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的是已经腐朽成烂布条的‘衣服’,已经看不出来原来的样式和颜色了,一团团窝在一起又臭又黏糊,有的用手稍微用力一挫就成了粉。
姜硬露面的时候,身上挂得就是这种破布条,看起来是陪葬的寿衣之类。
没啥价值,等下一把火烧了,重新给姜硬买新衣服穿。
一个锈迹斑斑的金属疙瘩,做得像元宝的形状,拎起来沉甸甸的。
看了半天才发现应该是一个长命铜锁,正反面都有字,不过早就腐蚀得不成样子,只能勉强的认出来,正面是一个繁体的‘寿’字。
姜轩有些唏嘘,这孩子大概十岁就夭折了,哪里谈得上‘寿’,也是个可怜娃。
最惹眼的,是一刻大拇指头大小的绿色珠子,像是网上说的‘夜明珠’。
关掉灯,果然在夜色里发出幽幽的绿光,把姜硬小脸照得惨白惨白的。
传说中夜明珠不光能在夜里发光,还能保死人魂魄不散,价值连城,不过姜轩倒是没太激动。
从现代科学来说,古时候绝大多数的夜明珠,其实就是萤石,不值什么钱。
当然也有那种特别值钱的‘真夜明珠’,但相当罕见。而且一般的百姓、官员、富商即没有财力,也没有资格用来陪葬。
关键是,这颗夜明珠的‘出处’比较诡异。
姜硬才醒过来的时候,一跳一跳的,这玩意就从他屁股后面掉下来了。
古人陪葬,常将贵重物品至于口中,或者**……
所以不管值钱不值钱,这是姜硬‘随身佩戴’的东西,他能复生成妖怪,很可能也于此有关,所以姜轩再贪财,也不至于打这颗夜明珠的主意,还给了他。
他现在这样肯定没法再塞回原处,洗洗,以后找条绳子给他挂在脖子上。
乱七八糟的翻了半天也没看到什么宝贝,最后就剩下一块黑乎乎的砖头。
“怎么连砖头都带回来了?这是墓墙上的吗?”
手一碰,那块砖头居然从中裂开了。
这才发现,并不是什么砖头,而是像书似的,一页一页的。
“姜硬你在古墓里还读书呢?”嫦小兔有点佩服了,真是一只好学的妖怪啊,难怪还有一颗夜明珠,原来是用来照明的,可是放在那种地方,怎么能照亮呢?!
姜硬也不知道是啥,就记得这东西也是在他的棺材里。
姜轩仔细的翻了几页,不太对,纸哪有这么硬的?那一页页的书页,摸起来就像是那种浸泡过水,然后又晒改的硬纸板,手感很粗糙。
再说了,纸张怎么可能保存上几百上千年的时间?即便在古墓封闭的环境下腐败的比较慢,可拿出古墓之后,也应该见风就化才对。
想了想,找了把小刀子,一点点小心的刮去‘书页’外面的锈迹和泥垢。
嗤嗤嗤……灯光下,露出了真容。
一片一片书页上根本没字,全是黄澄澄的。
“金叶子?!”
古时候货币交流,主要还是以铜钱、丝绸和粮食为结算工具,但从宋明时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贸易量增大,传统的用铜币、丝绸结算已经不足以满足大商人的需求,不可能动不动就拖着几千几万斤的铜钱千水万山的去做买卖,于是贵金属渐渐出现在流通市场中,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金叶子’、‘金银果子’。
压根说起来,应该叫做‘金页子’,并不是叶子形状的,而是书页状,金质柔软,无论是夹在书里还是藏在衣服夹缝里,都很方便携带,出远门携带一两片就足以应付各种所需,即安全又不占地方,还可以折叠剪切,方便找零。
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东西,竟然是一本黄金书。
果然是书中自有黄金屋!
小心翼翼的翻开数了数,一共22片,除了最外面的几片叶子已经被腐蚀的不像样子,大部分金叶子还能保持‘书页’的形状,中间有几片,甚至还能看到上面的印记。
中间那片叶子最完整,中间烙印着‘临安府库官’几个繁体字。
上秤一称, 2.4斤,1200多克,除掉上面的锈渍什么的,估计也有1000克左右。
换句话讲,就算抛开全部的文物价值,这是整整两斤的黄金!
“师尊,这个很有用嘛?”姜硬问。
“当然了,这是黄金!”
嫦小兔是认识金子的,去万达、银泰的时候都看到过,这种金灿灿的东西可值钱了,嚷嚷着说:“一块就能买一头牛!够你天天吃肉!对吧姜轩?”
姜轩没回答,这东西到底值多少钱,现在还不好说。
市面上纯金工艺品三百多块钱一克,回收也要两百七八,不过那是指千足金。
古代的冶金工艺虽然发达,但未必就能提炼出千足金,而且作用通货币,一般都会掺入其他的金属,这两斤的黄金书,其中含金量有多少尚未可知。
另外这还涉及到古玩,这方面姜轩不是行家,还得找个懂行的鉴定下。
说起行家,姜轩倒是还认识一个。
“先睡觉吧,明天我找人估值。”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