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电磁先锋(1 / 1)

国策 闪烁 2465 字 2023-09-07

第一百二十五章 电磁先锋

虽然参与炮击的只有3艘战舰,但是火力强度等同于3个炮兵营!

2017年,“秦岭”级巡洋舰与“太湖”级驱逐舰立项前,共和国的3家军事科研单位在电磁炮的几项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电磁炮装舰成为了时间上的问题。

当时,共和国海军对电磁炮上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阻碍电磁炮推广的问题只有两个,一是材料,二是能源。

轨道电磁炮需要两种极为特殊的材料,一是作为导体的高温超导材料、二是制造“炮管”的高强度耐磨材料,两者缺一不可。

高温超导材料容易解决,难的是高强度耐磨材料。

作为“炎黄计划”二期研究工作的重点项目,高强度耐磨合金不但是制造电磁炮的关键材料,也是制造电磁弹射器的必要材料。

为了降低研制风险,共和国不得不采用双管齐下的策略。

重点研制轨道电磁炮的同时,海军与陆军联合成立“电磁武器装备研究办公室”,共同出资上亿元,委托5家科研机构与科研单位进行线圈电磁炮的前期研制工作,集中力量攻克数项技术难关。

从工作理论上讲,线圈电磁炮比轨道电磁炮更加先进。

当然,线圈电磁炮的研制难度更大。除了不需要高强度耐磨材料之外,线圈电磁炮在其他方面的要求均超过了轨道电磁炮,特别是“高密度感应线圈”的设计与制造方式,没有任何国家有充足技术储备。

只要攻克了材料技术,轨道电磁炮的研制难度并不大。

对共和国来说,能源问题很容易解决。在国家集中力量解决“空基激光拦截系统”的前提条件下,电磁炮的能源问题非常容易解决。对海军来说,因为战舰有足够的空间,所以能源问题并不突出。

按照理论计算,虽然电磁炮需要12级复合蓄电池驱动,但是可以用8级、甚至6级复合蓄电池作为储能载体,不需要全部采用12级复合蓄电池。

也就在这个时候,海军与国防部在巡洋舰与驱逐舰的动力方案上出现了分歧。

电池可以作为电磁炮的能源载体,也可以作为动力系统的能源载体。在8级复合蓄电池的产量提高数十倍、暂时没有投入民用市场的情况下,国防部倾向于建造“全电动战舰”,而不是建造“核电混合动力战舰”,主要就是聚变反应堆的造价居高不下,“核电混合动力系统”的成本非常高昂。海军则倾向于建造“核电混合动力战舰”,而不是“全电动战舰”,因为只有配备了聚变反应堆,战舰才拥有真正的持续作战能力,不然迟早都得返回港口或者依靠其他战舰提供电能。

这里不得不提到另外一种战舰,即“华夏”级航母。

作为共和国第一种配备了聚变反应堆的水面战舰,设计“华夏”级航母的时候,工程师就想到了在海上为编队里的“全电动战舰”提供电能的情况,因此“华夏”级的聚变反应堆可以在短时间内以125%的设计功率运转,同时为2艘护航战舰充电。

根据这一情况,国防部坚决认为没有必要在护航战舰上配备聚变反应堆。

如果为“秦岭”级配备2500吨6级复合蓄电池、550吨8级复合蓄电池与80吨12级复合蓄电池,不但能够保证其最大8500海里的续航力,还能在4500海里续航力的基础上为2门各配备了550发炮弹的电磁炮提供全部电能,无须在补给弹药之前充电(充电可以与弹药补给同时进行)。

海军仍然坚持在大型护航战舰上配备聚变反应堆。海军的理由很简单,护航战舰不可能一直伴随航母作战,在很多时候需要单独作战。为此,海军以美国海军“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在伊朗战争中的作战行动为例,证明配备了电磁炮(电热化学炮)的大型战舰不但能够担负起对地支援的重任,还得离开航母单独行动。

海军与国防部的争执,差点葬送了“秦岭”级巡洋舰与“太湖”级驱逐舰。

直到2019年,电磁炮即将研制成功时出现的一件事情,最终使国防部改变了态度。

当时美国已经制造出4级复合蓄电池,并且以“甩卖”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推销配备了2级复合蓄电池的民用产品,向一些国家出售配备了4级复合蓄电池、甚至6级复合蓄电池的军用产品。共和国立即修改“电动产品出口规范”,向国际市场推销包括民航飞机、高级电动汽车、高级电动游艇在内的配备了6级复合蓄电池的民用产品,向“友好国家”出售配备了8级复合蓄电池的军用产品。

如此一来,6级复合蓄电池与8级复合蓄电池的市场需求量猛增。

如果建造“全电动战舰”,造价将超出预算40%!

相对而言,为战舰配备聚变反应堆更加划算。

至此,护航战舰的“核电”之争告以段落。因为反潜护卫舰没有配备电磁炮,排水量相对较小,所以海军没有在护卫舰上安装聚变反应堆。

“秦岭”级配备了1座hd-3a型聚变反应堆,额定最大输出功率;以最大应急输出功率工作,保证战舰以30节速度航行、为战舰上的所有电子与电力设备供电的同时能够为2门电磁炮各提供15mw的电力供应、确保在30分钟内为电磁炮储能电池充满电;如果战舰将航速降低到16节(巡航速度),关闭不必要的电子与电力设备,能够在20分钟内完成充电作业。每门电磁炮配备45吨12级复合蓄电池,在不充电的情况下,能以最大能量发射48次。

由此可以算出,“秦岭”级可以在前5分钟之内发射96枚炮弹,为电磁炮储能电池充电的同时,每门电磁炮能够以每分钟2发的速度持续开火。

“太湖”级配备的是hd-3b型聚变反应堆,额定最大输出功率为,除了只配备1门电磁炮之外,其他性能与“秦岭”级相当。

配备聚变反应堆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好处,今后进行改进时,可以增添各种电能武器!

因为“秦岭”级的优先级别高于“太湖”级,“秦岭”号的服役时间比“太湖”号提前大约8个月,所以“秦岭”级是世界上第一种配备了电磁炮的战舰。

“秦岭”级配备的电磁炮与“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电热化学炮性能相当。

主要是共和国重点解决电磁炮的“有无”问题,没有在初期加大炮弹的研制力度。受到电磁炮特殊发射原理的影响,在关键技术得到解决之前,电磁炮使用的炮弹比较单一,无法像电热化学炮那样配备各种各样的增程弹药。

即便如此,dp-1a型电磁炮的性能仍然足以“傲视群雄”。

与包括电热化学炮在内的传统化学能火炮相比,电磁炮最显著的特点不是炮口动能更大,而是可以根据实战需要“无级调节”发射能量,以最理想的方式发挥电磁炮的威力。轨道电磁炮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可以利用“适应器”、根据不同的作战任务使用不同口径与不同性质的炮弹。比如在对付空中目标时使用小口径空爆弹,对付地面目标时使用大口径高爆弹,对付海面目标时使用大口径穿甲弹或者半穿甲弹。

当然,电磁炮最大的优势还是惊人的射程与射速。

使用普通对地攻击炮弹时,dp-1a的最大射程(输出能量25mj)为185千米,使用减装药弹道修正炮弹时,dp-1a的最大射程为240千米。火箭增程弹研制成功后,最大射程提高到了360千米!

急促射击时,dp-1a能在20秒内发射8枚炮弹、或者在1分钟内发射16枚炮弹、或者在5分钟内发射48枚炮弹(影响持续射击速度的不是能量供应,而是轨道降温),由聚变反应堆直接供应电能、同时为电池慢速充电的时候,还能用最大发射能量以每分钟2枚的速度发射炮弹。

射程上,dp-1a与美国的电热化学炮旗鼓相当,射速高出20%到50%。

如果能够解决轨道散热问题与电能供应问题,轨道电磁炮的射速还能进一步提高。按照理论计算,轨道电磁炮的最大射速是化学能火炮的10倍以上。

技术进步永无止境,只有更强,没有最强!

因为不需要携带发射药包,所以在相同吨位的情况下,电磁炮的携弹能力更强。

“秦岭”级的标准载弹量是每门炮750发炮弹(250发储存在炮塔下方的弹药库内,另外500发储存在备用弹药库内),“朱姆沃尔特”级每门炮的备弹量只有450发,比“秦岭”级少了40%。

电磁炮的优势显而易见,不然美国也不会耗费数十亿美元研制电磁炮,并且计划用电磁炮换下“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上的电热化学炮。

虽然没有人否认电磁炮对付空中与海面目标的能力,但是受到技术的限制,电磁炮的性能还有待提高,初期装备的电磁炮主要用于对地攻击。不得不承认,电磁炮的造价远远超过普通火炮,但是炮弹的价格只有同等射程导弹的百分之一,电磁炮的综合作战效能仍然远远超过了其他对地打击武器!

战争拼的是技术,可很多时候仍然得在乎成本!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