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晚霞红得像火一样,把世间的一切涂抹成了嫣红的颜色,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美艳。从场务里出来的工人渐渐在街道上汇成洪流,人的脸上映着霞光,透着红彤彤的色彩,从里到外都透着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
徐平看着在路上说说笑笑的工人,一时有些出神。自己这一年来所改变的,不仅仅是京城里百姓的生活用品,还有这数万人的命运。只要三司的政策不改变,这些场务一直办下去,这些人就是这个世界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工人。
历史在慢慢地改变着轨迹,整个社会在慢慢地起着变化,这些变化不是靠着哪一个人登高一呼,而是靠这些普通人,这些点点滴滴。
随着工人们从场务里下工出来,附近的街道好像一下子就沸腾了。各种各样的小贩,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钻了出来,挑着担子在街道上穿梭。此起彼落的叫卖声,伴着小贩们匆匆地脚步,在这傍晚的霞光里,给京城别添了一份生气。
徐平没有去招呼自己的随从,就沿着街道边慢慢前行,看着傍晚五丈河两岸的风光,感受着这一份生活的气息。
这是自己带给这个世界的,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活,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精神面貌。
三司铺子挤来挤去的达官权贵,地主商人,是一种改变。这场务周围鲜活的生活又是一种改变,在徐平眼里,场务周围的改变使自己感到更加亲切。
谭虎招呼着两个卫士,不急不徐地跟在徐平身后。他知道这种时候徐平不想让人打扰,离得远了不行,离得过近也不行,这中间的距离是多年形成的默契。
走了一百多步远,前面河边的大柳树下围着的人群阻住了徐平的去路。徐平抬头看看,本想绕过去,突然被人群里传出来的声音吸引住。
如果自己没有听错,人群里说话的是邕州土人?那里的人语音特别,而且话里汉蛮夹杂,徐平在邕州六年,一下子就听了出来。
一时兴起,徐平挤进了人群。
后边谭虎看见,不敢怠慢,忙带着两个随从挤到徐平身边。
人群里一个四五十岁的汉子,左手拿着一把钳子,右手一把凿子,正说得唾沫横飞。这人的头上也戴了幞头,但看起来明显不习惯,戴得歪歪扭扭。身上的衣襟随便掩着,腰上随便一扎,身子一动就能看见胸膛,瘦得骨头好像随时就能从那里刺出来。
尤其是这人一开口说话,便就露出一边缺了一颗的门牙,话音就听起来漏风。
谭虎在徐平小声道:“官人,这是个我们邕州的蛮人,当是凿齿蛮。他们都在婚娶之前敲掉两颗门牙,这人当是自己的手段,在这里招呼给人拔牙呢。”
徐平笑了笑:“我也大略听出来了。这汉子倒是头脑灵活,只是不知道怎么流落到京城里来讨生活,手艺不知道怎么样。”
这个年代的人不注意牙齿保养,吃的食物又粗糙,牙齿损毁得厉害。不过因为牙齿经常得到锻炼,后世很多人有的牙病这个时候很少人有,他们常得的牙病在后世也很难见到,牙医的手段自然也就大不同。用金属汞齐补牙的技术早就已经有了,不过还仅限于达官贵人使用,街头牙医常见的就是这汉子这样,一手钳子一手凿子,哪颗牙不顺眼就敲掉哪颗。好在这个年代的人牙也不稳固,敲起来好敲。
徐平就吃了这个亏,让自己吃了无数苦头的尽头牙这个年代根本就没有危害,成病的也就他这么一个特例。在前世这是小病,这个年代的医生却都没有见过。
看见有人拔牙,徐平就不自觉地去摸自己的脸。前两天在宫里喝了一口冰水,不知怎么牵动了牙的炎症,这两又开始疼了起来。
那汉子天南地北地说了一通,也不知道周围的京城百姓听懂了没有,便就把钳子和凿子向地上的一块破布上一放,撸了撸袖子。
正要招呼生意,汉子一扭头看见了谭虎,吃了一惊,忙上来行个礼道:“小的韦小河,流落到京城里混口饭吃,没想到在这里见到知寨官人。——官人富贵!”
谭虎没想到这人认识自己,忙扶住他道:“你怎么认识我!”
“小的生就一双过目不忘的眼睛,曾在官人的寨里讨过生活,是以记得。——唉呀,这不是提举官人?小的该死,竟然没认出来!”
韦小河一边说着,一边就向地上跪去,准备要行大礼。
徐平急忙一把扶住:“街道上不便行礼,你不需客气。”
韦小河急得在原地直搓手:“对我们这些蛮人,官人便如再生父母一般,不能行礼岂不得罪?如何使得!如何使得!”
徐平见围观的百姓指指点点,已经有不少人认出了自己,便对韦小河道:“你我到那边茶棚说话,这里人多,不是说话的地方。”
韦小河应声诺,也不管地上自己吃饭的家伙,随着徐平便就挤出人群。
谭虎让一个随从去收了韦小河的工具,带人跟在了后面。
到了茶馆坐下,要了几碗茶来,徐平让韦小河坐下说话。
韦小河站在桌边道:“官人说笑,您的面前如何有小人坐的地方?我只是个山里吃不饱穿不暖的土蛮,官人到邕州之后,才知道人吃饱了是什么滋味。官人有什么话只管说就好,我站在这里听着,着实是不敢坐。”
徐平笑道:“这里不是官衙,我们说些闲话,你不需拘谨。”
韦小河连连摆手,无论如何屁股都不沾凳子。
徐平无奈,只好由他。
喝了口茶,徐平问韦小河:“你如何会流落京城来?在邕州遇到难处了吗?”
“没有,现在邕州一切都好。小的是以前在山里面没见过世面,出了山来看见什么都稀奇,一时兴起立了个志愿,要到京城里来看一看。如今也看过了,准备在这里呆上一年两年,什么时候见天子一面,了了心愿,便就回邕州去。”
在京城住着的人,真是有心,见皇上一面也不难。每年总有那么几次皇帝出巡或者祭天之类的活动,早早在御街两边等着就是。
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的风俗,徐平前世也有人一定要出国去看看,或者到哪个风景名胜看看,甚至到哪个人的出生地看看,都是很正常的心理。不过是这个年代皇帝占了太多的风头,看一眼就觉得沾了无数福气罢了。
不过徐平还是有些好奇,问韦小河:“你流落在外,依靠什么维生?我看你给人拔牙,不会一直就是靠这手艺吧?”
韦小河张开嘴巴让徐平看:“官人请看,我们蛮人每到要婚娶的时候,便就要凿掉两颗门牙。我在山里的时候,经常做这事,练出了拔牙的手艺,这一路上还真就是靠着这手艺吃穿不缺。——不过,现在邕谅路官府说是这是蛮人陋俗,发了布告说不许凿牙了。这两年好多出山的蛮人,也就跟汉人一样,真地不凿了。”
说到这里,韦小河不好意思地搔了搔头:“我们山里人见识少,人多愚昧,好多陈旧规矩。其实山外的汉人都不凿牙,还不是活得好好的?”
徐平摇了摇头:“愚昧?也谈不上愚昧。只是山里面人烟稀少,与外面的人交流不多,便就有好多不好的规矩流传下来而已。若是觉得不便,改了就是。”
“官人是说,凿牙这习俗还源远流长?”
“自然。《山海经》就记有凿齿之国,依地理方位应是在现在的齐鲁地方。那里不但是现在没有这习俗了,还是诗书之地,圣人之乡。古人有这习俗,自然是有必要的理由,世事变幻,现在没有必要了,改了就是。天子之德,教化四方,邕州既然已经括土为丁,为天子管下,自然也该移风易俗,不必死守旧规矩。”
“原来还有这样一套说法,官人果然是读过书的人,胸中自有乾坤。我们那里出山的蛮人不凿牙,留在山里的人还说他们呢。等我过两年回去,把官人的这套说辞讲给他们听,看还有哪个人敢闲话?以前我们蛮人过的都是跟野兽一样的日子,官人到了邕州,才让我们吃饱穿暖,出山来见世面,山里面是神明一样的人物。”
徐平微笑着摇了摇头,讲真话自己在邕州的时候,还真没敢觉到有什么特别。只有到了离开,以及后来所听到的,才知道自己当年的所作所为,给那片山川纵横的地言带来了多么大的变化,给他们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
在徐平前世,教化这个词不好听,好多时候都让人觉得带着贬义。实际上这不就是文明代替愚昧,移风易俗,改变陋习吗。不过这个年代,总是讲圣人教化,从古圣贤说起,徐平前世是从洋人说起。尤记得前世看杂志,一篇文章说起移风易俗树新风这个题目,是从自己朋友的侄女嫁给洋人说起,那洋人过年送礼送了一副扑克,然后这就是礼轻情义重,洋人是文明人,用文明代替愚昧,移风易俗不要送重礼。
这个年代不讲圣贤,讲目四望,想找个比中原更文明的洋人好像也难。想到这里徐平不由自己也笑,后世的有一天,不知道有没有人说自己言必称古人,虽然带领了一个时代的改革,但也是个食古不化阻碍时代发展的怪物。
谁人能够知道身后事?只要在自己这一世,能够看到更多的韦小河这样的人,知道自己给这个世界真地带来了进步,貌似也就够了。(未完待续。)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