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一击即溃(1 / 1)

国策 闪烁 3779 字 2023-09-07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一击即溃

2062年2月27日夜间,已经持续了7天的空中战斗进入高潮。

仿佛连老天爷都不想破坏晚上的好戏,在这个月圆之夜,佛得角群岛万里无云,明亮的月光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大飞行员的视野范围。事实上,在各种先进设备的帮助下,气象条件对空战的影响微乎其微,除非遇到雷暴、超强风暴等极端恶劣天气,不然基本上不用考虑气象因素。

从规模上讲的话,从这个晚上22点30分到2月28日凌晨3点30分,持续了整整5个小时的空战,不管是从投入、损失、持续时间来看,很有可能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

在这5个小时内,交战双方先后投入了4000余架作战飞机!

这是个什么概念?相当于在这块面积不到200万平方千米的战场上,平均每500平方千米就有1架作战飞机,而这就相当于作战飞机的间隔距离只有20多千米。

如果高密度的投入,与空战战术的变化有很大关系。

不管是共和国海军的j-22,还是美军的制空战斗机,基本上都放弃了视距外空战,全部以格斗为主要制胜手段。即便主要空战武器已经不是格斗导弹与机关炮,而是激光炮、粒子束炮、电磁机关炮等能量武器,格斗空战的交战距离也在视觉范围之内,最多不超过光电传感器的探测范围。一般情况下,格斗空战的交战距离在20千米以内,而大部分战斗集中在10千米以内,很多时候甚至在5千米以内决胜负。

因为在格斗空战中,单打独斗的胜算微乎其微,所以绝大部分时候需要由几架战斗机配合作战,而较为理想的战术是2架僚机掩护1架长机,以增强编队的生存能力,并且以轮换充当长机的方式来延长编队的持续作战能力。受此影响,格斗空战的兵力密度非常大,某些时候,为了取得绝对制空权,在方圆数十千米的空域内就能投入上百架战斗机,而且持续投入新的战斗机补充作战损失。

除了空战战术本身,对空战影响最大的还有惊人的战争生产力。

与一百多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相比,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本质并没太大变化,夺取战场制高点仍然是制胜的关键,而战争本身就围绕着这一关键展开。最大的不同,就体现在战争生产力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爆发出了惊人的战争潜力。到参战的第三年,也就是1943年的时候,美国的战争生产能力就占到了同盟国集团的一半以上,生产出了5万架飞机、1万辆坦克与数千万吨的舰船。与一百多年后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相比,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爆发出的战争潜力就算不了什么了。

前面提到过,共和国在2060年就达到了战前制订的军事生产标准,美国也在1年之后达到了战前制订的标准。也就是说,到2062年的时候,共和国与美国都不缺乏潜力,更不缺少武器装备。因为在2060年下半年到2061年底之间,特别是在2061年全年,双方均没有发起大规模的战略行动,所以到2062年初,双方不是缺乏武器装备与弹药物资,而是拥有用不完的武器装备与弹药物资。

根据战后公布的数据,到2062年初,共和国“富余”的战斗机就多达18000架,其中仅j-22就有5000架之多。因为战争还远没到结束的时候,共和国当局也没有大规模调整军事生产计划,所以富余军事物资不会逐渐减少,还会继续增多。与军事物资大规模富余相对应的则是武装人员严重超标。以战斗机飞行员为例,到2062年初,共和国海军的现役战斗机飞行员的数量就是现役战斗机数量的140%,即飞行员比战斗机多。

与共和国的情况类似,美国也有大量富余军事物资,以及大批军事人员。

这些,为双方提供了打一场大规模消耗战的坚实基础。

27日夜间的空战,正是这种大量聚集的战争力量集中爆发的直接体现。

据一些参加了这场空战的飞行员回忆,这不是一场有目的的空战,而是一场为了空战而空战的空战。从一开始,双方就把力量集中在夺取制空权,而不是主动出击,仿佛只有通过空战取得的制空权才是制空权,而通过打击对方的海上基地、航空舰队、地面机场获得的制空权就不是制空权。

极端战术,带来的自然是极端后果。

在这场仅仅持续了5个小时的空中战斗中,双方总共损失了3000余架作战飞机,占到了参战飞机的75%。因为支援性作战飞机的损失低得多,所以双方投入的制空战斗机的损失比例都在80%以上。

可以说,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一场空战。

用一些老兵的话来说,能够活下来,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当然,这绝对不是一场为了空战而空战的空战。

大规模的空战,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让双方的大容量战术通信系统与战场数据交换系统被潮水般的空战信息堵塞,从而使交战双方都难以照顾到更重要的作战方向,即海面上的战斗。

因为双方都有非常先进的战术通信系统与战场数据交换系统,而且都针对严重的电磁干扰与普遍使用的强制电磁干扰进行了针对性设计,很难通过干扰使其瘫痪,所以打击对方信息系统的唯一办法就是用足够多的战术信息来压垮整个系统,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打一场规模足够大的空战。

可以说,这从一个侧面反应出了战术通信系统的弊端。

在新的战术指挥体系下,即利用先进的通信系统,高级将领可以越过数个中间指挥环节,直接向前线官兵下达作战命令,而在前线作战的官兵也能通过先进的通信系统,将战场信息直接反应给后方的决策者。这种“扁平”的指挥体系有好处,也有坏处,而最大的的坏处就是需要足够大的数据交换能力,才能建立起足够多的通信频道,也才能将所有前线部队的掌握的信息反应给更高级别的指挥人员。

从理论上讲,只要通信频道足够宽,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问题是,在动辄投入数万、数十万官兵的大规模战争中,再先进的通信系统也无法满足实战要求。

更重要的是,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会出现所有终端向上反馈信息的情况,而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只需要将少数终端的信息反馈给上层决策者。也就是说,即便按照最高标准来搭建通信系统,通常情况下的利用效率低得让人无法接受,而搭建高标准的通信系统需要耗费巨额资金。在那些掌管预算的国防部官员与军事委员会的成员眼里,花费巨额资金搭建在平时根本用不上的强大通信系统,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因为在前几年的战争中,很少出现战术通信系统受频道不够宽限制,最终影响到作战行动,甚至导致作战行动彻底失败的事情,所以在战争期间,这一问题也没有引起双方高度重视。

事实上,即便到2062年初,共和国与美国的战术通信系统都有问题。

按照共和国海军的标准,战术通信系统最多只能支持10%的前线作战部队同时向后方反馈作战信息。如果超过这个额度,就只能通过采用分时段技术、跳频技术等等方式,以降低平均信息交换能力为代价来增加同时连入的终端数量。理论上讲,在将平均信息交换速度降低到正常情况十分之一的时候,就能让全部终端向后方发送信息。因为分时段技术、跳频技术等方式会降低通信系统的信息交换效率,所以在全部终端与后方交换数据时,信息交换能力仅为正常情况的5%。

在此情况下,只能保证最基本的通信联络。

相对而言,美国海军的情况要稍微好一点,却好不到哪里去。

设想一下,当战场上的数千架作战飞机,还有相当于作战飞机十倍的后方支援力量都需要联入战场数据交换系统,与友军或者后方交换战术信息的时候,双方的通信系统肯定会出问题。

压垮对方的通信系统,只是为海战创造有利条件。

显然,在双方的空中力量投入都趋于饱和的情况下,海战对共和国海军更为有利,因为共和国海军拥有更多、更强大的主力舰队。

得益于高达70节的航行速度(美国海军的“长岛”级主力舰采用了输出功率更大的动力系统与推进系统,最高航行速度由“长滩”级的65节提高到了70节),在没有任何秘密可言的情况下,双方主力舰队齐头对进,平均每小时将间隔距离缩短大约240千米,只需要大约4个小时就能进入1500千米的交战范围。

相对而言,这场海战确实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虽然双方都竭尽全力给对方的通信系统制造压力与负担,但是在双方都格外重视海战的情况下,掌握对方主力舰队的具体行踪也没有多大挑战。更重要的是,共和国海军只有两支主力舰队,而占有数量优势的美国海军却没有性能上的优势,三支主力舰队的战斗力还不如共和国海军的两支主力舰队,所以双方都没有分兵行动的打算,从一开始就把主力集中在一个方向上,摆出了决一死战的架势。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共和国海军主力舰队后面就是已经到达西非地区的陆军主力部队,以及好几座大型海上基地,还有刚刚建立起来的南大西洋航线,而美国海军主力舰队身后是佛得角群岛、海上基地群、航空舰队,以及更加广袤的北大西洋。

双方都无路可退,只能决一死战。

根据共和国海军的作战记录,战斗在28日凌晨2点45分打响,首先投入战斗的是由八艘“汉”级主力舰为主的第21主力舰队,交战距离高达1450千米!根据美国海军的作战记录,首次交火时间为2点47分,当时双方主力舰队里参战舰艇之间的最大距离甚至超过了1500千米。

因为可以肯定另外一支主力舰队里八艘主力舰主炮的最大射程不会超过1300千米,加上与之配套的护航战舰上的舰炮很难将“侦察炮弹”投射到1500千米外,所以让第21主力舰队首先开火也就成了理想选择。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距离上,美国海军主力舰上的大口径电磁炮只是摆设。

在这场战斗中,最大有效射程成了制胜的关键因素。

虽然有理由相信,“长岛”级主力舰的大口径电磁炮能将炮弹投射到1500千米外,但是受其他因素,特别是配套的“侦察炮弹”的最大有效射程影响,“长岛”级主力舰很难对1500千米外的敌舰开火,也就不大可能发挥其主炮的射程优势。说得直接一点,打得远并不是最重要的,还要打得准!

可以说,这也是共和国海军为什么要为主力舰研制配套的辅助战舰。

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配套战舰的性能,特别是舰炮性能足够先进,能够在海战中完成一些不需要由主力舰来完成的次要任务,甚至成为海战的主要力量,就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主力舰的作战能力。

在一击必杀的海战中,谁先开火,而且准确开火,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虽然美军新式主力舰也配备了强大的防御系统,还针对“长滩”级主力舰在战斗中暴露出来的严重问题,增强了防护能力,但是在大口径电磁炮使用的穿甲弹面前,任何被动防护都形同虚设。从理论上讲,不需要像900千克级与2000磅级电磁炮,即便是450千克级与1000磅级电磁炮,就能用穿甲弹击穿任何一艘战舰上的装甲。在不降低战舰其他作战性呢感的前提下,要想挡住450千克级或者1000磅级穿甲弹,至少需要将战舰的排水量提高到50万吨以上。显然,这是很不现实的事情。

事实上,在这场海战中,共和国海军的辅助舰艇也参加了战斗。

虽然按照共和国当局公布的战报,在当天晚上的战斗中,只有主力舰参战,舰队里的巡洋舰与驱逐舰只参与了防御性战斗,没有向美军舰队开火,但是从美国海军的一些作战记录来看,当时共和国海军舰队里肯定有部分巡洋舰与驱逐舰参战,而且用450千克级穿甲弹击中过美军战舰。从战后在交战海域找到的美军战舰残骸来看,确实有不少450千克级穿甲弹击中了美军战舰。甚至可以说,半数以上美军战舰沉没的直接原因与900千克级穿甲弹无关,而是由450千克级穿甲弹造成的。

这从一个侧面证明,随着技术进步,主力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说得直接一点,那些动辄十多万吨的超大型战舰在战场上的作用是否顶得上那些小了好几圈,排水量只有几万吨的普通战舰呢?

单纯从作战使用来看,如果能够解决射程问题,在不考虑战舰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的情况下,15万吨级的主力舰的作战使用范围不会比25000吨级的巡洋舰大多少,可以说主力舰能对付的目标,巡洋舰都能对付。

这就是关键所在,有必要建造那么多的主力舰吗?

虽然在实战中,主力舰的地位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一支由巡洋舰担纲的舰队肯定不是主力舰队的对手,但是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需要主力舰出手的机会并不多,所以可以通过增强辅助战舰来提高舰队的战斗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主力舰只是一种在1%的时候能够派上用场的象征性的战舰。

这场海战后半段的战斗正好证明了这个问题。

冲在最前面的第61舰队遭到重创之后,美军立即发现,共和国舰队的火力强度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料,即便集中第62舰队与第63舰队的全部火力,也不见得能够获得优势,更别说还有一支共和国海军的主力舰队没有参战。

在打不过对手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就是撤退。

这时候,美国海军留在后面的航空舰队派上了用场。

在2支主力舰队撤退的时候,美国海军的航空舰队立即出动舰载航空兵,阻击追击的共和国舰队。

问题是,舰载航空兵对主力舰队的威胁非常有限。

在这场海空对决中,美国海军首次调整战术,让战斗机携带非制导弹药,以目视攻击的方式袭击共和国舰队。

当然,结果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在舰队防空火力面前,比导弹的机动性差得多的战斗机根本没有突防的机会,也就没有可能威胁到海面上的战舰。

更重要的是,美军主力舰队撤退,等于主动放弃了战斗,等于抛下了佛得角群岛海域的众多舰船。

对共和国海军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大屠杀”的好机会。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