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锦呆愣,并非觉得祁先生的话没道理。
恰恰是她知道,这么做的好处——否则,后世她的国家,也不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出台严格的法律来推进这件事。
此事意义重大,且好处也是明显的。
她的祖国,在建国后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与国家推行的各种惠民政策,密不可分。
但……如今是封建君主制的时代。
君主下面,还有世族。
在一个读书人,几乎被世族垄断的时代,想要推行这种惠民政策……恐怕阻力也是相当大的。
“先生,”温盛钧知道温锦的难处,他皱紧了眉头,率先开口,“好是好,可是世族能坐视不管?他们能让读书之人,不出自世族?能让越来越多的寒门,与他们竞争,获得原本握在他们手中的机会?”
祁先生也点头道,“难!若要推行,阻力很大!”
温锦正要说话。
半夏在门口探头探脑。
“什么事?”温锦看她。
半夏连忙进得明厅,在温锦耳边低声道:“太上皇闹呢,闹着要您亲自制作的香,闹着要您去见他。”
温锦蹙眉,“我做的香,不是已经给宫里了?就连方子都给宫里了。”
半夏更压低声音,“您亲自制的香,被皇上扣下了。给太上皇送去的香,是宫里制的。太上皇竟然一下子就分辨出来,闹腾不已。”
温锦道,“皇上为何要扣下?让人送去不就是了?”
半夏摇了摇头,“皇上说,太上皇要想闹,总能找到由头。这次是香,下次可能是别的。一次妥协,不会换来相安无事。只会换来更多次的妥协。”
“皇上还说,妥协是没有实力时的办法。有实力时,更应该态度坚决!否则,自己的实力,也会在一次次妥协中,被蚕食殆尽。”
温锦闻言,眸光一亮!
正解!
有些事情,虽然很难,但只要在占据有利地势时,态度坚定,总能向前推进!
倘若总是妥协,总是后退……
那便会像最终覆灭的“大清”一样,盛世不再,繁华不再,再也扶不起来!
温锦拍案道:“先生说得很对!人才,以及基础教育的普及,实在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基石。”
“此事虽然难,但有句话叫‘一件事最好的开始时间是三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我们现在觉得难,不去尝试,对世族妥协——难道要等到三十年后再后悔吗?”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豪情满怀。
“即便我们这代人做不成,但只要我们立志推行,总有做成的时候!”温锦激动的浑身发热!毕竟,她是亲眼见过的!
祁先生笑着连连点头。
温锦道,“还望先生带领众人,做出一个相应的方案。如何层层推进,是否要立法执行,对于穷苦人家,朝廷当有何举措,保证政策落到实处等等。还有许多我们想到、想不到的问题。”
“希望能整理成可行的书面文字,递交内阁与皇上。”
众人见她还有家事要处理,且此事,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商讨出结果的。
还是要先起草,之后再详议。
众人便都起身,拱手告退。
待明厅里,只剩下温锦和半夏。
半夏道:“太上皇召见,您要去吗?”
温锦不再迟疑,“不去。皇上说的对,一次的妥协,换来的是更多次的妥协。就好像上次的美姬……”
宫里的事,就交给萧昱辰去处理吧。
谁的爹娘,谁负责。
温锦想通了这个,就不再为此事操心。
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操心呢!
普及基础教育,当然是好事。但惠民政策背后,是国库的巨大开支。
而教育的“收益”,至少也要十年之后才能看得出来。
那么,如何增加国库的收益,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新皇登基,一来是要大赦天下。二来是要减轻赋税徭役。
既不能增加赋税,那国库的银子,如何增加?
此事,可比哄好闹腾的“老小孩儿”太上皇,重要得多。
温锦不来见太上皇。
这可把太上皇气坏了。
“朕禅位,他们就没有一点儿感激之心吗?”
“朕若不禅位!他的皇位能坐得稳吗?能名正言顺吗?”
“他老八是年纪最小的!若不是朕!你看群臣服他不服!”
太上皇拍着桌子骂。
方旭长叹一声,暗自道,“他们若不医治您,您有这么大的力气叫骂?”
“您这是交换啊!用您的健康,交换了怀王和平登基,不用流血杀伐……您怎么就不明白呢?”
太上皇盯着他,“你又嘀咕什么呢?”
方旭笑道,“今儿个阳光好,秋蝉叫得也欢,奴才扶您出去走走?”
太上皇眯起眼睛,“好!走!”
方旭原意是扶着太上皇,在太和宫里转转。
没想到,太上皇直奔宫门外。
方旭慌了,“您这是去哪儿啊?”
太上皇冷哼一声,“他们不来见朕!还不许朕去见他们吗?朕老了!说话不好使了!叫不来他们了!”
“没事!朕还有两条腿!朕去见他们!”
方旭脑阔疼。
他拗不过太上皇,又不好硬把太上皇拽回去。
他只好陪着太上皇,亲自去见识“现实的残酷”。
“太上皇留步!”宫门口一排带刀侍卫,挡住太和宫宫门。
太上皇瞪大眼睛,错愕看着他们,“什么意思?你们拦着朕?”
“皇上有令,太上皇身体不好,出去吹了风,恐病情加重。”
“您有何需要,只管吩咐。”
太上皇气得吹胡子瞪眼,“叫皇帝来见朕!还有……带着他的媳妇!”
他对称呼温锦为“皇后”似乎有什么心结,还没打开。
侍卫们怔了怔,拱手道:“启禀太上皇,如今正在举行登基大典,以及皇后娘娘的册封仪式……恐怕皇上、皇后娘娘无法来见您。”
正在此时,前朝传来悠扬的钟声,皇城墙头上的打鼓也被敲响。
随着鼓声震荡,京都正中间的钟楼和鼓楼,都应和着响起钟鼓之声。
声波一层层荡漾出去,京都外城城门上的鼓声,也随之响应。
整个京都,都笼罩在庄严肃穆的钟鼓声中。
这回荡不绝的钟鼓声,就是在告诉大梁——新帝登基!
一个新的时代,一个新的年号,即将开启!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