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易惊之兽(1 / 1)

大魏芳华 西风紧 1992 字 2023-09-15

戚宇之子叫戚茂。他找到魏军时,魏军主力正沿着金牛道行军、刚到梓潼郡城不久。

梓潼城位于梓潼水的东岸,城南是梓潼水与一条溪水的汇流处。在剑阁之南成片的山区中,难得有一片较大的河谷平地,郡城便建造在此。

秦亮骑马过浮桥,到了梓潼水西岸,遂让中军护卫在道旁等候;自己带着几个随从、来到了北侧的山坡上,然后叫人把戚茂带来见面。

此地还能看到对岸的梓潼城,离城池不远的河流两岸、远远看去尘土弥漫。许多魏军将士在挖沟造墙,在那里修建营垒工事,隐约还能望见人们忙碌的身影。

梓潼城内的蜀军不多,不然也不会缩在城池里。而且前锋陈泰部的斥候细作、亦已打探清楚,大股蜀军往涪县方向而去,并未留在梓潼!

秦亮也曾派人去城楼下劝降,但守军不降。魏军一时半会也没有攻城器械,只得留下一些兵马、在此构筑营垒看着,防备那些守军出来、袭击金牛道上的辎重。

等了一会,几个将士果然带着一个人来了。只见那人头戴斗笠,把马留在下面、沿着山坡小路步行了上来。

前天刚下过雨,此时天已放晴,又是那种晴一阵阴一阵的天气。秦亮见来人戴着斗笠,情知他不想让太多人看见,秦亮遂面向南边,让戚茂背对着道路方向见礼。

戚茂取下了头上的斗笠,上前与秦亮等人揖拜:“汉中人士戚茂,拜见大将军!”

秦亮还礼,只见此人是个阔脸年轻人。戚茂这时也抬头,看了秦亮一眼。

有时候世事就是这样,无心插柳柳成荫。当初在汉中,戚宇曾上过贺文、欲送其不甚美貌之女,秦亮对他没怎么上心;却未想到,关键时刻,竟是此人送来了成都的详尽情报!

彼此寒暄了两句,戚茂便细说成都的情况。司马师等人回到了成都,竟然要劝刘禅迁都!

不过戚茂刚说完,钟会、贾充便最先开口,认为蜀国主不会迁走。

戚茂便道:“家父见过益州士人领袖谯允南,谯允南亦称,大多朝臣不同意姜伯约之计。但谯允南一时也不敢断言,乃因蜀汉兵马、目前在姜伯约手里,还有一些荆州人、东州士人正在劝说国主。”

秦亮心情比较复杂,不置可否地说了一句:“不得不说,姜维很有些想法。”

以空间换取战场上的有利条件,某些时候确实是个办法!但魏国人对于益州百姓来说,并不是异族;蜀军放弃大片地盘、拉长战线,不见得就有利。

果然钟会也道:“如果蜀汉朝廷那么做,确实给我军增加了困难,然同样也会影响蜀军的军心!”

戚茂道:“谯中散等人在朝,也曾用这个理由劝诫国主。”

情报差不多说清楚了,秦亮便说道:“我先让人把卿带去陈都督那里,卿暂且留在前军营中,不用告诉别人身份。”

戚茂拱手道:“仆愿听从大将军安排。”

目前的进军序列,陈泰变成了前锋。原因很简单,剑阁关之役后,中垒营等部人马在休整,陈泰部先走。

秦亮又道:“汝父子有功,朝廷定不会亏待。”

戚茂道:“家父曾言,仆等愿为大魏效力、不因贪功,是不想看到诸夏军民、长年累月自相残杀,只愿早日平息战乱,百姓安宁。但若遇异族入寇,吾等乡民愿冲杀在前,保土安民!”

秦亮赞道:“卿等识大义也!我大魏将士不远千里用兵,正是为了一统河山,结束连年争战。”

戚茂深揖告退。

秦亮站在山坡上,没有立刻离开,又观望了一会周遭的地形。

目力所及、这梓潼水仿佛是一条分界线。东边全是连绵不绝的山,金牛道也是从一条山谷中延伸过来的;而西面的山脉,仿佛忽然要小一些了。

而只要过了前方的涪县,地形又会有一个变化。之后是分栋岭(龙泉山)北麓的绵竹关,过去便能进入成都平原!

征程貌似已接近目的地,现在秦亮当然极其不愿意看到、刘禅跑路!

钟会仿佛察觉了秦亮的心情,他的声音道:“今早陈都督还禀报,姜维部依旧在涪县那边。”

秦亮“嗯”了一声,缓缓点头回应。

刘禅应该不会跑!但只怕万一、他真的被人成功忽悠,丢下成都平原跑路了;那么攻灭蜀汉的标志性事件,要拖延到什么时候去?

秦亮站在山坡上,转头眺望来时的山谷,很容易就能想到,北面有米仓山、秦川。如果他远离洛阳朝廷、在益州这地方呆得太久,恐非什么好事!

而且益州盆地、不只有这里是山区,除了分栋岭(龙泉山)以西的成都小平原,盆地内其实全是山区与丘陵地带。境内还有无数的河流,行军没那么容易,并非北方平原那般、骑兵可以四面纵横。

秦亮收起眺望的目光,转头随口道:“我军既已突破剑阁关,处境再怎么也比起初好。”

大伙纷纷附和道,“是阿,大将军攻灭蜀汉,只是时间迟早!”“最险还是绕行剑阁关之时。”“看姜维还能跑到何处……”

秦亮呼出一口气,“走罢!”

其实秦亮不想再去回顾了,那时的煎熬与忧虑。在剑阁关以南的几天、着实压力最大;而焦虑的心境、大概在洛阳时就有了。或许人都会本能地抗拒不确定因素。

所以这次突破了剑阁关,定要一鼓作气拿下蜀汉国!如果一不留神吃了亏、面临只能退兵的境地,下次再想突破剑阁关,估计比今年更艰难!

数日前亮一直在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心态不能浮躁,如今看来也是对的。

形势依旧不甚明朗,有时候为了实现目标,确实不能怕麻烦!

没一会,秦亮等人便走下了山坡。各部人马仍然沿着金牛道,向西南挺进。秦亮派人去前方,命令陈泰时刻注意涪县的动静,有任何军情、应立刻报于中军。

蜀汉军在历次战役中,基本没有受到重大损失,估计蜀军还有约十万之众,其中的主力应该还在姜维手里。那股大军仍是一头野兽,却仿佛变成了一头易惊之兽!

如果它忽然受了惊扰,离开涪县、沿着涪水往江州方向去了,那事情或将变得更加复杂。

……司马师等人在成都没呆几天,他们很快就返回涪县了,不过张翼留在了成都、返程没有随行。军情已到了燃眉之急的程度,朝廷自然不能商量太久,终于作出了决策。

姜维的方略,并未获得支持!朝廷作出了折中的决定,不迁都、也不议和,要姜伯约凭借汉军主力拒敌!

诏令姜维率军抵御曹兵,不得弃守涪关,置涪县百姓、将士家眷于不顾。同时调诸葛丞相之子诸葛瞻、前往绵竹关驻守。

这倒是最不让人意外的结果,成都各种主张的人都有、时间又紧迫,大概也只有折中,才最不容易立刻引发内乱罢!

姜维卷起帛书,递给了董厥。一旁的司马师道:“谯周等人有说辞,使陛下生出了顾虑。”姜维看向司马师道:“如此也好!”

二人拱手,跟着姜维走出了房间。他们走到夯土台基上,径直进县寺阁楼厅堂。

一群将领已然等候在此,纷纷向姜维执礼。姜维道:“陛下有诏令。”

众人这才分站两边,站好了队伍。董厥走到北面,展开了帛书,大伙纷纷跪伏在地、行稽首之礼。

尚书仆射读完诏令,姜维随后起身,走到前面、开口断然道:“汉军与曹军历经大小战役无算,杀敌不知其数。诸位亦曾追随于我、几番北伐,两国打了那么多年。投降者之身家性命,将全在贼人一念之间!必定没有好下场!”

诸将沉默不语,堂上一时间鸦雀无声,仿佛掉根针都能听见。

姜维遂接着说道:“涪关近左,山水纵横,贼军远道而来、人困马乏,又有轻敌之心。而涪县本是北伐时的大本营,军械、战车一应俱全,我军主力重兵已聚集于此,有地形之利、以逸待劳,只要将士用命,胜算极大!”

大伙这才陆续开口,“军中士卒沮丧,诸位须得尽快鼓舞士气。”“国家存亡,就看此役了!”

又有人站出来抱拳道:“曹军粮道险远,只要无法获胜,或将自行退兵。我军何不坚守涪县城池关隘,使其知难而退?”

司马师毫不犹豫道:“秦亮不可能知难而退。”

姜维也道:“曹军突破剑阁关,是靠出其不意的偷袭,若是时间差错旬日、一旦我军援兵至,秦亮便无法成功!如今好不容易得逞,秦亮岂会轻易退兵?”

他稍微停顿一下,继续说道:“涪关不是剑阁关,只是防守无甚作用。曹军只要在城池附近、选择地形构筑工事,我军反而会被限制。那时秦亮再分兵绕道去成都,如何应对?”

人们听罢,纷纷赞同姜维的判断。

涪县这边、虽然也是山地,但周围的地形已不险峻,如果守军只是坚守不出、敌军要绕行总有办法。

还有后面的绵竹关、凭借分栋岭北麓的山势,看似扼守住了金牛大道,却也不是什么险关;敌军放弃大路、便很容易绕过去。

不过涪县的汉军还能四处活动,曹军想用马队绕过去、则太过冒险!敌骑既无攻城器械,粮道亦无,成都那边没有种牧草,战马要吃粮、消耗数倍于步兵,对粮道的依赖远胜步军。汉军主力尚在,若能先击退敌军骑兵,反而能增加战胜的信心!

姜维道:“只要在此击败曹军,我军尾随追击,便可夺回剑阁关,乘胜收复汉中三郡、进逼陇右关中,也不是不可能!”

他说罢挥拳慷慨道:“背水一战,此役必胜!”诸将无不振奋,呼道:“必胜!”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