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铳厂。
朱标带着一群人,行走在宽敞的砖瓦木顶厂房内。
厂房宽十米,厂几乎一百米,中间是人行以及运送物料的通道,通道两侧,各有两排立式脚踏机床。
机床数,足足两千架,同时有四千,隶属匠作监的匠人在加工火铳管。
一座座预热的小炉子,哪怕是临近春节的腊月时节。
整个厂房内,四周宽大的窗户通着风,依旧热浪滚滚。
一个个匠人,穿着去掉袖子的内衬,光着结实黝黑,宽大的膀子,奋力加工铳管。
朱标指着匠人用布包在头顶,大大的发包,“用这种方式包起头发,后面再没发生什么事故吧?”
这两年,就因为匠人不注意,头发被旁边的预热炉点燃,或者一个机床两个人配合,负责蹬脚踏板的,将负责加工火铳之人的头发卷入机床中,造成的事故就不少。
虽然都没闹出人命。
可最初一年,老四派回负责技术指导的匠人离开后。
这样的事故就几乎每天都有,以至于,匠人们都有些畏畏缩缩。
而且,频繁的人员受伤,也十分影响火铳制造进度。
朝廷有百万精锐,父皇要力争在三四年内完成全面整编。
就算火炮可以慢一点配置。
火铳每年需求量就高达二三十万支。
自火铳厂建立以来。
产量就一直无法满足需求。
到目前为止,京营二十万精锐,也只完成了十五万整编!
反观老四帮老二、老三他们编练藩王卫。
到目前为止,老五的藩王卫据说都编练完成了。
总共编练了十万新军!
在老二、老三他们编练成后,蓝玉、沐英他们代表朝廷去点检回来说,老四可能是为了给朝廷留面子。
所以有意控制了编练藩王卫的速度。
并且还拿回几支燕藩制作的火铳。
无论是做工精美度,还是质量,都比金陵火铳厂强很多。
蓝玉曾提出,金陵火铳厂的产能既然无法满足编练新军的需求。
是不是可以向老四燕藩购买。
价格低廉,质量又高。
他当时也心动了。
他和蓝玉为首的军中将领一样,都想尽快完成百万精锐整编。
反正,大明现在不缺钱。
这几年,恐怕是朝廷立国以来,最好的几年。
整个大明境内,乡土村社建成度达到四成,百姓渐渐富裕。
又加全面放开海贸。
河北、山东江浙等地的海商,虽然没有可以远航的大船,但利益驱使下,驾驶小船,往来于高丽、倭国。
尤其是倭国。
据说,现在整个倭国都杀疯了。/apk/
老四支持的五个倭人在倭国搞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受到倭国精英层的尖锐反击。
视为异端。
打入五个倭人统治范围后,凡事搞乡土村社的普通倭人百姓,也被视为异端,统统杀了。
对方似乎秉承着,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制造问题之人的理念。
誓要通过肉体消灭的方式,彻底产出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这套理念。
而以大野五郎为首的五个倭人也争锋相对。
打出去,凡事精英层全都杀了!
据说,搞得十分极端,完全丧失了中庸之道。
倭国的情况,也无疑验证了他推行乡土村社,而明面上否定雇工身股制的决定是正确的。
倭国的战乱,导致倭国需要各种各样的物资。
于是,倭国的白银、黄金大量涌入朝廷。
同时还有老四燕藩流入的金币、银币,促使朝廷国库充盈。
仅仅一年多时间。
朝廷已经由过去,每年几乎收支平衡,或者略有结余,变成今年节余五百万两白银!
所以,朝廷完全有能力支撑外购火铳、火炮,编练新军。
可这个提议刚被蓝玉等人,在朝堂提出来。
就被已经开始参政的雄英断然否决了。
雄英当时当着父皇、他以及满朝文武是这样说的:朝廷的成本虽然高,火铳精美度以及质量是差了点,但并不影响正常使用寿命,如果向四叔购买火铳、火炮,我们就达不到训练工匠的目的。
对于雄英的建言,父皇表现的极为高兴。
事后,他询问父皇,才得知,老四已经预知了大明工业,发展会缓慢。
但老四向父皇建议。
只要保证工厂的收支平衡,控制好贪污腐败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工人。
他问父皇,老四从什么原因,判定朝廷工业发展一定会缓慢?
父皇只说了一句话:陈腐的风气!官僚风气、尊卑贵贱风气……
他这次来工业区视察,就是想好好搞清楚,到底什么制约了朝廷工业的发展。
可貌似吕兆等人也干的不错,并没有一味守旧,也在积极寻找办法变通啊。
就比如这头发。
以前散在背后,现在不也变通了吗?
……
吕兆并不知,短短瞬间,朱标想了多少事情,邀功道:“太子爷,自从上次允炆来观摩,提出这个办法后,就再也没有受伤事故发生。”
朱标闻言,惊讶看向跟在身后的朱允炆。
众人全都齐齐看着朱允炆。
蓝玉微微皱眉。
朱允炆文质彬彬作揖道:“父亲,孩儿就是随意提了点意见,没想到真的发挥了一点作用……”
其实,这不是他想出来的。
是不久前,他来这里观摩。
发现有一个老匠人用毛巾包着头,他询问才知道目的。
然后指派舅舅试着推广一下,看看到底管不管用。
当时的目的很简单。
就是想让金陵工业区变得更强大。
一定要追赶、超越、狠狠碾压燕藩。
可没想到,舅舅把别人的功劳给了他。
不过,确实有他的功劳。
大哥刚刚不久前,因为坚持自造培养工人,得到皇祖父夸赞。
他也想让父亲赞赏。
……
“允炆,这件事你办的不错。”朱标含笑表扬一句,转身继续参观。
雄英带着杨荣,时不时询问工匠,渐渐落在后面。
某刻。
杨荣看到朱允炆跟在朱标身边,时不时有说有笑的一幕,微微皱眉,拉了拉正在和工匠攀谈的雄英。
雄英结束与匠人的攀谈,起身,边走边问:“师兄,你怎么了?”
“太孙真相信,发包这个想法是允炆殿下想出来的?他都没有深入一线亲自干活,他能想到?而且,类似发包这种修修补补的办法,真的能对咱们大明的工业环境,产生突破性促进作用?”
朱允炆特别会讨太子欢心。
太子属于那种中庸温文尔雅之人。
他注意到,这一年多,朱允炆似乎有意在模仿太子。
他无法判断,这到底是朱允炆自己的主意,还是有人在背后教朱允炆。
……
雄英看着杨荣虽然担忧,却十分沉稳的神色,不由笑了,拍了拍杨荣肩膀,“师兄,我知道你担心什么。”
雄英没有继续谈论关于朱允炆和朱标的事情,只是向杨荣豁达表明,他都知道。
转而说道:“其实,我也不喜欢这种类似发包,修修补补的办法,原本,我想着,巨大不便中,最终促使人们放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老观念,主动剪发,可我没想到……”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类似这种,束缚大明发展的传统老观念还有很多很多。
这一道道枷锁,如果不冲破,大明的工业发展,就永远不可能提速和活跃。
“其实,问题都摆在那儿,吕兆为首的管理层,除了皇祖父、父亲视察时,会来一线,平日里,他们几乎天天坐在官房喝茶,下面人做出功劳了,他们抢着往自己头上按,这种情况,匠人们如何能有积极性?”
这就是典型的官僚风气。
虽然父亲还没看出来。
可皇祖父已经知道了。
但能有什么办法?
几千年的官僚风气,如果不全面推行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全面提升各行各业百姓的经济、社会、政治地位。
永远没办法遏制官僚风气。
四叔说过,天下各种力量讲究一个平衡、势均力敌才行。
只有百姓的力量增加,才能有效遏制官僚风气。
否则,除非换一个真正的好官能官,才能办好金陵工业区。
可用四叔的话说。
天下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庸的,同理,绝大多数官员也是平庸的。
真正的好官能官,太少了!
总不能,把左相、伯温先生放在金陵工业区,搞工业吧?
……
雄英看着朱标已经走出火铳厂,收敛思绪,“走吧。”
一个时辰后。
朱标走出金陵工业区。
看着殷勤送他们出来的吕兆,叮嘱道:“看得出,伱也用心了,不过,不要总是坐在官房内,咱们都去鸡笼屿工业区看过,你们难道没有发现,鸡笼屿工业区的管事之人,都天天在一线吗?”
“辉祖和老四他们当时搞乡土村社,还天天深入农村调研呢……”
吕兆脸上笑容凝滞,忙低头。
他堂堂太子侧妃的兄长,难不成还要天天泡在这种环境恶劣,高温、噪音、灰尘飞扬的一线?
用得着吗!
别说他了。
太子爷问问满朝文武,谁愿意这样干!
大家伙儿是来当官儿的,不是做低贱的匠人。
如今看来,以后得天天去厂房,装模作样,装装样子了。
“太子爷教诲,臣记住了,往后,臣肯定天天坐镇一线!”
……
杨荣瞧着吕兆,摇了摇头,凑到雄英耳边,低语:“瞧着吧,以前工业区这群官员是坐在官衙喝茶,接下来,他们就要去一线搞形式主义了,他们的心情必然不好,恶劣的情绪,必然要发泄在匠人们身上,对生产、匠人积极性的打击更大!太子殿下似乎看到了问题,可解决问题的方法,完全错了……”/
蓝玉偷偷听着杨荣的分析。
满眼欣赏。
杨荣这番预测,令人惊讶。
他听闻太子对吕兆的叮嘱,也觉得,应该对金陵工业区能起到促进作用。
可杨荣却认为,非但不会促进,反而还会起反作用!
杨荣这番分析,又让人无可辩驳!
不愧是朱老四的学生!
而朱老四把这么优秀的学生,安排在雄英身边,帮雄鹰。
这恩情,他们蓝常两家,还不清。
蓝玉伸手按在杨荣发顶,杨荣和雄英看来时,低声笑问:“今年除夕夜,在宫里过完,是不是还要去土桥村大营,和你们那一群兄弟,一起过年?”
朱雄英含笑点头,蓝玉征询道:“舅姥爷能不能和你们一起去?”
……
一大两小,跟在朱标的视察队伍后,往前走。
来到紧邻工业区不远,坐落在秦淮河码头的一处院落外。
院子外面,排着长长的队伍,有单独的青壮、有携家带口的。
院落大门左侧的柱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书:燕藩迁民办事处。
朱标看着热闹的排队景象。
身后很多官员脸色变得难堪。
朱标询问:“今年,金陵这处迁民办事处,不包含朝廷动员的无地百姓,自愿主动的百姓有多少人?”
方孝孺看看左右同僚,知道的也全都脸色难堪不说话,微微向前一步,作揖:“禀太子,臣前几天曾来这里了解过,据办事处人员介绍,自发性迁民,大约有一千人,几乎有八成,就是金陵本地的百姓……”
金陵虽然是皇城。
身在皇都的百姓,会自豪。
可也有些百姓,并不在乎这些虚的东西,他们更喜欢,全面施行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的燕藩。
认为,燕藩比大明更有前途。
也相信燕王。
所以,变卖城内为数不多的家业,携老扶幼乘坐往来燕藩和金陵的商船出海。
“太子,臣也了解过,各地迁民办事处,真正活跃的只有三个地方,一个是福建、一个是江浙、一个就是咱们金陵,其他地方,除了朝廷动员,一般情况都很冷清。”
方孝孺看了眼齐泰,想反驳,嘴唇动动,又咽了下去。
他要说的这些话不好听。
没必要直接说出来。
私下里找太子爷,单独谈谈。
他认为,大明必须抓紧时间变革。
因为他调查统计过,自发出海的这批人中,很多都是读过书的!
虽然没考中功名。
但不是文盲!
他很担心,未来,考取功名的人,都想出海!
大明再不抓紧时间变革。
或许十几年后,这种情况就会出现。
甚至更快!
“嗯!”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