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闻言欣喜,论声望资历,自己都没有。
没想到郭天叙居然一来就让自己当李善长的下手,那等于进了公司的高层圈子了。
能和决策层一起共事,对于自己的前途来说,那可谓一片光明。
郭天叙对这个胡惟庸还是比较了解的,毕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任宰相。
怎么死的,稍微了解点明史都知道,反正各种宣扬他跋扈专横,不把老朱放眼里了。
老朱找了个什么怠慢占城国使节的罪名,把他和汪广洋下狱了。
最后就是涂节控告胡惟庸谋反,勾结倭寇、北元,一时间南京城数万人头落地。
郭天叙对于这件事有自己的看法,还是那句话,历史的真相对于后人始终是迷。
胡惟庸肯定是有问题的,但问题多大,到底有没有谋反,就不好说了。
他已经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会天真的认为就凭几个倭寇和残元的势力推翻明廷?
他要么脑子进水,要么完全不懂局势。
那也不可能啊,他可是宰相,天下之事,皇帝知道的他基本都知道,皇帝不知道的他可能也知道。
残元被蓝玉他们打的屁股尿流,找这种外援,不相当于皇马找我们国家队队员当外援么?
倭寇,呵呵,就那几个人,也就在沿海得瑟下,明初时候的军事实力,想拿捏随时的事。
好吧,你就算加上愚勇的陆仲亨和费聚,当时朱标可还活着,那些淮西勋贵也都在,他们跳的起来?
徐达、汤和尚在,手握重兵,傻子才造反。
所以郭天叙认为最大的可能,还是皇权和相权之争。
朱元璋的权力欲极大,朝廷只能有一个人的声音,哪怕宰相的声音小,对他来说都是杂音。
还有就是胡惟庸确实跋扈了,但事情做的很干净。
只能用一件平时微不足道的事拿下他,然后开始找人布局呗。
当然这些都是郭天叙的猜测。
但能做到宰相位置的人,至少说明是有能力的,而且历史也说胡惟庸初期都是谨小慎微有才略。
那郭天叙就能拿来用,以后他敢跋扈,还治不了一个文臣么?
这一下子明初两位宰相都入了郭天叙的口袋。
内政方面,真是无忧了,自己在外征战的底气也更足了。
朱元璋在文这方面落后自己太多。
郭天叙感觉自己拿不下天下,反而太丢人了,朱元璋现在比自己强的可能就是良将多。
那没事,自己一个顶他们几个,然后再灭几个,看看谁强。
在郭天叙得一能臣的时候,朱元璋正前往和州的路上。
徐达他们已经拿下了和州,作为老大自然去看看自己的地盘,安抚安抚百姓,做做征兵筹粮的工作。
行至半路,只见一个大汉引着几号人挡在了军队前面。
朱元璋眉头一皱:“你是何人?”
那大汉道:“我乃怀远县人名唤常遇春,听闻朱将军部队纪律严明,手下更是兵精将猛,特来投奔!”
登登登登,常十万登场。
朱元璋开始可没有人生若只如初见般美好的感觉,只觉得这个常遇春匪里匪气的。
当下冷笑一声道:“你既知我军纪律严明,可容不得草寇之气,何来投奔于咱,莫非是寨中无粮,想在军中混吃食!”
没想到常遇春也不恼:“非也,我等在寨中也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金银亦不缺,只是我那大当家的没远见,亦无争雄之志,非人主耶,闻将军能征善战,凭二十四将得兵数万,攻城略地无有不克,故此来投!”
朱元璋这倒是一愣,这汉子说话还挺中听,倒也不像个粗鲁莽夫,不禁想试探下。
“哦,那你有何本事,咱可不收无能之辈!”
常遇春傲然一笑:“不说别的,就我的武艺,怕你军中也无人可比,将来若给我十万之兵,我必能带之纵横天下!”
朱元璋更吃惊了,不知道是不是真本事,还是吹牛。
“费聚、花云,你们两试试他武艺!”
这两个可是朱元璋手下的两个好手。
两人应声而出,对着常遇春道:“既然你自己那么厉害,咱就来比划比划!”
常遇春露出些不屑的样子:“那你们就一起上吧!”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