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你也吃一碗,吃完了还有事呢!(1 / 1)

明皇子高爔传 云间士 1439 字 2023-11-03

朱高燧这些日子过得很舒心,只不过表面上他是不可能带出一点的。

他日日去养心殿侍疾,亲自端茶送水。

宫人送进来的巾帕,他先试了冷暖再亲手呈给永乐皇帝。

太医院进上的汤药,他也亲自尝的苦咸凉热,再双手奉上。

朝野上下大臣,乃至永乐皇帝的嫔妃,都对赵王朱高燧赞赏有加,称其堪为“孝子典范”。

表面功夫做足了不说,他这天还收到了远在山东乐安州的二哥朱高煦的密信。

自永乐帝晕倒那天,朱高燧认为时机到了,便给朱高煦去了密信。

信中邀朱高煦与他里应外合,夺取皇位。

计谋倒也不复杂。

在信中,他说自己这些年早就有所安排。

宫内护卫指挥孟贤、钦天监监副王射成、尚膳监掌司太监杨正等人,与他密谋共同举事。

先将毒药下到永乐皇帝的汤药或膳食中,毒杀皇帝后,孟贤会领宫内护卫控制宫禁,王射成则将预先准备好的传位诏书公布。

宫外,则要朱高煦秘密派兵潜入京师,到时候一举攻入内廷。

如此内外夹击,大事成矣。

至于皇位嘛,朱高燧“大方”地表示,当然是二哥即皇帝位,他这个“跟班”到时候做一个闲王,尽享荣华富贵就行了。

朱高煦的回信也令朱高燧航振奋,说“上阵亲兄弟”,只要三弟你这里安排好了,便可以飞鸽传书,三日内朱高煦的兵就可以潜入京师。

朱高燧随即飞鸽传书,约定三日后深夜子时起事。

现在正是三日之后的夜晚,此时养心殿的五轮沙沙漏已经指向了亥时(晚上九点)。

朱高燧没有走,他仍旧守在殿内,面色泛起红光,似有抑制不住的兴奋和焦虑。

永乐皇帝经过这些天的将养,身体已经大安了。

永乐皇帝勤勉,平时无病时都要批阅奏章到子时,不过这些日子,他听了太医的话,通常到亥时前后就会睡了。

今晚,他的气色却好的很。

他并没有躺倒在床上,而是坐到了龙案边,又看起了奏章。

“燧儿,别在那里走来走去的,过来,坐边上,陪父皇说说话。”

“是,父皇。”

朱高燧过去坐下,却时不时往殿门处张望,双手不时交握在一起揉搓。

“燧儿,今年有四十了吧?”

“是,父皇,儿臣是洪武十五年生的。”

“嗯,你们这几个兄弟出生前后的那段日子都不太平。朕要守在北平,还曾奉太祖之命率军征战北元,再后来靖难,朕即位后国事也不太平,倒没有多少日子陪陪你们。”

“父皇是我大明天子,当然不同于普通百姓家的父亲。国事不可废,家事上自然就少一些了。”朱高燧说着,又望了一眼殿门。

“父皇,夜深了,儿臣有些饿了。我看父皇批阅奏章久了,想必要饿了。儿臣已经叫尚膳监备了些小吃点心,不如吃了垫垫饥,父皇也该休息了。”

“嗯,”永乐皇帝不置可否,“朕这次病了,你辛苦了,日日来养心殿侍疾,不容易啊...”

朱高燧觉得永乐皇帝话中有话,再看永乐皇帝的表情,却平静如水。

朱高燧觉得哪里不对,却也说不出来。

他的心里有些恐慌,又有大事将成前的期待与兴奋。

“侍奉父皇本就是做儿子的本份,父皇的夸赞,儿臣不敢当。”

这时,殿门“咯吱”一下被推开了一扇。

刘公公在前面引路,后面跟着一个太监,手里捧着两碗点心,还盖着盖子。

待两人走近,朱高燧看到捧着点心的太监,正是尚膳监掌司太监杨正。

他吓了一跳,脸上却无表情。

照理说,送夜宵点心这种事,叫个小太监送来就是了,哪里要一个掌司太监亲自送。

难道有变故,计划泄露了?

他看向杨正,杨正抬起头,眼神中倒没有慌张,朱高燧心下略安。

永乐皇帝的谕旨是要求高希七天审结此案,高希只用了五天就将案件审结,移交给了三法司。

垮塌案审结的消息,第二天在各家报纸上作为头版头条刊登了出来,民心振奋。

《詹事快报》和《锦绣日报》是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两家报纸,但因为都具有官方背景,所以只是单纯地报道了案件的进展。

而其他民间大小报纸,除了报道案情,还连带着表扬了永乐皇帝和太子朱高炽,以反映百姓的心声,庆贺正义终得伸张。

又说当今天子和未来的储君会识人用人,向龙江船厂派了一个敢为民请命、不畏权贵的好官。

特别是高希点名工匠杖责太监何不归、吴庆黄的情节,在应天府的大街小巷迅速传开。

有嗅觉敏锐的说唱艺人,已经将这个情节编成了评书、唱词,在茶馆里说唱,听者如云。

养心殿。

“陛下,你老人家是没在现场,没看到全城最大的酒楼紫微酒楼的茶座里,坐满了食客、茶客,都挤在那里听‘工部主事坐龙江、工匠执杖打奸臣’这回书。这书里虽然说的是高大人审问垮塌案的事,但最终都是在夸赞陛下英明、太子识人呢!”

刘公公一边说着,一边将新沏的蒙古贡茶端了上来,换下了龙案上凉了的龙井。

永乐皇帝还是第一次听说百姓会用说书的方式,将自己夸了一通。

刘公公还说着说书先生的样子,简短地说了一小段,虽然简短,却要比文官们呈上来歌功颂德的官样文章鲜活、动听得多。

这才是真正的民意和民心所向,垮塌案发生时高希写信提醒,处理百姓聚众请愿“堵不如疏”的策略完全正确。

这民间评书里所表达的态度,才是真正的民心所向啊!

永乐皇帝的心里蜜一样的甜,脸上却只是带出一点微笑罢了。这就是帝王的涵养,不喜形于色。

“陛下,太子殿下和高大人已经在殿外了。”

“让他们进来。”

“臣工部主事高希参见陛下,愿吾皇万岁!”高希毕恭毕敬地行了君臣之礼。

“起来吧!”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