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建国大事(2 / 2)

这可不是刘备做派!

于是,他又问简雍:“还找了谁?”

“只你和孔明先生二人。”

“哦……”

尽管心存疑惑,刘封还是跟着孙乾进了刘备的书房。

诸葛亮和刘备对坐于案上讨论着什么,刘备见刘封来了,便招招手:“封儿,你过来。”

“是!”刘封走了过去。

孙乾很自觉的退下,从外面关好了门。

现在,书房里只剩下三个人,刘封注意到,桌案上摆放了很多纸张,上面写着很多名字和官职。

“封儿,有些官员的安排,为父想听听你的意见。”

“父亲……啊不对,父王,这种事您和孔明先生就可以决定了,孩儿只会骑马打仗,这些东西并不是很懂。”

诸葛亮摇着羽扇呵呵一笑:“大公子治理江夏,治理汉中皆有成效,怎会不懂人事安排?”

莫不是诸葛亮的意思?

“为父既称汉中王,当定国都,理论上当效仿高祖,以汉中南郑为都,然其距离战线太近,要么当以成都为都,你二位帮我想想,以哪里为都更好?”

刘封这才知道,刘备原来要和他商议建国要事。

如此大事,能找我商量,或许在他眼里,我和诸葛亮一样都是国家必不可少的人物。

诸葛亮思索片刻,先给出了意见,先定成都,待打下长安,再考虑迁都。

刘封想了想,觉得诸葛亮说的有道理,便也同意成都迁都。

刘备接着说道:

“另外,当置国相总领全国要事,另置尚书部,总理民政,这国相嘛,我想用孔明先生,这尚书令亦是高官,我现在有些犹豫,是用庞士元先生,还是用法孝直先生。”

诸葛亮当即拒绝:“主公不可!大汉王国国王不济,方使国相总领要事,主公年富力强,臣建议不置国相。”

刘封看出来了,现在刘备在和他商量什么事?

建国大事啊!

可自己最近真没考虑过这些事。

只得说道:“不置国相,便由诸葛军师做尚书令呗!”

刘备思索点头。

诸葛亮则立刻拒绝:“臣建议,以庞士元先生为尚书令。令法孝直,刘子初为尚书部左右仆射!

另置六曹尚书,为董允、马良、杨仪、黄权、张松、秦宓、邓芝、李恢共掌国家大事。”

诸葛亮信口说来,就好像在心里早就打好了草稿。

接着,又是类似九卿之类的宫廷要职,三个人商量半天,最终决定:

太傅许靖(掌习文师教)

太常费观(掌宗庙礼制)

太仆简雍(掌王城车马)

光禄勋赵云(掌王属亲兵)

大司农糜竺(掌国家财政)

大鸿胪李严(掌迎宾礼送)

少府伊籍(掌王室支取)

侍中孙乾(掌王佐差办)

卫尉陈到(掌王城禁卫)

廷尉董和(掌断狱罪罚)

宗正刘磐(掌王族赏罚)

……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