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发走了抱琴,冯紫英也忍不住叹息一声。
不说其他,就凭这元春的事儿,自己都得要把上三亲军的军权拿下来,这样一来元春出入宫禁就要方便许多,而且日后真要考虑让元春金蝉脱壳离开宫中,才更好操作,相比之下京营反而都在其次了。
这样也好,公私两便,现在就看苗壮、廖俊雄和杜可立他们三个指挥使,加上他们的副手——指挥同知和指挥佥事们下一步的表现了。
另外五军都督府里边这些人,也得要好生筛选一下。
既然内阁和兵部授权给了自己,那自然不能浪费,五军都督府里边各种乱七八糟的都督同知和都督佥事如过江之鲫,少说也有五六十号,能拼能打的不少,让汪文言和吴耀青他们细细甄别一番,选几个符合自己意图的人出来并不难,关键是要忠心,这是最重要的。
接下来这一段时间,自己的活计就是调理京营和上三亲军,前者需要忠惠王来配合,而后者则要用铁网山秋你皇上遇刺一案来操作。
回到府里,冯紫英都还在思考这桩事儿。
既然回了京,还得要好生把各方关系先联络一番,重新熟悉起来,自己先是去陕西一年多,回来没几天又直奔辽东,这一来一去两趟,加上路途消耗的时间,不知不觉间两年就过去了,一些原来还算密切的人脉关系现在似乎正在转淡,现在正是重新捡拾回来的好时机。
在书房里想了一想,冯紫英提笔把自己需要迅速重新联络起来的人脉写了一写。龙禁尉,张瑾和赵文昭,以及冯子仪。
这一条线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张瑾和赵文昭不必说,北镇抚司这边儿权力大且在地方上也有着庞大的资源,所以还得要刻意笼络,好在这二人也都愿意主动向自己靠拢,希望在文臣体系中获得一个奥援,可谓一拍即合。
冯子仪那边也一样,南镇抚司虽说是对内,但诏狱这一块随时都能发挥巨大作用,若非有他,贾家这帮人不死也得在里边脱层皮,现在贾家拂逆一案尚未彻底了断,没准儿哪天他们又得要进去,自己和贾家关系在外界似乎已经连为一体,于公于私都得要出面,所以也要拉近。
宫中,裘世安,周培盛和周德海叔侄俩,当然郭沁筠这边也要接触,现在是想丢也丢不掉。
裘世安这层关系是最早的,但一直不冷不热主要是贾元春当时延伸出来的,似乎是将苏菱瑶和贾元春连为一体,但实际上之前苏菱瑶不过是把贾元春当成一个可兹利用的帮闲,并没有打上眼,甚至还随时踩两脚,敲打一番。
不过随着自己和贾家姻亲关系日益紧密,贾元春这个昔日不起眼的小透明角色地位似乎日益稳固,很有点儿坐看宫中风起云落的架势。
梅月溪和禄王的异军突起,苏菱瑶觉察到了她之前的权势都是建立在沙滩上的,迅速垮塌下来,福王礼王也成为最不被看好的角色,苏菱瑶一系顿时就乱了阵脚,在宫中再也没有往日风光,连带着裘世安的权势黯淡下来,取而代之的是戴权和周培盛开始崛起。
苏菱瑶现在反而把贾元春看做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奥援了,百般笼络讨好,裘世安势力大减,现在也主动在和贾元春联系,密切往来。
不过裘世安毕竟在宫中经营日久,戴权已经淡出宫中十年,才回来也不过是在努力招揽旧部,恢复往日荣光,还需时日。
而周培盛原来是宫中的小字辈,尤其是在夏秉忠和裘世安打压下一直未能出头,哪怕攀上了郭沁筠,但因为恭王年幼,相较于禄王毫无优势,并不被宫中人看好,所以之前只能隐忍。
好在寿王、福王和礼王现在不受待见,禄王成为众矢之的,恭王也就有了几分机会
,周培盛现在开始主动出击,倒也有了几分气象。
四大首领太监,裘世安和周培盛都还有些渊源,唯独戴权和夏秉忠后反而和自己素无瓜葛,冯紫英琢磨着只怕也要接触一番。
不过冯紫英在想,只要风声传出去,没理由这两个家伙不主动找上自己门才对。整顿宫禁可不仅仅只是对上三亲军动手,上三亲军日常宫禁出入管理理论上是由首领太监来指导,这份权力一样很可观,对内侍、宫女甚至妃子和皇子皇女们都一样很有影响,没人会无视这份权力。
城里边,还有五城兵马司,韩奇的父亲韩忠厚,这个原来北城兵马司的副指挥使,现在已经接替郑贵妃之兄郑崇均担任北城兵马司的指挥使了,还有郑贵妃的兄长郑崇均则转任南城兵马司指挥使了,这两位都可以重新熟悉拉近关系,另外就是宋宪了。
宋宪在自己从陕西返京之后专门来登门拜会了自己,他现在是东城兵马司指挥使,只可惜自己当时太忙,所以也只是粗粗见了一面,没能细谈,看样子需要加深接触一下。
保安州的傅试,顺天府的几个老部下吏员入二李,这些人都要好生维持着关系,必要时候也许就能发挥特殊作用。
军中体系的人员就更多了,左良玉、黄得功和贺虎臣、杨肇基这些瓜葛,自然要加紧密切起来。
不过左黄二人都在蓟镇边地,见面有难度,除非自己出巡,只能书信上来往,左良玉都是没问题,但黄得功还得要多加联络。
有时候这种关系如果不主动密切,也许就要慢慢淡下去,更何况黄得功春节时还专门来府上送礼拜会,这么明显的示好投效表示自己都感受不到,不加以回应,那就太愚钝了。
贺虎臣和杨肇基与自己关系都不一般了,现在还未从辽东返回但他们一旦返回就要入五军营,日后若是仇士本成为五军营大将,他们俩就是自己和仇士本争夺五军营军权的重要臂助。
说起来军中武人还有不少自己的旧识,只不过自己因为在文臣体系中,加之升迁太快,所以很多人关系又开始淡下来。
比如沈有容还算好,但像沈有容的下属侯承祖,在永平府时就和自己交往密切。又比如寿山伯何家,在平定宁夏叛乱时在甘州和自己一道浴血苦战的何治胜,这家伙就是何家人,其兄何治胜原来是东城兵马司的指挥使,但现在已经是神机营指挥使了。
何治胜现在已经调任宣府镇参将,在麻承勋麾下,不过何治胜是京中武勋出身,和麻家这种边地武勋出身的将领关系并不密切。
实际上现在军中武勋体系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边地武勋,比如李家、麻家、段家,另一类是京中武勋四王八公十二侯都算。
冯家较为特殊,虽然是算是京中武勋出身,但是因为属于最早从龙武勋里的末流,很难在京中立足,所以早早就主动出京到边镇上打拼,渐渐与边地武勋合流,成为边地武勋中的中坚力量,尤其是和大同段氏的联姻,更使得其一跃成为边地武勋中的翘楚,但却因为初始渊源还和京中武勋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侯承祖和何治胜这些都是主动向自己靠拢过的,但后来因为自己飞速攀升,往来迅速少了起来,但现在自己既然是兵部右侍郎了,有些人脉就需要捡起来了。
侯承祖还和冯紫英保持着书信往来,而何治中与何治胜二人则在春节时候主动登门拜会,只不过自己不在,但人家也把礼物送到了。
单单是这份礼仪也足以说明对方的亲善态度,冯紫英当然不能熟视无睹,双方走近应该是一个双赢格局。
想了一想,冯紫英便吩咐金钏儿去叫鸳鸯把春节时来自己府上拜会的名帖礼单送过来。
自己回来时,沈宜修、薛宝钗和林黛玉都曾经
和自己提到过这个情况,因为自己的一门三兼桃缘故,虽然自己不在府里,但是客人上门一样很多,三房都各自派人接待过,名帖礼单汇总放在鸳鸯处。
若是以往,老娘和姨娘也要过问,但现在冯紫英已经成长成为冯家当之无愧的顶梁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便是老爹冯唐也是冯紫英的下属了,来往客人更多的是要和冯紫英走近关系,或者说因为冯紫英而来,所以大小段氏也逐渐放手,将府里事情交给三个儿媳妇了。
鸳鸯和金钏儿很快就到来,送来名册。
「鸳鸯,金钏儿,看样子这礼单和名帖架势,很是丰盛啊。」冯紫英随意翻了翻,很厚实的一份册子,分门别类,一时间还看不完。
「嗯,爷回来之后一直忙碌,这桩事儿三位奶奶也应该和爷提起过,但奴婢看爷一直没来得及过问,所以就暂时搁置下来了。」鸳鸯点了点头,「奴婢也和太太姨太太回禀过,太太姨太太都说还是等到爷来处理,三位奶奶也是这个意思。」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