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章 御驾亲征中亚(1 / 1)

赵桓穿越过来之后得知宋朝的最快速度只有六百里,在他开始大规模修建交通的时候,就专门在交通道路上设置了驿马专用道,占整个道路的大概三分之一。

相当于后市的高速公路的应急车道,只是这个车道是全封闭的,有一人高的栅栏与主道隔离开,方便驿马奔驰。

而且道路比较宽,即便是相对而行的两匹驿马,也能够轻松交错,不会撞在一起。

而且驿马有马铃,很远就能听到,就能注意避让对方的驿马。

赵桓还专门让文思院研究了用于驿马快速奔驰的柏油路面,普通的柏油路面比较硬,主要是用于车马和人行走。

而驿马为了达到更快的速度,增加摩擦力防止摔倒,使用的柏油路面结构会比普通的的路面要柔软一些,这样马蹄踩在上面能吃得住力,奔跑速度就更快。

并且赵桓还缩短了驿站之间的路程。将唐朝规定的三十里缩短到了二十里,上坡弯道多等处则缩小到十五甚至十里,就是为了让马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奔跑。

缩短驿站间距之后,就能更频繁地更换马匹,以保证马的速度。

按照驿站的规矩,每到一个驿站,要更换马匹,若干驿站后要更换骑手,昼夜不停风雨无阻,白天挂铃晚上举灯。

赵桓还规定了严格的巡查制度,专用的驿马奔驰道路是严禁其他车马和行人通行的。

一旦发现擅自侵占驿马专用道路,巡视的兵卒可以当场击杀。

而且驿站与驿站之间的道路有巡视的甲兵会定期巡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以保证驿站的快捷。

在通往高昌乌城的这条道路上实施了这些规则之后,速度比之前更是大为提升。

之前速度就已经被赵桓升到了每一昼夜可以奔驰八百里,号称八百里加急。

而现在,在通往乌城这条路上进一步提升了驿站的密度和驿道的宽度等,以及路面的软硬程度,各方面提升了驿马奔驰的速度,真正实现了千里马的日行千里,夜走八百的行驶速度。/apk/ 无广告、更新最快。为了避免转马丢失内容下载:/apk/敬请您来体验无广告阅读app爱读免费小说app

这场大会战是在西辽耶律大石与塞尔柱和西喀喇汗国等从属国三十万联军之间展开的,最终以耶律大石取胜结束。

塞尔柱帝国在这次战斗中,阵亡人数高达五万人,当然西辽也损失了大约三万人,但是成功的击败了塞尔柱帝国,并迫使塞柱帝国退出了中亚的富饶的河中地区。

西辽趁机夺取了西喀喇汗国,接着一鼓劲杀入花刺子模,逼其成为附属国,将疆域往西一直延伸到了里海。

目前这场战斗序幕都还没有拉开,他也就没有必要紧赶慢赶的跑到中亚去了。

他一路查验沿途的驿道,这件事会通过《大宋日报》等媒介传递给全国,让各地的驿站也会警醒,知道皇帝对驿站有多么重视,也是一个敲山震虎的机会。

赵桓一行人经过了茫茫沙漠,杳无人烟的戈壁,在这些地方沿途虽然都是风沙区,但沿着驿站依旧建起了不少城池,维护道路的护路工人每天都会巡查道路,对道路进行整理修缮,尤其是维护专用的驿道,更是尽心尽责。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