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乔无霜叹口气,一个女子,她有什么办法,只能感叹不公,宵小得志,安慰孙尚香道:“香儿,等蜀王安排了住处,我们搬出去住吧,到时候我陪你出去散散心。
放心吧,川军和江东是死敌,现在蜀王因为战略原因不进攻,但只要川军不灭,总有一天江东世族会覆灭的。”
“恩。”孙尚香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
马上就要到清明,刘璋突然想到南瓜好像是这个季节种的,也可以开始对春红苕育苗,要是错过了,可要得等好几个月了。
民以食为天,军以粮为先,这可是一件天大的事,刘璋决定亲自指导,虽然自己对这些也不太清楚,但是红苕的育苗至少比现在这些农民清楚,南瓜红苕至关重要,刘璋不想出一点差错。
为了保险,刘璋留下了三分之一的南瓜子和红苕,妥善保存在冰室,拿出三分之二交给了关中经验丰富的农民。
南瓜和红苕都不需要肥沃的土地,甚至坡上都能长,但刘璋专门为这些南瓜和红苕开出最肥沃的土地栽种。
除了知道育苗分为几步,陕西一带栽种,因为天气冷,要加盖熟料棚外,刘璋也不知道具体操作方法。
刘璋想了想,决定在所有有分歧的地方,再把种子分开,各按照一种方法种,反正这一批只要出了种子就好了。
当关中那些农民拿到南瓜子和红苕后,都觉得很新奇,想试着种一种,但是又害怕没有收成,饿了肚子,当听说不管结果怎样。川军都有补贴后,这些农民完全放心下来,纷纷要求栽种。
在关中农民试种南瓜和甘薯期间,中原战果揭晓,马超王双和张任大获全胜,歼灭曹军二十几万,张辽带伤逃回颖水以东,曹军丢弃的盔甲武器旗幡不计其数。
要不是世族子弟军队的两个特性,不愿投降。不愿接战,那些士兵看到被夹击,纷纷玩命逃跑,曹军损失会更大。
可是经过这一战,曹军对川军胆寒。那些曹军新军都吓破了胆,如果下次作战,士气和信心都会严重不足。
交州也传来战报,没有出幺蛾子,蜀中商人最担心的就是滇州被攻破,西南丝绸之路被切断,所以全力支持川军。
蔡洺和祝融率领的蛮军。在蜀中商人的全力支持下,顺利击败士燮,并率军攻入交州,已经占领了三个郡。
法正调军到柴桑。川军在长江和柴桑战略收缩后,也稳住局势,现在东南主要以稳健为主,不给贾诩鲁肃和陆逊机会。形成了对峙局面。
北方折兰英,调集十万大军齐聚河套。打着配合曹操攻川军的幌子,在鲜卑军趁西部草原空虚入侵时,折兰英忽然掉头一枪,十万大军直扑鲜卑军。
鲜卑军通过曹军秘使,可是已经知道折兰英是曹操女儿,饶是轲比能一带草原枭雄,狡猾无比,也猜不到折兰英会放着自己父亲不管,放着让曹军一统天下的大业不管,给自己来了个声东击西。
鲜卑军猝不及防,被氐人大军杀得大败,轲比能,步度根,素利,泄归泥,四路鲜卑军东撤。
原本比氐人强大的鲜卑,一下子变成了势均力敌,而因为鲜卑军一共四路,互不统属,形势上还弱于氐人。
轲比能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折兰英,先是突然入侵河套,赶走泄归泥,独霸西部草原。
然后大败川军,实力膨胀。
现在又大败东部鲜卑,短短两年,变成了草原第一势力。
曹操的六路大军围攻川军,除了江东方面取得战果,其余各路完败,连北方草原的战事都暂时宣告终结,天下再次恢复平静。
川军也要稳固大战后的形势,抓紧内政修养,当天下人得知刘璋死而复生后,百姓和军队都士气高涨,百姓勤奋耕种,军队抓紧训练。
对于内政,刘璋向来习惯当甩手掌柜,长安的事全部交给了黄月英和蒋琬,刘循跟在两人身边学习。
刘璋只带着人去看那些南瓜和番薯,每天都盼着能发芽。
“殿下,这大棚盖着,会不会把里面的作物闷坏啊。”一个老农看着地里搭建的大棚,忧愁地对刘璋说道。
这一个月,刘璋每天都来田间地头查看,农民们和刘璋也熟悉了,没有以前的拘禁。
“种子还埋在地里呢,怎么就没闷死呢。”刘璋随口回答,其他几个老农听了刘璋的话哈哈大笑,那问话的老农一张老脸通红。
“等育苗后,就要撤了大棚,只是什么时候发芽啊。”
刘璋不知道甘薯和南瓜的发芽时间,总是有些焦急,其他农民也没种过这玩意,也不知道。
何况这甘薯还未必是后世的甘薯,应该是《南方草木状》上那种类似甘薯的东西,这种高产作物带来的巨大好处,刘璋没办法不晶紧张。
“主公,好像下雨了,我们回去吧。”一滴雨水打在王绪脸上,王绪对刘璋说道。
刘璋点点头,“回去吧,希望不要等到雨季再发芽。”
如果雨季到来还没发芽,那就充分说明自己选错了季节种植,也说明从楼兰地下城得到的甘薯,真的不是后世甘薯。
最严重的事,雨季的时候,埋在地下的块茎和南瓜种子很可能被淹死。
刘璋心里想着,带着人离开,就在这时,一个农民飞跑过来,大喜道:“殿下,殿下,我种的发芽了,殿下快去看,快去看啊。”
那农民疯了般的高兴,这些农民可都知道刘璋把这些种植的作物当成宝,都在私下比谁的先种出来呢,现在花落自己家,农民怎能不高兴,一脚没踩稳,掉在了旁边秧田里。
农民从水田里爬出来,满身是泥,却浑然无事地笑着。
刘璋连忙走过去,喜道:“果真发芽了吗?南瓜还是红苕?”
“都发芽了,都发芽了。”农民嘿嘿笑的合不拢嘴。
“走,去看看。”
王绪连忙上前:“主公,要下大雨了,还是先回去吧。”
“不,先去看了再说,不然不安心。”
刘璋让农民头前带路,一路人去了那农民负责的田地,透明的大棚中,果然稀稀疏疏的出现许多嫩芽,甘薯的地里,红苕的地里都出了,嫩绿嫩绿的充满生气。
刘璋忍不住跨步进地里,凑拢仔细看着,不管怎么说,终于是发芽了,而且是两样作物一起发芽,自己的担心终于可以去掉大半了。
远处,一名女子经过,是乔无霜带着孙尚香还有几个婢女出来踏青,一名婢女道:“小姐,夫人,这雨要下的大了,我们赶快回去吧。”
“等等,嫂嫂你看,那是刘璋吗?”
孙尚香突然指着农田的方向说道,乔无霜顺着看过去,那背影果然是刘璋,如果是刘璋一个人在农田里,她会认为只是相似,但是刘璋的亲兵都在旁边,乔无霜只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一个蜀王,还是皇室出身,下农田做什么?
“那就是蜀王殿下。”一个婢女说道:“小姐,夫人,你们可能不知道,我听街上其他邻居说的,这大半个月,蜀王都在农田里,有时候吃饭都和农民一起吃,据说是去看什么农作物能不能养活。”
另外三个婢女点头,她们虽然没看见,但都是听说了的,只是乔无霜和孙尚香不与邻居说话,自然没听过。
“堂堂蜀王,天天来看农作物长熟没有?”孙尚香惊愕道,这完全超出了她的理解范围。
孙尚香自己是一个亲民的人,要不然也不会与婢女姐妹相称,但是刘璋是谁,不但是川军之主,还是皇室出身。
在这个落魄世族子弟都不愿与贱民为伍的时代,堂堂蜀王,皇室后裔,天天和农民混在一起,还过问农事,简直开创先河了。
“嫂嫂,刘璋这是干什么?争取民心吗?用不着这么做作吧?”孙尚香问乔无霜道。
乔无霜远远看着刘璋,摇摇头:“不会的,别的诸侯可能会偶尔装着亲民,但是刘璋不会,香儿你以前恨刘璋,可能不知道,刘璋是为农民做了很多实事的。
这么多年,川军重来没有加过税,还给许多农民多分配了土地,勤奋耕作的农民,还有粮食补贴,这在历史上都是没有的。
刘璋和黄月英改良了许多作物种植方法,诸如间隔种植,多作物配合种植,连我们江东都引用了。
荆州和益州,也是最先进行双季稻播种的,刘璋还从交州以南,引进了占城稻等许多干旱作物。
这些措施,都是对农民有切身实惠的,所以现在刘璋做的,肯定不是什么争取民心,而是真的可能在培育什么新型作物,而且他也用不着争取民心,关中百姓对刘璋的拥戴还不够吗?”
孙尚香沉默下来,定定地看着刘璋,乔无霜又道:“以前就听说川军军师黄月英,虽然出身豪门世族,又是女子,却喜欢做一些别人看不起的机械手工,常与工匠交流,也经常下田和农民探讨经验。”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