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吹过,金黄的树叶离了大树,在空中飞舞。满树红彤彤的柿子在阳光下显得晶莹剔透,透出诱人的光彩。红的红黄黄的,柿树是秋风里难得的风景。
刘小乙带人上了酒茶,端了一盘柿子放到桌石上,口中说道:“这都是新从树下摘下来的,极是新鲜,官人尝一尝。”
柿子已经在沸水里烫过去了皮,王尧臣捏起一个,放到嘴里,入口即化,满满都是甜的味道。用湿巾擦了手,对刘小乙道:“这柿子不错,难得甘甜又没有丝毫涩味。”
刘小乙给两人倒了酒,笑嘻嘻地告辞离去。
徐平举杯与王尧臣喝了两杯,继续刚才的话题:“伯庸,依你之见,办起来的公司跟以前的商铺有何不同?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坏处呢?”
王尧臣笑道:“此事是云行提起,虽然跟我们这些人说了多次,但没有正经体会过,终究还是瞎想。在我看来,公司的账目都由官府查验,做账的也都是官府指定的人,最少有两个好处吧。一个是账目清楚,收缴税算就有了依据,不易起纠纷,对官府来说收税容易了。再一个,账目清楚,别人也能放心把钱投进公司里,按着账目分利就是。不像是以前合伙做生意,你怀疑我我怀疑你,惹出无数官司。”
“这是最明显的两个好处,特别是第一个。现在为官做吏的,手头紧了便就从百姓的手里收钱,想起来什么便就是什么。讲实话,我们都做过亲民官,知道有的时候钱是不得不收,不过怎么收可是有讲究的。现在的官员最缺少一种计算,那就是不管从百姓收多少钱,都不是凭空收上来的,是要有本钱的。这个收税和各种科配和买的本钱,我还没有见到哪个做亲民官的去算过。伯庸刚才讲的第一个好处,便就是官府收到同样的钱,耗的本钱比以前收的少了,这就相当于凭空多出来的收入。以前查税,公吏差役挨家挨户,搞得鸡犬不宁,实际效果有多少呢?反倒是搞得百姓平白要给他们酒肉。甚至很多地方,还要让揽户去收,官府收一文,百姓要掏十文。官府施政,是要本钱的,开办公司第一条,就是减少了施政的本钱。至于第二条,最大的意义不是减少了纠纷,而是让百姓手里的钱敢放出去了,不怕收不回来。以前的商铺难做大,很大的原因是本钱小,有时候明明看准了机会,却苦于本钱不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机会过去,自己赚不到钱。出去借贷,找人做保是要花钱的,借了钱利息更是高得好,不定赚的钱给谁呢。”
说到这里,徐平正色对王尧臣道:“伯庸,所以童大郎那个案子,一定不能和稀泥!这次就是要让西京城里无论官民都明白,按着官府的规矩做,最少亏不了你的本钱,不按照规矩来,一心想着钻空了,那就只能鸡飞蛋打一场空!给他们这个教训,然后等到年底看到老实做生意开公司的,实实在在赚到钱了,我们下年才好做事!”
王尧臣笑着点头,他现在终于想明白以前徐平为什么说童大郎那里是垃圾筒,让自己不要去管了。童大郎跑了,这垃圾筒打翻。其就是不出没毛虫被杀的事,他一时不跑,总会出别的事,垃圾筒不倒,早晚有翻的一天。从一开始,徐平就是让那些投钱进去的人自生自灭,真正亏了钱才会长记性。
叹了口气,徐平道:“说实话,让那么多人赔钱进去,我会觉得开心吗?当然不会!但是有什么办法?以前不管怎么说,那些人总是觉得我们在害他们,还闹出装病御史台前聚集的事情来,只好由着他们喽!不让他们投钱也来找,投钱亏了也来找,我们多少事情要做,就侍候着这几个分司官员,你河南府通判也不要当了!好了,此事过去,事情该怎样就怎样,到时一五一十写份书状来,我自然会跟朝廷说清楚。然后发份布告,贴遍城里城外,让西京城里的百姓都长点记性吧,不要再去想这些歪门斜道了。”
王尧臣点了点头:“我记下了,此事我自会处置。”
“回到刚才说的,其实开公司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唐大姐找秀秀的事情,也是我今天找你来的原因。自从棉花入城,场务日夜赶工——”说到这里徐平无奈地摇了摇头,“他们不赶工也不行啊,现在才到什么时候?王拱辰那里来书才运了不到一半,西京城里的货场就满坑满谷,堆得山一样,不赶工城里存不下了。——纱场纺了纱,织场织了布,染场把布匹上了色,棉布这两天已经开始卖了。那个唐大姐是开制衣铺子的,尤其是制棉布的衣服,卖得很好,生意极其红。她们几个看准了这个机会,想把铺子开得大一些,只是苦于缺少本钱。——这不是小钱啊,不好筹措,所以来找秀秀。”
王尧臣听了笑道:“怎么,难道那个唐大姐还想让你向他铺子里投钱?这倒也行,西京城不比其他地方,不限制你置私产,你手头也确实有这个钱!”
徐平摆了摆手,举起酒杯:“我们边喝边说。”
放下酒杯,徐平对王尧臣道:“如果我要想投钱进去,又何必要找你来?你想差了,不是这回事情。刚让民众开公司的时候,你还记不记得,当时说如果有必要,公司的账目清清楚楚,税算无缺,做得又好,那么必要的时候,可以从钱庄借贷。”
王尧臣一愣:“唐大姐想要从钱庄借贷?话虽然当时确实说过,但可从来没做过啊——”
“官府的贷,不是实在没办法,谁想来借?唐大姐心里也是怕得很,所以才私下里来问秀秀,想让我给个准话,这贷能不能借?借了会不会倾家荡产?”
王尧臣只有摇头,没有什么话说。跟官府打交道,那真是扒了皮还要吞你的骨头,百姓哪个不怕?有时候并不是官员想这样,而是一层一层盘剥下去,经手的公吏差役如狼似虎,越是遵纪守法的百姓越受欺负,但凡有一点好处也被地方豪强给抢去了。这种情况大家都是心知肚明,但知道归知道,谁有办法杜绝?
徐平道:“我就是想回他一句,钱庄的钱可以借,只要正经做生意,绝不会让借贷的倾家荡产!但这些要地方上配合,才找你来商量。”
放贷生息,是存钱的钱庄向银行转变最重要的一步,徐平等了这么久,绝不能出一点闪失。如果再闹出童大郎那种乱子,这一步就很难跨出去了,必须要王尧臣配合。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