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小案子(1 / 1)

大明公务员 名剑山庄 1599 字 2023-09-17

第六十二章小案子

杨溥在政治上有非常敏锐的嗅觉。这种嗅觉更是让他感受到朝廷风雨要来的气氛。

这一点,就很了不起。朝廷上层很多人已经感觉到了。但是大部分朝廷中下层官员,还有很多老百姓,更不知道什么事情要发生了。杨溥更是抓住了这个机会,写了一封稿件,想办法投降亲近丁显的官报。

杨溥这一段时间,自然没有仅仅抄写经书,更是想其他办法赚钱,其中最好的办法自然是给报社写稿件。杨溥文学水平也是有的。他更是趁着这个机会,摸清楚这报社后面的情况。

杨溥的这一封稿件,可以说正合丁显的心意。

这一封稿件转了几手,到了丁显手中。

丁显看过,不由大为高兴。

因为杨溥这一篇稿件的核心问题,就是方孝孺废弃祖制。

先指出朱元璋在田制上进行的种种努力,想尽办法清丈田亩。但是朱允炆登基以来,以前清丈出来的田亩数量,开始减少。甚至有种种横征暴敛之举。将他杨家的事情,以及他收集的其他案例一一列举上去。

有司之罪也。更从各个方面说明这一件事情的问题,就是方孝孺身上。

方孝孺有意废弃洪武旧制。

这是大逆不道。

丁显为什么高兴。因为文字也是一种力量。

方孝孺的支持着们,大多是儒生,他们都是高举敬天法祖的牌匾。杨溥用洪武皇帝压他,让他们无话可说。

不过,即便杨溥这一篇文章再好,但是仅仅是一篇文章。只是这一篇文章来得太是时候了。正是丁显想要动手的时候。

如果在平日,这样的文章根本不可能登上官报,杨溥想列举的案例根本不可能登上去。而今丁显却唯恐不够,更是让下面告诉杨溥,让他可以看刑部以及其他朝廷文档,重新修订。

于是三日之后,这一篇文章,正式登上官报。

上朝之前,方孝孺已经看到了官报。他看得双手发抖。

愤怒之极。

这种愤怒并不是冲杨溥而去的,也不是冲着丁显而去的,更不是冲着朱允炆而去的。而是对于某些人自己的支持者而去的。

方孝孺内心之中悲愤之极,暗道:“他们就敢?他们怎么敢啊?”

方孝孺从来对洪武制度不满意,他觉得洪武知道应该放松一些。太严了。下面受不了。但是这种放松,并不是放他们横征暴敛,去残民的。

方孝孺觉得放宽,就是开科举,给士大夫出头之路,并给秀才,举人的功名。并给出免税待遇,为朝廷收拢天下人心。并在政策上柔化,容易拖欠赋税,时间长了,可以免一些。

等等。

但是下面人将事情做成什么样子的。擅自加税,有加三成的。有加五成的,有翻倍的。简直是刮地皮。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种种问题,府县故意不交税。但实际上已经收了,对上面报欠税,等待减免等等。

无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事情,方孝孺想都想不到,但是他们都能玩得出来。

这就是方孝孺的弱点了。

方孝孺离公文太近,现实太远了。

须知即便丁显,他虽然没有出过京,但是报社做了好几年,对大明官朝是什么样子,比方孝孺明白太多了。

方孝孺太不容易被骗了。

就这样早朝开始了。

早朝之上,朱允炆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这报纸扔在方孝孺面前,说道:“方大人,这一件事情,你怎么看?”

方孝孺跪倒到底,说道:“臣御下不严,出了此等事情,臣有罪。只是臣断然没有改易先帝之道的心思,还请陛下明鉴。”

方孝孺不管有没有这个心思,他都不能承认。御下不严,是能力问题,如果想改易先帝之道,那是态度问题,前者最多会被重罚。后者却很有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只是这一件事情,进展到这个地步,已经不是方孝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了。

朱允炆看着方孝孺,叹息了一声,说道:“朝廷本来就是多事之秋,而今又出了此等事情,一定要彻查才能安天下人之心。我是信得过方大人。只是方大人避嫌吧。”

“丁先生,内阁事务你先代替方大人担着吧。”

丁显立即起身说道:“是。”

朱允炆叹息一声,似乎无心上朝了,就让所有人都退下来了。

方孝孺受到如此打击神情似乎有一些恍惚,丁显立即上前搀扶着方孝孺。

方孝孺苦笑道:“有劳了,我还不知道到这个地步。丁兄。”

丁显说道:“方公,小弟不敢称兄?”

方孝孺说道:“丁公。我几个月之前,就已经知道我有会而今的下场了。我一点也不意外,不过,有一件事情还请你帮忙。”

丁显说道:“方公,何出此言,这不过是寻常小事而已。只要说清楚就行了。大人只需回家休息一两日就行了,到时候这内阁是不能没有你的。”

方孝孺叹息一声,说道:“何必如此,今日之局面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北贼来势汹汹,天下局势走向越发混沌,我到底是支撑不起而今的局面。军费开支越多,朝廷府库日竭。我没有什么解决办法不说,还搞出了而今的事情,你看看,下面这么多蛀虫。是该好好收拾了。我辜负陛下之心,也该回老家,好好读书了。你我有什么过节,都过去了。我只求你,保全朝廷正气,有些人与这些事情关系不大。还请高抬贵手。”

“方公,你这是说什么话啊?”丁显说道:“这一件事情,我又有什么办法啊?”

方孝孺看着丁显,一直答非所问,回避问题,就知道,这一件事情不好办了。

方孝孺内心之中明镜一般,他岂能不知道,这一件事情到底为什么发展成了这样的局面。

而今他没有定罪,只是回避。但是将来他一定会定罪的,这是他离开朝廷的必然。对于这一件事情,方孝孺有些茫然,但是却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他对丁显说的是真的。

他是真的很迷茫。

他也是真的应付不了而今的战事。

战事扩大是必然的。战事扩大必然带来军事开支的剧增。这种情况下,他根本想不出来,用什么办法才能供应前线军需,让他当聚敛之臣,方孝孺从内心之中是反对的。

但是在首辅这个位置上,很多事情必须要做。

他内心之中,其实也有回避之心。

之所以如此,也是他另外一个战场上的溃败,那就是学术战场上的溃败。而今即便有眼之人,都能看出,北方战事,不是一两天可以结束的。

北边不过数省,就压制南边打。很明白何夕之才,在南京这些人之上。

事实证明何夕的治国之道是正确的。那何夕的治国之道是正确的。那么方孝孺又该何以自处的?他当年那么努力的反对何夕,甚至不惜逼迫太子,太子早逝,很有可能与这一件事情有关系。

甚至在他看来,何夕造反,也是与这一件事情有关系,是因为他在的压制之下,心中抱负不得施展,最后才走向如此的道路。

方孝孺一想到这里,内心之中就更加纠结。这种纠结,让方孝孺已经没有心思放在朝政上了。朱允炆想要换他,顺水推舟罢了,只是他可以退,有些事情,他还是要负责的。

比如跟随他的很多人。他知道,这些人之中有很多是混蛋,比如他看到很多贪腐的文官。但是他不相信,除却这些人之外,就没有一个可用的人才了。

他临行之前,就想要向丁显讨要一个人情。保护这些人。

可惜丁显不愿意给。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