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北疆辽城(1 / 1)

关于个人崇拜和信仰,刘武是定了性的,汉军中央好说,因为他一直坐镇,整体上都是沿着他的思路走的,思想氛围没有那么狂热,但北疆不行。

刘武自然也明白,所以针对这种事情也是做出了重要指示,只是成果只能说另一说了。

毕竟林时说的对,选择性信仰是老百姓的智慧,况且汉军是真的给他们带来了更好的生活,即便是现在不将刘武当做神明,未来也会将其奉上神坛。

这是文化决定的,你将百姓放在了心上,百姓们便会将你高高的举起。

千百年来,这片土地上因为兴修水利造福百姓者,名留千古,被封神者比比皆是。

再比如刘武前世的诸葛亮,他的影响力千年不衰,甚至到了只要这个人姓诸葛,那么智商就要比普通人高的地步,即便他叫诸葛狗蛋。

后世《阿佤十七王敬告祖国同胞书》更是如此,整篇文章可谓是让人头皮发麻,热血沸腾,让世人明白诸葛亮的影响到底有多深。

其中一段,‘阿祖阿公(诸葛亮)之源源相传,守土有责,倘自我失之后世,相传之继,亦自我而不与之,上难以见冥灵之阿祖阿公,更何颜于后世耶!敝王等早夜思筹,废寝忘餐,剽牛同集,含泪面议,砍指自决,吾地虽地脊民弱,亦有数千方里之广,百数十万之众,据天然之险,恃性之勇。誓断头颅,不失守土之责。誓洒热血,不作英殖之奴。虽剩一枪一弹,一妇一孺,身可碎而心不可渝也。自今而后,本自决自卫之精神,置死后生之决誓,何惧强敌野心之侵畧。’

可以说,武侯伐南蛮并非侵略和掠夺,而是带给了他们文明,一句‘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也’,字里行间满满的心悦诚服。

可以说,诸葛武侯就是将所谓的南蛮放在了心上,将他们当做了人,之后百姓不忘也。

就像是刘武所做,无非是沿着前人的道路所行,他自认为当不得这般。

可是对于身处贫苦生活,朝不保夕的百姓们来讲,他们很在乎。

这也是刘武要严肃处理这种事情,结果导致信仰越发深入的原因。

同时,军中将士针对这种命令也终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搞神神鬼鬼喝符水之类的,也就任由百姓们去了。

毕竟谁家士兵怀里会揣着护身符啊!

是吧!!!

所以北疆的风气与江南的风气是完全不同的,现在也说不上谁好谁坏。

但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战士和百姓们,都对于汉军的领导很是信服,在动员令下,全都积极备战。

就说现如今汉军北疆战区现如今的州府所在地,北靠辽江,东边百里便是大海,南边数百里是绵延的山林,最终与大乾接壤,而西面则是可以开垦数十万亩的良田。

这里的地势并不险要,但因为江河和大海以及其所处的位置,使得这里成为了汉军北疆政府的最好地方。

同样,敌人西边的万亩良田也是汉军为敌人选择的地方,因为只有这里敌人能展开军阵进攻。

“炮台修建的怎么样了?”

林时视察了城防工事,其中包括了投石机,床弩,以及最为重要的炮台。

“修建的差不多了,辽城之中有三个,卫城之中有两个,其高度都比城墙还要高两丈,其坚固程度即便是投石机轰击都无事。”

“嗯,去看看!”

林时查看了这五个炮台,其中辽城之中的三个炮台主要布置在了西段城墙,可以保证西、北、南面的敌人都会遭受至少一个炮台的打击。

抚摸着大炮,林时不由的感叹道:“这送上来就花费了不少功夫吧!”

负责建造炮台的工作人员回答道:“还行,这一门大炮重一千四百斤,一个炮台也就七个,用上滑轮组方便了很多,反而是修建炮台花费了不少功夫。”

“威力如何?”

对此,一名炮手回道:“威力不算大,按照咱们冷兵器军阵,采用开化弹一炮也就能打伤数十人而已,致死率并不高。”

但林时很是满意,“好啊,打伤好啊,打伤比打死强多了,既能拖累敌人的人员,又能耗费他们大量的粮食药物,好的不能再好了。”

“况且一门炮可以打击数十人,一个炮台便是数百人,三个炮台同时开火,怎么着也能打废敌人一个团。”

“再配上两个卫城的炮台交叉打击,敌人若是敢来,这里必将成为敌人的埋骨地!”

“现在啊,我倒是有点担心敌人攻不过来了!”

其他工作人员笑道:“攻不过来最好,攻不过来最好,这样我们的损失便会小很多。”

林时也是笑了,问道:“敌人现在怎么样了?”

负责情报的明义声音清冷,“大乾的三十万边军已经向我们的边军运动,罗刹蛮的前期的三支军团也在我边境集结完毕,估计很快就要进攻了。”

“嗯,通知所有关城、哨所,做好随时投入战斗的准备。敌进军路线上的村镇百姓,必须全部转移进入深山,不能给敌人留下一粒粮食。”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