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夕更是亲自提笔,熬了不知道多少脑细胞,才写出祭文。
这一篇祭文,看似是给朱元璋。
但是朱元璋已经死了。人死如灯灭,哪里能听得到,但其实是给活人听的。
目的有这样几个人。
第一,为之前四年战事,盖棺论定。
第二,为变法宣言。
第三,继承太祖之衣钵正统。
仅仅这三点,这里有很多事情要说明。
何夕也是与很多人商议过后。
最后确定的。
首先,那就是朱允炆登基这一件事情。在祭文之中,就明确的表明,是朱雄英才是太祖选定的太孙,只是太祖驾崩,朱雄英不在身边,皇位为宵小所窃。
这里面的很多事情,何夕自然是心知肚明。
朱元璋在死前,为天下布了一个局,硬生生造了一场大势,让天下大势有利于变法。
何夕现在想想,还佩服朱元璋的魄力。
没有这一场战争。
何夕就没有现在的权柄,也不会有现在的时机。
在洪武朝,何夕是宠臣,也是朝廷大佬之一,但是他的根基是虚的,完全不能与朝廷上的其他大佬相比。
可以说,如果没有朱元璋支持,任何一个国公想要拿掉何夕,都不是什么问题。
即便朱元璋为何夕扫清这些障碍,也阻挡不了更深层的矛盾。
就好像丁显,其实也不想要与大明士大夫集团弄得不死不休的。但是丁显回避不了。因为朱允炆要搞钱,要变法。要立竿见影。丁显除却向这些人开刀,还有其他办法吗?
如果没有改变的话,何夕在朱元璋死后,也就是丁显的下场。
丁显之所以能轻轻松松的将江南士大夫给搞残。并不是江南士大夫们太弱,而是军队站队了。军队为了钱,什么也不顾了。他们站在朱允炆这边,站在了丁显这边。
即便如此,也闹出平叛的事情,江南民风如此柔弱,都必须用刀兵才能拿下。
如果没有打仗。军队会是什么立场。
不客气的说,大部分勋贵的立场是比较保守的。如果变法会闹得天下大乱的话,这些勋贵们会联手,让何夕下台的。
甚至让何夕去死。
但是这些,都不能说。
毕竟这不是什么好事。这写到祭文之中,将来列入史书之内,真不知道是朱元璋的闪光点,还是污点。
其次,就是变法这一件事情。
北京的变法,在很多方面已经远远的超出了洪武年间变法形式。
之前,兵危战急,很多时候,大家都要看实效,对其他方面并不是太在乎的。但是而今不一样了。仗打完了。很多事情都要说清楚了。
毕竟,何夕的变法也侵犯了很多人的利益。
这种情况下,言明朝廷的变法主张。说明变法所取得的成就,将这些归为太祖皇帝的想法,也算是给变法做背书了。
最后,自然是正统性上了。、
这也是朱雄英最在意的一点。
虽然说,何夕想要将今后的天子,变成民主。从上天之子,变成万民推选之主。但是这一件事情,是一件很长远的规划。
很多事情要适应现实。
现实就是,大明效忠朱雄英,从来是认为朱雄英是朱元璋的皇帝,而不是其他。
为了安抚天下民心。自然要在这一件事情上,反复强调。
总之,一场浩浩荡荡的祭祀太祖。算是为连续数年的战事画上了句号。
在这一件事情之后。朱雄英才带领文武百官,从聚宝门正门,浩浩荡荡的进入了南京城中。
不管对于何夕来说,还是对于朱雄英来说。南京城都是久违了。
只是进入南京城后,很多事情都才刚刚开始。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