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无论汉军之中现在做什么,都是在增长着自己的实力,并且每天都在变化,每一天都在增强。
而且因为临近夏收,所以关于税收改革的事情也放了出来,其中百姓都在为农业税欢呼。
当然,风声是放了出来,但是农业税的政策并不是在夏收开始实行的,毕竟三年之期都是在秋收以后。
所以这次的税收改革,应该说是夏收完毕以后就要开始。
也就是说,今年秋收,最先被汉军统治的两个镇子,秋收若是一家人平均粮食没有达到六石,那么秋收以后便不用缴纳一粮税收。
而这两个镇子,百姓的平均田地为四亩,所以一亩地若是能够收获两石粮食,那么一个人缴纳的税收也不过三斗。
若是按照原先的税法,那便是一个人四石粮。
三斗和四石,差距可是大的太多太多了。
所以最初两镇之人,无不是欢欣雀跃。
一时间下地干活更是卖力,毕竟这般下来,日子将会越过越好。
当然,这样的税收也会导致汉军粮食的减少,从而使得秋收过后,土地无法动工,无法召集民兵训练,以及村中邻长、保长、村长的粮食发放困难。
甚至是随着汉军地盘越来越大,控制的区域越来越多,这种困难也会加剧。
所以汉军统治一块地前三年,那是训练民兵,兴修水利道路桥梁,三年以后,那就要看当地百姓自己了。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汉军也要进行足够的思想教育问题,比如说让百姓自带干粮进行民兵训练,自带干粮修路、修桥、修水渠。
当然,这都不是强制性的,至少说汉军不会强制要求百姓去干这些,甚至民兵的训练汉军都会逐渐放宽,使其由当地村镇负责。
即当地税收多少,需要上缴多少,下拨多少,都是有定数的。
读书当兵,也是百姓们的两条出路,若是民兵训练不给力,汉军甚至不会召集他们上战场,只是命令他们守家而已。
同样,这样下来也就没有了以民兵身份进入战兵的机会,然后以战兵身份退役当官的资格。
所以,汉军给所有百姓留了两条上升的道路,一个是读书,一个是当兵。
可若是他们自己将当兵的路断了,那么只能读书。
以现在汉军扩张的速度,若是读书还是不成,那这些人也就废了。
至少对于汉军所言,百姓需要过的好,也就是让他们有饭吃,同样设立上升通道,让社会阶层流转起来。
若是百姓安于现状,不想当官、不想读书,只想守着两亩田地过日子,也不是不可以。
只要你一年收入一个人口粮不过六石,那么也就不会缴纳一点点粮税。
不过汉军是要发展的,这种情况自然是有应对的措施,那就是所提出的商业税。
简单来说,就是汉军不坑穷苦人,谁有钱挣谁的。
再加上百姓家中有了粮食,吃的饱,那么就想要吃的更好,过的更好。
所以在刘武的主导下,比如说农贸市场已经开始进行了筹备。
这种农贸市场被称之集市,设立专门的日子,日子到了便开门。
这种集市,汉军会拿出自己的产出的东西来贩卖,以此来盘活市场。
同时鼓励当地的商人和农民把家中的剩余物资拿到集市上来卖。
等到日落收摊的时候,按照规定收一定数量的税款。
这种农贸市场的好处在与汉军所办的集市只收一次税,说一不二。
不像是大乾和白莲一样,苛捐杂税比较多,税卡一个接一个,可能没做生意呢,各种税款就交了一大堆。
如此下来,百姓和商人都会来集市上做生意,未必不会不出现上万人局面的大集市。
只要严格保证商业的利益,那么即便是大乾和白莲治下的商人,也会前来汉军的集市上做生意。
不过这种事情也是有天花板的,而且天花板也比较低,至少在没有发展起来,不像是现代一样,天花板就高不到那里去。
所以之后炎汉商行就会发力,在保证领地内稳定的同时,会向白莲以及大乾境内出产当地的土特产。
比如说竹子、木材、茶叶、油等农村物资,将其整合起来出售,用换取的利润来购买战略物资,比如说煤、铁之类的。
不仅如此,汉军的农械所在刘武的指导下,还需要改革布匹生产,希望建立足够的布匹生产线,生产出足够的麻布。
因为汉军不在做全职保姆,自然不会免费派发盐巴、粮食、布匹等物资,所以这就需要百姓们自主团结起来,去同汉军做生意。
如此一来,汉军的发展也会走向另一个地步,那就是收入不见得减少,但是投入变得少了,百姓也过的更好了。
这般一来,汉军在统治力将会上升到一个恐怖的阶段,至少过上了好生活的百姓们,将不会允许白莲和大乾再回来了。
同样,汉军在加强了对农村的控制同时,也能收回更多散落的力量,专心开疆扩土,全力备战作战。
这是汉军对未来的规划,也是汉军准备要做的事情。
简单来说,就是汉军要加大农业生产,刺激商业发展,然后通过战争加速工业发展,快速向前迈步。
如此轮转,将汉军拉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只是对于未来的诸多设定,还需要一步一步的走,一步一步的来。
对于汉军来说,钱财流通起来才叫钱财。
只要领地内的粮食足够,不被商人和敌人控制,那么汉军的发展就不会出现问题。
若不是现如今条件不足,汉军还要开展属于自己的制币技术呢!!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