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宗正司将册立沈弼之女沈双鱼为摄政王王妃的消息便传遍了朝廷。
这个消息来得很是突然。但事实上,从去年沈弼女儿被老皇帝留在宫中,后来七皇子也从庭州回来开始,朝廷里就有了老皇帝有意要撮合他二人的传言,及至鹿苑日食沈家女儿受伤,当时的七皇子竟然丝毫不避讳众人将她抢抱下山送去医治,这传言便愈发有模有样了。只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老皇帝那里没了下文,等到新君继位,摄政王终日忙碌,绝口不提婚事,将近一年过去了,朝臣们渐渐也就把这个给丢开了。没想到现在突然就变成了真。
短暂的错愕后,众人联想到从前的那阵传言,倒也无过多惊诧,甚至一改之前无论什么大小事情都要争论一番的传统,异口同声地称道,纷纷递呈贺表。倒是摄政王大婚的规制,给宗正司和礼部出了个小小的难题。虽然段元琛自己再三强调,一切以简朴为宜,但小皇帝却要宗正司和礼部大办。宗正司和礼部官员商议了好几天,最后终于达成了共识,规制虽然不能与皇帝立后比肩,但摄政王立妃,自然要与普通亲王立妃的规制有所区别。决定仿立后规制,制册造宝,只不过皇帝立后,用的是日、月、星、山、龙、华虫等十二纹章,到摄政王这里,改为九纹章,以示区别,其余不变。小皇帝朱笔一挥便定了下来,随后由翰林院草文,宗正司会同礼部制册造宝、备办大婚器品,执婚姻六礼。钦天监随后上表,择定良辰吉日,将大婚日定于次年的正月十八日,距离现在,还有三四个月。时间虽嫌稍赶了些,但出了年,动作加紧些,到时想必也能周全。
第二天开始,卢家大门的门槛差点被人踏破,上门来恭贺道喜的人络绎不绝,卢嵩忙的脚不点地。有好事者背地里便看平南伯府的笑话,沈钰夫妇至此,心情简直难以言表。
自从十年前那桩冤案平反后,沈钰在朝堂里愈发坐起了冷板凳,原本就羞愧后悔,现在忽然得知双鱼竟要被立为摄政王王妃,愧悔之外,更是增添了一层惊慌,唯恐那个侄女心里还记恨着自己夫妇当年的绝情,若往后在摄政王耳边吹起枕头风,境况岂不是愈发堪忧?沈钰心事重重,加上一时不慎着了点凉,起先还是小病,没多久,竟变得水米不进,病势沉沉了起来。
……
一转眼便快到年底。这段时间里,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这些仪式都已顺利进行了。征礼就刚前两天办的。这也表示,从现在开始,双鱼和摄政王之间的婚约便正式成立了,接下来只需等待大婚之日。
这段时间,她其实也不得空闲,一直忙着赶做绣品。嫁衣是不用她操心的,宗正司会预备好,她大婚用的礼服,两个月前开始,就由十二位云锦绣娘开始赶制,年底前应该能备好,除了礼服,其余大婚用的到的绣品,也不用她自己备办,但一些私密的贴身用物,譬如小衣、香囊、罗袜、手帕等等,她还是想自己动手的。
这天傍晚,双鱼坐在窗前,埋头终于绣完了香囊的最后一针。
舅母生前精于绣工,双鱼从她那里学到了上佳的针法,至于配色,她自己有着天成的不俗审美。她用编贝般的齿咬断了丝线,针头仔细地将最后一缕线头埋了进去,最后将香囊摊开放在手心端详时,眼前情不自禁又浮现出段元琛那天晚上握住自己的手,叫她“小鱼”时的一幕。
她怔忪了片刻,忽然想念起了他。
其实之前,还能和他有个无心或有意的“偶遇”见面什么的,但从那天晚上他离开后,两人真就再也没机会见面了。既然定下了婚约,宫里她自然是不方便再去的了。
她有些想知道他现在在做什么,是不是忙碌的间隙,偶尔也会像自己想他那样的想到自己?
她的头轻轻靠在窗边,微微出神着的时候,陆妈来敲门,带来了一个消息,说沈家她那位伯母徐氏来了,舅父让她去见见徐氏。
陆妈显然对徐氏很不待见,说完便哼了声:她现在来,是想干什么?
……
双鱼见到徐氏的时候,见她形容憔悴,面色发黄,跟从前自己印象里那个总是梳着油光水亮发髻的妇人大是不同。
徐氏见到她,眼眶便红了,哽咽道:“小鱼,伯母也知今日过来,实在厚颜。从前确实是伯父伯母慢待了你,多有不是,原本伯母也是无颜登门的,只是你伯父如今病重,心里还时时记挂你,你就大人大量,休要再计较我们从前的不是可好?伯母求你了……”
双鱼原本有些惊讶于徐氏忽然找上了门。碰了个照面,虽才寥寥几句,但以双鱼之聪慧,如何听不出她话里的意思?倒似乎是那位伯父担心自己记恨往事,这才活活被吓病了似的。
世上之人,本就百属,有舅父这样重情重义的,自然也有像伯父伯母这种凉薄之人。当年他们虽待自己无情,但大难临头撇清关系,也是人之常情。对于这对伯父伯母,她从前其实就没怎么恨过,到了现在,更谈不上记仇,只是无意再往来罢了。见徐氏说完,一脸恳求地望着自己,道:“伯母言重了,从前的那些旧事,我早就不放在心上了。请伯母回去也转告伯父,让他放宽心,好生养病才最要紧。”
徐氏听她这么说,才稍稍放下了心,又道:“若得了空闲,记得回家里坐坐,伯父伯母一直盼着。”说完便巴巴地望着她。
双鱼望了她片刻,最后道:“我记下了,过两日,去探伯父的病。”
在徐氏的心底深处,偶尔也还做过这样的梦,倘若能认回双鱼这个侄女,让她从自家嫁出去作与摄政王王妃,这样才算是圆满。只是自己也知道,这不过是肖想罢了,如今还能得侄女这样的一句话,已经是她给了自己夫妇极大颜面了了,不禁喜出望外,再三地言谢,态度可谓卑躬至极。
徐氏走了后,卢嵩说:“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人非尧舜,谁能尽善?小鱼,你有这样的胸襟,舅父很是欣慰。”
……
伴着兆丰年的纷扬瑞雪,爆竹声中,大兴朝的裕泰一年如期而至。
入了正月,日子仿佛就从指缝间飞快流过,一转眼便过了元宵,摄政王大婚的日子也近在旦夕了。
青麟台里。
刘伯玉说完话,便屏息站在一旁。
段元琛站了起来,踱步到窗前,推开窗户,望着窗外青柏枝条上挂着的尚未融尽的一团积雪,陷入了沉思。
昨晚深夜,刘伯玉的外甥刘荣给他传来了一个消息,暗探密报,最近时日以来,京畿九门的戍卫营里,人事暗中有所异动,刘荣觉察仿佛不妥,连夜转到刘伯玉跟前,刘伯玉一大早便求见了摄政王,禀告完,见他迟迟不语,迟疑了下,又上前低声道:“王爷,臣的外甥刘荣,与那几个中郎将平日处的很好,据他说,这几人暗中与韩王有所往来。王爷大婚在即,到时全城防备未免松懈,倘若有人想趁这机会生事……王爷不可不防啊!”
段元琛慢慢转过身,道:“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
册立摄政王王妃的前一天,宗正传话,请韩王段元璟代摄政王到太庙先行祭告之礼。
这是规矩,由选出来的一位宗室至太庙先行祭告,等大婚后,次日再由摄政王与王妃亲自同行,再去祭拜一遍。
段元璟年长于摄政王,在朝中素来也有威望,宗正请他代行祭告礼,也不算出人意表。
到了辰点,韩王段元璟在宗正和礼部官员的陪随下来到太庙,入了正殿,行过一番祭告之礼后,宗正与礼部官员先退了出去,剩段元璟独留在悬了高祖武帝神像的龛位之前,陷入凝思之时,忽听侧旁有脚步声传来,转头望了一眼,不禁吃了一惊。
太庙正殿两侧,低低地悬着两道帐幔,有风不知从哪个风口入了,拂动着的一道帐幔之后,缓步走出来一个服了内监礼衣的身影,竟是已经许久没有露面过的徐令。
徐令走到段元璟的面前,朝他见了个礼,微微笑道:“有些时候没见了,五王爷一向可好?”
段元璟太过惊诧,一时竟没了反应,回过神来,脱口道:“是你!你怎会在这里?你不是已经告老出了宫?”
徐令再次躬了个身,道:“回五王爷的话,奴婢是出了宫,只是没走远,这一年来,一直在替先帝守陵。”
段元璟神色渐渐定了下来,盯着徐令那张不见波澜的脸,半晌,冷冷道:“既如此,你好好守着便是,又来这里做什么?”
徐令微笑道:“先帝走前,曾留了一封给五王爷的遗诏在奴婢这里,说,要是哪天遇上了,叫奴婢给您。”说完,便从大襟里慢慢地摸出一卷黄布轴,神色忽然转为冷肃,道:“韩王段元璟接旨。”
段元璟一惊,迟疑了下,终于还是慢慢地跪了下去。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