜已用去一半;再买一壶酒的话,怕是醋都要见底了。’” 听闻此事的人,无不捧腹大笑,笑声在街巷中回荡。可见,当人酒兴正浓之时,欲望蒙蔽了心智,即便面对毒药,也会甘之如饴,更何况是醋呢?这等趣事,也着实值得传扬,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