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见解缙(1 / 1)

大明公务员 名剑山庄 1596 字 2023-09-17

第一百五十一章见解缙

何夕在家里安顿好之后。就直接去了国子监。

国子监是何夕在南京的大本营。

也是何夕最重要的阵地。虽然说,很多消息,从各方报纸上,也能看出来一些。但是何夕很清楚,有些事情是不会看到报纸上的。

何夕需要从最前线了解第一手消息。

国子监中,宋麟,苏伯衡,等人都在,解缙自然也在。

此刻的解缙虽然年少,个子也不高。但是顾盼之间,颇有神采飞扬之感。可见这大半年,主持学报的解缙,在大明士林之中,已经算是一号人物了。速赢小说

最少之前解缙在何夕面前是没有位置的。

而这一次,说明京师整体的情况,宋麟与苏伯衡两人,也推解缙为何夕解说。

“大体就是这样的。”解缙说道。

整件事情,自然是从开海之争开始的。从一开始双方互相掀盖子开始。丁显说开海弊端。解缙说高利贷之恶毒。丁显说,开海导民趋利。坏天下风俗。解缙说,各地大行私刑,不以国家为念。

总之,打对方的软肋。

但是时间一长。丁显与解缙的争论。就不走这个路子了。

原因无他,他们两个人或许没有事情。但是误伤太大了。

朱元璋眼睛里面不容沙子。他们两边爆出来的料,朱元璋都会一一核实,只要是真的。痛下杀手,绝不留情。两边这样做。误伤了不少人。毕竟朱元璋的锦衣卫是厉害。但是锦衣卫往多里算,也不过几万人而已。

要监控军政,监控大臣,监控地方。监控藩王,等等。这分散开来,对于民间很多事情,他们所知道也未必有多少。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情况。

放到任何一个情报部门也是一样的。想要知道的越多,经费就要越多。而朱元璋手中固然有钱,但也不会将大部分钱都投入锦衣卫之中。所以,古代传的任何神乎其神的情报机构,大多时候都是吹的。

即便是二战时候,不是还有一些情报员以编情报为生吗?

朱元璋的耳目也不是无所不知的。

而今,下面人翻出来,朱元璋自然要处置。

解缙与丁显没有事情。解缙这边,一些涉及海外的勋贵,被抓住痛脚不少。这也是因为何夕派系大多都是从国子监出身。在京师的大员不多。而且不得不承认有些教育程度高的人,也是比较有底线。

再有就是何夕派系,除却何夕之外,没有几个身居高位的。黑点也少。所以火力都打在勋贵身上了。

于是,双方就达成了新的默契。

但是这种默契,并不代表双方之间的争论,就结束了。

解缙是有能力的,他将永嘉之学拉过来,为何夕的移民政策作为背书。

之所以说解缙是有能力的。是因为解缙发现何夕的学说,与永嘉之学,并没有抵触的地方。甚至有很多重合的地方。何夕学说是讲究科学方法论。逻辑学,为了避免与理学直接冲突,对哲学方面的一些东西,都没有深谈。

但是永嘉之学,在很多方面,与何夕的学说完美契合。比如义利一体,比如通商惠国。最重要的观点,就是事功。这个观点,与理学那种空谈心性之学,简直是水火不容。

而且如果往深里研究,何夕所讲的东西,更接近于一种做事的方法。而永嘉之学,高举事功大旗,双方简直是一拍即合,无缝衔接。

虽然说永嘉之学,在南宋为显学,有叶适等学者背书,流传之广,不下于理学。但是在入元之后,就销声匿迹了。流传下来的很少。当代大儒之中,也没有听说谁传承永嘉一派。

但是没有传人,并不代表失传了。从故纸堆之中吹吹土,还是能找到永嘉一派的学说的。

更重要的是,永嘉一派作为儒家一门,在很多儒家的基本问题上,有很多理论与主张,这些东西弥补了何夕理论很多空白。有了永嘉之学的加成。何夕的学问更成体系。

一门学说的成就,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解缙为何夕学说,扩宽了边界,更是为开海这一件事情,提出了理论上的支撑。

而丁显也不是白给的。

理学毕竟是显学。

丁显不用做很多理论创新,就足够支持他的理论。

什么安民定居,有恒产则有恒心。而海上经营,居无定所。富则乱朝廷法度,穷则生歹毒之心。还有支持,大明法律本身,其实并不支持百姓迁徙的。朝廷法度之中,是禁止百姓在没有路引的情况下,离开本县的。

只有读书人才有出游的特权。

当然了,这管得也不是太严苛。毕竟,在这个时代,能通行车马的道路自然是有限的。但是能让人步行离开的道路,简直是无限的。而百姓偷摸离开,也没有什么车马可用。

朝廷也没有那么多人手管理那么多人。无非是离开当地,就成为流民黑户,从此只要不进入城池,不走大路。一般也没有什么问题。

双方这两边观点针锋相对。总体上来说,解缙不落下风。

当然了,这都是表面上的东西。

这背后自然是两派的交锋。

这不用解缙告诉他了。

何夕也有自己的渠道,支持解缙的主力不是别人。就是陆仲亨。

别人不敢出头。但陆仲亨几乎全部身家压在海外了。而今在海外当土皇帝。当得不亦乐乎。陆家所有的一切都投入海外了。一旦大明海上政策有变动,陆仲亨什么都没有了。

他岂能允许,也是在南京陆仲亨不敢乱来。否则,丁显的项上人头。早就不在了。

当然了,江南士绅也不是吃素的。

这一段时间的争论,最后还是他们吃亏。

为什么?

无他。那就是海上赚钱这一件事情,一直是小范围流行的。以这个时代的消息传播速度,一件事情,在几年之内传播天下,已经是非常快的了。但是报纸这东西,改变了这一切。

在此之前,开海这一件事情,报纸是很少说的。

在何夕看来,少搞一些敏感事情,将一些事情弄成既定事实就行了。其余的事情,将来再说不迟。

但是而今,海洋贸易越来越发达,影响越来越大。对士绅们来说,损失也很肉疼。比如很多佃户都去海上谋生了。再比如,因为海贸兴起,很多人的生意也受到了影响。

海贸兴起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是好事的。

世界上,也没有一件事情对所有群体来说都是好事。别的不说,海贸让松江府快速发展,已经有了后世大上海的几分气度。而苏州刘家港自然也很繁华,只是就苏州城来说,却未必是好事了。

沿海更有很多商人暴发户,在乡间秩序上,有挑战士大夫的可能。这更是让他们无法接受。

丁显将这一件事情给掀出来。也满足了他们的诉求。这才得到他们的支持,这背后有很多人。郑家了,刘三吾了。商业的利益,学术的地位,政治的分歧,都卷进这一场争论之中。

但是有一个士大夫们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

那就是正是这一场大争论。才让全天下人确信一件事情,这海贸是很赚钱的。不要小看这一点。这样一来,内陆的一些地方,人走投无路的时候,也开始琢磨跑海试试。

这也造成了另外一个情况。

在何夕的支持之下,大明的海贸多以远洋贸易为主。毕竟远洋贸易赚钱。不过远洋贸易本钱也大,也就是勋贵们能参与。而今,全民大航海时代似乎拉开了帷幕。

当然了,这个全民更多是指小商人。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