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盛宴(1 / 1)

踏天无痕 更俗 2657 字 2023-09-07

陈海献出练兵实录时,就表露出他要交出兵权、潜心苦修的意愿。

而对文勃源及幕后的英王赢述来说,一来认定蛊魂丹的作用在陈海没有踏入明窍境之前暂时还没有显现出来,但已如蛆附骨的种入陈海的神魂深处,不怕他能飞出手掌心去;而明面上陈海作为河西太微宗出身的客将,朝堂里不会有太多人希望客将在西园军长期执掌兵权。

不管怎么说,京营军怎么都得是京郡八族子弟的天下,客将只能加进来点缀一二。

多重因素所致,陈海调任潼北大仓司丞,由赵无泰接替他的营都尉之职,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冉虎、解文琢、厉玉麟、岑云飞以及周钧等河西子弟,都继续留在第一大营担任将职,积累治兵的经验,陈海就带着吴蒙、丁爽、齐寒江等昭阳亭侯府的部将扈从,直接就在潼北府城南面的潼北大仓就任司丞之职。

建潼北大仓,初衷是为西园军在秦潼山北麓的战事服务。

这样的话,太尉府仅需要将粮草物资集中运送到潼北大仓,再经潼北大仓转运诸营防区即可,粮草物资的输运效率能提高许多,但此举的最终目的还是加重西园军的筹码。

隶属于西园军总管府所辖的潼北大仓建成后,西园军就有大规模积储粮草物资及修造战械、兵甲的权限跟场地,体系将更加完善;而有了潼北大仓,英王赢述一派的宗阀世族,就更容易将触手延到秦潼山北麓。

从这一方面来说,文勃源及隐身幕后的英王赢述,乃至在背后支持英王赢述的宗阀世族,都不希望秦潼战事太快就结束掉。

**********************

潼北大仓位于潼北盆地中央位西,与潼北府城相隔潼河,是年后在一座未被叛军完全摧毁的残寨基础上刚刚建成,四周是方圆近四百里、秦潼山北麓深处唯一能大片发展农耕的盆地平原,设置有十三县。

潼北大仓也是动用军方的资源,建城效率才极高,三四里方圆的仓城,砖石所砌的城墙高逾十米,频临三四里宽的潼河南岸而立,而潼河北面的潼北府城就显得残破不堪。

汇聚四周溪涧河流,汇聚成东西向横贯潼北府全境的潼河,是秦潼山脉北麓最主要的河流,灌溉潼北府一府十三县的广袤大地,又经秦潼山脉西麓的深峡大谷,西出秦潼山脉,流入秦潼山脉西北的天水郡内。

然而潼河在秦潼山西麓所行经的地形极其凶恶,很多段都是以断崖叠瀑般往下游倾泄,舟船无法通行,没有形成秦潼山北麓连接天水郡的大通道。

潼北大仓已大体建成,承接太尉府输送过来的粮草物资,再由西园军各营派出辎重车马过来将粮草物资运走即可。

即便太尉府下令从潼北大仓分粮赈济潼北府的灾民,也是潼北府县的府尹县丞等地方官吏携公函入仓领粮,陈海如数拔付即可,都不需要他额外操什么心。

陈海这个司丞之职,自然是相当的清闲,甚至都不用时时守在仓城之内。

潼北大仓有两千将卒守仓,都是从诸营辎重营淘汰下来的老将、老卒,都有退养之心,战力自然谈不上有多强,但仓城建得既高又险,城门紧闭,二月中旬十数万饥民暴动夺粮,也没能撼动仓城。

陈海赴任之后,虽然说涉及粮秣物资收储分付那一块油水最大,但他没有搞什么动作,还是由以前的仓吏负责;这些仓吏能占据这些位置,也都是屠氏、赵氏、樊氏的子弟或附属宗族出身的官员。

陈海既不屑于从军饷物资里抹油水、中饱私囊,也没必要与屠氏、赵氏、樊氏的子弟争利,搞得大家相处都不愉快,但他同时将战械、兵甲修缮这一块的事情都分割出去,由周景元从桃花坞调了匠师、匠工到潼北府成立新的铸造场承接这一块的事务,别人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潼北大仓原计划要编四百名匠工,承担战械、兵甲的修缮,陈海将这一块的事情分割给药师园所属的铸造场承接,四百名匠工的粮饷也将作为工费拔给铸造场。

除此之外,兵甲、战械的修缮,太尉府那边都会照既定的比例拔给一定的损耗材料,陈海自然也都全额划给铸造场了。

这里面肯定是有油水可以截留下来,但陈海身为潼北大仓的主官,总也要有点油水能捞。文勃源、樊春等人也都认可此事,何况经药师园铸造场修缮的兵甲、战械,又结实又耐用,其他人又能有什么意见?

当然,唯有陈海心里清楚这里面的油水到底有多大。

其他兵甲、战械不提,仅太尉府用于粮秣物资输送的车马队,共编有八百具机关木牛,每走一趟,太尉府那边都照三成损耗的比例拔给用于更换的机簧部件。

倘若药师园铸造场能将实际损耗降到两成,就意味着每一个运粮周期,铸造场所截留的机簧部件及其他材料,就能组装出六七十具机关木牛出来。

要做到这一点,对陈海来说太容易,甚至都不需要对机关木牛做大的改造,仅需要在部件衔接处,增加能缓和冲击力的簧片;而同时用牛羊油脂熬炼出来的润滑剂除了能极大减轻锈蚀外,还能极大减轻机簧部件之间的摩擦损耗。

仅仅用一些小的措施,铸造场就能截留大量的修缮材料,而经药师园铸造场修缮的器材极其耐用,西园军将领武官也都极欢迎,皆大欢喜。

***********************

陈海交出兵权,请调潼北大仓任职的目的,还不仅仅是在潼北府设立新的铸造场。

在陈海的授意下,曹奉、曹善父子,率曹氏及曹氏亲近的千余族人迁入潼北府。

曹氏族人迁出桃花坞,意味着此前在桃花坞北片编民入户的七八万流民,陈海彻底放弃对他们的影响及控制;陈海后期也会削减在桃花坞的投入。

桃花坞紧邻燕京城,那里是京郡八族及赢氏皇族的天下,陈海心知他这条小鱼在没有道丹境修为、受封亭侯乃至乡侯之爵以前,在燕京城墙脚根下,根本翻腾不出什么浪花来。

然而潼北府的宗阀世族势力一向不强,这次又被数十万叛军狠狠的犁过一遍,府县有些样子的宗族势力几乎都被摧毁,看似荒芜一片,但对有心不受其他宗阀世族制肘,培植嫡系势力的人来说,潼北则是肥得令人眼馋的沃野。

叛军横扫过后,秦潼山北麓留下的势力真空,实在是太大了。

潼北府以西两百多里外,有一座聚泉岭,位于潼河的南岸,早先被一伙黑巾山贼盘据。叛军北撤,聚泉岭附近的山泽田地就收归官有。

曹奉、曹善父子奉陈海之令,仅用一千石粮食、十万斤铁料,就将聚泉岭山岭及方圆二三十里山泽岭地的地契换到手。

当然了,不是谁都能以这么廉价的筹码能从地方官府手里换得地契的。

此时能参加这场盛宴的,也只有西园军背后的屠氏、樊氏、赵氏以及其他与英王赢述亲近的宗阀世族。

文勃源作为英王赢述的嫡系近臣,除了出任西园军总管府监军使时,为方便镇压秦潼山叛军,还有节制地方之权。

此时文勃源及幕后英王赢述既然认定陈海逃不出他的手掌心,这时候就怕陈海不够贪,就怕陈海的野心不够大。

除了陈海之外,董潘想代表董氏在在潼北府兼并田地,也都受到严格的限制,更不要说占据一整座山岭了;而即便是姚启泰所代表的姚氏想将手伸到秦潼山来,也受到钳制,至少占不到特别好的地盘。

聚泉岭在潼北府以西绵绵群山里,看似不怎么起眼,山里有十数口泉眼常年不歇,泉水溪流绕山汇入潼河,故名聚泉岭。

十数口泉眼里,就三处是有灵气溢出的灵泉,聚泉岭在秦潼山里都可以说是难得的灵天洞府之地。

虽然秦潼山北麓,称得上是灵天洞府的地方也没有几处,但因为叛军扫荡过,潼北留下的势力真空太大了,不多的灵天洞府也足够西园军背后的宗阀世族分食了。

比如说左津谷作为进入潼北的要津,地理位置更加重要,附近的一处灵山就被屠氏占去。

北面的雷阳谷是西园军的主要防区,文勃源、樊春正加强在那里建造更多的军寨,樊氏一族则迅速将手伸了过去,协助建造军寨的同时,也不妨碍他们将附近两座灵谷的地契捏到手里。

位于秦潼山中麓、控扼连接京畿与秦西诸郡要道的南樟等府县附近的灵山灵谷,更是被赵氏及其他支持英王赢述的宗阀世族分割掉了。

这才是西园军挺进秦潼山之后,最大块、最肥美的盛宴,潼北大仓从粮草物资转运里所能抹下来的那些油水,还不够被真正的世族大鳄看在眼底。

而陈海所真正看中的,也就是聚泉岭。

聚泉岭附近峰峦交叠,受地形限制,潼河在聚泉岭的东北角群山之间汇聚成一座方圆四五十里、深数百米的山湖,然而再经聚泉岭北面不足两三百米宽的峰谷涧道通过,流泄到西部群岭间的河谷之中……

从地形上,聚泉岭可以说是潼北府进入秦潼山西北麓群岭的门户之地,不仅控制潼河西入秦潼山深山大谷的河口,也控制着东北方向的聚泉湖。

要不是时势如此,陈海即便是封爵乡侯,都未必能从其他宗阀世族的手底争得这么一块的肥地发展势力。

然而陈海这么做的一切目的,还是要脱离英王赢述的控制,甚至找机会反咬赢述、文勃源一口。聚泉岭可以说是陈海在《练兵实录》之外,另造的一只壳。

陈海目前是借这只壳发展势力,但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借这只壳脱身。

<!-- 双倍活动不在活动期间 -->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