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郑氏也是来给谢泽求姻缘的,可惜抽了一支中签,心下有点不太满意,便想来问问谢涵的意思。
这种事情谢涵哪里好插手?
于是,几个人去找了大师,大师给弯月解的签是好事多磨,孽缘也能变良缘,而谢泽的姻缘是一切随缘,凡事不用枉求。
轮到谢涵时,大师只送了谢涵一句话,得此签者得贵婿,此外,还送了谢涵一个神秘的诡笑,谢涵虽疑惑,倒是也没追问下去。
从青莲寺回来的路上,别人还好,独张氏和郑氏有点闷闷不乐,郑氏是愁谢泽的亲事,张氏是既愁谢泽的亲事也愁弯月的亲事。
尽管天意是让她成全顾錾和弯月,可她过不了心里这一关,只要一想到纪氏那一出出,她心里就觉得憋得慌,凭什么呀?
谢涵见此只得拿话劝解她,左右弯月还小,再等一年又不是等不起,看看这一年纪氏能做到哪一步再说。
也不知是谢涵的话起作用了还是张氏自己想明白了,总之,回到家看到纪氏送来的新鲜鹿茸和鹿腿时,张氏没有再让人退回去。
而纪氏见谢家收下了她的东西,从那之后便隔三差五地给谢家送点东西来,倒也不一定是什么值钱的物件,多半是吃食,比如说新鲜的野鸡山兔、猪肉、牛肉、鱼、各种干蘑,有时也送两匹衣料或几张皮子,不过不是给弯月的是,是给有年岁的人穿的。
好在纪氏倒也识趣,知道张氏心里的这口气肯定没有消,每次把东西放门房叮嘱守门的小厮几句便主动离开了。
而张氏渐渐的对纪氏送来的东西也见怪不怪了,倒是仍旧没有原谅她的意思。
随着冬天的第一场雪下来,家家户户忙着储备过冬的食物时,顾琰突然带了上千的士兵出城了,紧接着府城的大门又关闭了,然后便是海宁被困的消息传来,说是鞑靼人单方面撕毁了停战半年的协议,这次他们准备了上百抬的投石机来攻打海宁城,而顾琰便是去解海宁之困的。
如此一来,人心又开始慌了。
这一次城门关的时间很长,也幸好是冬天,家家户户多少储备了点过冬的粮食,饶是这样,据说每天仍是有冻死饿死的人。
谢涵倒有心想去施舍一点粥米,可她的粮食大部分捐给军队了,剩下的粮食也只够自己一家三年的口粮,她不敢轻易动。
此外,张氏也不赞成她施粥,她经历过这种战乱,知道这个时候的人是没有什么人性可言的,如果知道谢涵家里还有富余的粮食,只怕全城所有的流民都会聚集在她家门口,到时损失的可不就是一点米粮了,整个家都得被祸害了。
因此,谢涵只能歇了这个念头。
不过令张氏和谢涵意外的是,纪氏这段时日竟然没断了往谢家送东西,多半是干货或冰冻的肉类,每次不多,倒也够谢涵一家子吃两天。
当然,这一家子是指主子,不包括下人。
这日,谢涵正和张氏讨论是不是把纪氏送来的吃食退回去或者是回送她点什么时,尹嬷嬷上门来了。
尹嬷嬷也是在家里坐不住,这次城门关的时日太长,说明海宁那边的战事吃紧,因此,她很担心朱泓的安危。
其实,谢涵心里的忧心一点不比尹嬷嬷少,由于这场战事是在她预料之外的,因此她也不知道海宁那边准备得如何,也不清楚这场战事能不能赢,因此,她每天也在焦灼中等待前方的消息。
“王府那边有消息吗?大王子那边有什么动静?”谢涵见祖母出去了,屋子里只剩下她们两个,便拉着尹嬷嬷问起外面的战况来。
她觉得既然军队有可以传书的飞鸽,以赵王的亲王之尊,说不定也偷偷地驯养了,否则,京城那边有个风吹草动如何能及时地传到他耳朵里?
因此,王府应该知道点外面的情形。
果然,尹嬷嬷没有让谢涵失望。
“大王子那边倒是没有什么消息,我只知道王爷把府里的侍卫都集中起来了,做弓箭的做弓箭,做火药的做火药,做投石机的做投石机。看来,情形不太好。那个女人倒是提议过想把她的孩子偷偷送走,王爷没答应,说是这个时候送人走肯定会惊动府城的百姓,到时肯定会闹起更大的慌乱来。”
谢涵听了这话倒是想起了一件事,上一世幽州被困时赵王就把他家的侍卫借出来一同守城了,从这一点说,赵王倒是一条真汉子,有大局观念。
“对了,尹嬷嬷,我有一个问题,能不能问问你们是哪一年来府城的?”谢涵忽然想起了那次在青莲寺打探到的关于明远大师的一个谜团。
尹嬷嬷凝神想了想,“应该是兆元二十三年,我们刚到幽州才半年先皇便薨了,就因为这事王爷怨恨了一辈子,说是如果他当时在京城的话这皇位还不定谁坐呢!当然,这话现在说起来有点大不敬,你听听也就罢了。”
尹嬷嬷跟谢涵也打了好几年的交道,知道谢涵是个有分寸的人,且她还知道这么问肯定是有缘故的,因此才会知无不言。
“这样啊,难怪大王子的年岁不大。”
不用再问下去谢涵也知道因为赵王要守丧三年,所以这段时间内不能生子。
如此一来,也能解释得通为什么明远大师会在天正五年离开了,有五六年的时间,足够他和徐氏相认了。
“对了,尹嬷嬷,你有没有听说过当年城外的观音庙,也就是青莲寺有一位医术很高超的僧人。”
谢涵把她在寺庙外打听的传闻告诉了尹嬷嬷,只不过谢涵没有提明远大师和徐氏的渊源,因为这只是她的猜测,她怕尹嬷嬷知道后会惊动徐氏。
尹嬷嬷想了想,摇头道:“一开始因为那个女人喜欢去青莲寺,我们王妃怕和她碰上,一般都是去城里的净慈庵,也就是后来二王子进京了,我们王妃听说青莲寺的观音灵验,便去那边许了个愿,这么着才碰上那位高人,他倒没说他的名号。”
原来真是这样。
答案呼之欲出了,徐氏和明远大师果然有渊源。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