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北平消息(1 / 1)

朱棣扶着屁股一瘸一拐下了马车。

老朱那是真没留情!皮带差点都抽断了,就算他朱棣铁骨铮铮那也是有些挨不住。

徐妙云原本正在书房看书,看到朱棣这一瘸一拐的样子,也是有些惊讶。

朱棣在北平那也是吼一声,整个应天府都要震三震的主,这怎么回到了应天,就天天一瘸一拐的。

“王爷,这又是怎么了?”

朱棣无奈,又将事无巨细地说了一遍。

“王朝难以延续三百年,竟然是因为气候.......”

“这些士大夫简直可恨!”

徐妙云对于陆渊一些独特的见解也是十分佩服,而对于那些麻木冷血的士族也是气愤非常。

毕竟那些士族啃噬的是她老朱家的江山!

“王爷,北平那边传来消息,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李彧,提刑按察使司官吏赵全徳,都被抓获,从他们府中抄出了大量金银珠宝,全部都是北元贵族的钱财。”

“这些该死的老鼠!”朱棣怒道。

北平之前就是元大都,被徐达攻破之后,由老朱亲自命名为北平,这也看出了老朱的野心。

在徐达攻入大都之时,很多北元贵族都来不及跑,大量从中原收集而来的金银便留在了大都。

而北平布政使司的官员借助职务之便,在其中贪墨了大量的钱财。

这件事情,他朱棣竟然都不知道!

要不是被揭发出来,他还被蒙在鼓里!

这可都是老朱家的钱!

“另外,道衍大师已经秘密来到了应天府,已经秘密向王府递了书信,他说他现在就在城外的龙泉禅寺,之后有事可以和他联系,我已经将目前的情况写在了信件之中,但并没有说那位陆先生的身份。”徐妙云道。

“道衍大师没事就好,他竟然还来到了应天府,有他和你二人在,我也放心了。”朱棣大喜。

但他马上又苦着脸:“妙云,今日陛下让我将高炽召到应天府。”

徐妙云脸色也是微微一变,现在陛下将他们两人软禁在了应天府,不许出城,现在又让朱高炽过来,她也是有些担心。

“放心,父皇最是挂念亲情,绝对不会伤害高炽的。”

“我想,父皇是听闻朱高炽乃是大明第4位帝王,庙号仁宗,想必是打造了盛世王朝,父皇甚至可能有意培养。”朱棣说道。

徐妙云这才面色稍缓:“但毕竟大哥才是太子,大明正统,如果父皇亲近我们,是否会引起夺嫡之争。”

徐妙云也是知道朱标在朱元璋内心的地位的,可以说朱标活着,其他人根本就别想惦记皇位。

“放心,我已经和大哥说清了,他也不会心存芥蒂的。”朱棣说道。

徐妙云微微颔首:“这也好,现下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没有人主事,城里确实有些混乱,高炽过来京城也好。”

“妙云,你可有办法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朱棣问道。

徐妙云眉头微蹙:“土地私有化从春秋之时便已经出现,而后的王朝虽然有改制,但都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自先秦之时,商君变法,推行军功授田制度,以刺激国人参战积极性,这才让秦国崛起,得以一统天下,开创万世之先河。”

“汉承秦制,依然实行授田制度。西汉在推行授田制的同时,开始在法律上允许土地买卖。”

“西汉末年,便已经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而自唐朝建立,实行的是两税法。”

“两税法改变原来按人征收租庸调的办法,将原来的租庸调归并入地税和户税两大项,其中的户税是传统的人口税的继续,但是按照资产多少确定户税高低,而不是完全按照人丁数量;地税则按照土地多少征收的田税。”

“但也因此,国家对百姓的控制有所弱化,国家权力无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地主兼并土地少了许多制度性障碍,大土地所有制迅速膨胀,租佃关系迅速发展。”

“唐朝末年,财政亏空年达300万贯,土地兼并严重,以至于民不聊生。”

“黄巢领导曹州冤句数千人响应起义,黄巢打出的口号正是‘均平土地’。”

“这确实是困扰王朝的难题.......”

“我以为,或许可以在北宋范文正的变法十条上拿出一些来。”

朱棣顿时神色一凛。

范文正也就是范仲淹了。

范仲淹在北宋内忧外患之时,提出《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纲领,主张澄清吏治、改革科举、整修武备、减免徭役、发展农业生产。

新政实施的短短几个月间,政治局面已焕然一新:官僚机构开始精简;科举中,突出了实用议论文的考核,有特殊才干的人员,得到破格提拔;全国也普遍办起了学校。

但可惜,因为当时北宋官场上奸妄横行,新政动了他们太多的利益,因此引起官员集体反弹,反对派攻击革新派。

宋仁宗只能外放范仲淹、富弼等大臣,改革遂以失败告终。

但庆历新政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

朱棣顿时大喜:“妙云!父皇比起宋仁宗更加有魄力,或许新政真的能够实行!”

“如此,不但能解决贪官污吏的问题,还能发展农业,让我大明变得国富民强!”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