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换位思考(1 / 2)

明皇子高爔传 云间士 4653 字 2023-11-03

“又怎么了?”杨士奇在不远处责问道。

杨士奇以为考生的试卷有问题,走过去拿过试卷,扫了几眼,正是他刚才看过的某个考生的文章,便去看是哪个考生。

“啊呀”杨士奇看到马乐的容貌也不由地暗暗称奇。

其他在场的官员也注意到了马乐,都看向他,倒让马乐有些不自在起来。

今年壬辰科是怎么了?一个高希酷似汉王,一个马乐又像圣上。

“杨阁老,怎么回事?”永乐皇帝在龙椅上发现有些异样,便问道。

“回禀陛下,考生马乐的容貌倒是有几分像陛下,臣等甚是讶异。”

“哦?将他的策问拿来我看。”

随侍太监将马乐的试卷呈上,永乐皇帝一看便点起头来,对文章很满意,这才仔细去打量马乐。

“你是哪里人氏?”

“回陛下,臣乃福州府长乐县人氏,以国子监生参加南直隶乡试。”

“嗯,你在策问中说,‘为国之政,宽而不流于姑息,猛而不偏于苛察’。若就我朝当前的局势,作何解啊?”

马乐想都没想,就答了起来。

“就北疆的形势来说,互剌、鞑靼皆为北元残余势力。

所谓‘宽’,要怀柔之,公平互市足以,对我大明亦有好处。

所谓‘猛’,则应坚决打击其对我大明的骚扰,彻底消除其‘复其中原故土’的野心,不可姑息。

因此,必要时北征蒙古,亦无不可。”

“嗯,好,宽猛相济之道。”这种观点,正对了永乐皇帝的胃口。

马乐又继续说道。

“我大明开国四十余载,太祖高皇帝与陛下励精图治,国势日上,但国事日剧、用兵亦多。

学生以为,与民休息、轻刑狱仍应为当前国策。

然,德化应严,以正人心,尤应纠察百官行止。

百官正,朝廷则正。朝廷正,万民则正。此亦是宽猛相济。”

“很好,很好,”永乐皇帝用欣赏的眼光看着马乐,又转头向杨士奇,“杨阁老,这一科,礼部着实我朕寻到几个才俊了。”

“学生不敢当陛下褒奖。”马乐说道。

“马乐,还在殿试,赶快谢恩,退出殿外吧!”

“是,谢陛下褒奖,学生告退。”

马乐举止沉稳,从容地退了出去。

“学生林志,呈请皇帝陛下御览!”

“学生王钰,呈请皇帝陛下御览!”

“学生黄翰,呈请皇帝陛下御览!”

接着,又是一连三个考生,几乎同时上前跪下,呈上试卷。

考官们吃惊不小,才午正时分,已经有五个考生交卷了。

这一科殿试人数虽少,看来实力不凡啊!

两日后,养心殿读卷。

永乐皇帝,还有太子、汉王、杨士奇、金幼孜等一干大臣,对着十二份卷子发愁。

已经讨论了半天,但还没有结果。

实际上,前五名已经确定,分别是高希、马乐、林志、王钰、黄翰。

在正史记载中,永乐十年的壬辰科一甲三名,分别是:状元马乐、榜眼林志、探花王钰。

原本黄翰应该是二甲第二十六名,但因为高希泄露了考题,黄翰准备更为充分,因此名次大幅提前。

现在悬而未决的是,在马乐和高希两人中,推荐谁为状元,意见分歧很大。

六个阅卷大臣中,各有三个分别推荐马乐或高希为头名状元。

“再给朕读一读马乐与高希的文章。”

马乐和高希的策问,每篇都写了两千余字,这已经是读第三遍了。

读卷官只觉得口干舌燥,中途停了两次喝水润嗓子,才终于读完。

“父皇,依儿臣所见,高希的文章才学似乎略胜一筹。才思也十分敏捷,是第一个交卷的考生。”

果然,上阵亲兄弟。

到了关键时候,朱高炽便不由自主地偏向自家兄弟了。

“陛下,臣以为,为国举才看的是才学,而不是交卷的早晚。且马乐廷对,为临机应答,乃出口成章,实属不易。”说话的是礼部尚书吕震。

“儿臣以为高希廷对也不差,能令君父开怀一笑,又有哪个人能轻易做到?”朱高炽今天是铁了心,要将自己的爱弟推上状元宝座了。

“太子殿下,这是为国抡才,岂可儿戏!”吕震反驳道,“陛下,依臣所见,在殿试这样庄重的场合,那高希一手提着试卷上交,举止轻浮,怎么可以点为状元?列为榜眼,已属幸中。”

这吕震真的是因为高希“举止轻浮”才反对高希为状元吗?

实际情况是,纪纲昨晚派人给他搬去了一万两银子。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