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受不了了。
也不想继续丢人了。
话罢,胡惟庸走到对面的凳子前,蹲下,提笔,紧紧捏着毛笔,倍感屈辱,咬牙开始写道歉声明。
吕本犹豫一下,最终还是选择屈服。
推动轮椅木质的轮子……
朱允炆站在外面人群中,看着吕本艰难推动轮子,暗暗握拳咬牙。
他虽然想去帮外公。
可太丢人了。
他不能去!
强行移开视线,落在朱棣后背,愤恨看着。
……
不得不说,吕本、胡惟庸文思泉涌,文采不赖,几分钟后,就写好了道歉声明。
朱棣接过后,随意瞟了眼签名,也懒得多看一眼,拿着道歉申明,转身就往外走去。
黄子澄、齐泰忙冲到吕本身边,推着吕本的轮椅,哽咽道:“恩师,您受苦了。”
……
“王爷!”
众人从后面来到警署大堂,娜仁托娅追上要出门的朱棣,摊手索要:“王爷,道歉声明呢?”
朱棣好气又好笑瞪了眼,把声明交给娜仁托娅。
娜仁托娅笑着敬礼后,甩着齐肩短发,转身折返。
和胡惟庸二人擦肩而过时。
胡惟庸、吕本盯着娜仁托娅手中,他们写的道歉声明,恨不得抢过来,塞进嘴里吞到肚子里消化掉。
太丢人了!
这份声明,就是抹不掉的证据!
只要一天不把燕藩搞垮,这份彰显他们屈辱的声明,就一天被燕藩捏在手里!
“小王,找浆糊,把这两份申明,贴在公示栏中,要人们明白,无缘无故,自持身份,辱骂警员的后果,警示那些自以为身份高贵的人!”
胡惟庸、吕本身子猛地一顿。
捏在手里也就算了。
还要贴在墙上展示?!
胡吕二人牙齿都咬碎了,转身,眼睛阴冷森寒,倍感屈辱,看了眼,站在公示栏前,比划着,贴哪里最好的娜仁托娅。
等吕本、胡惟庸收回视线,出警署大门时。
娜仁托娅扭头,看着二人背影。
哼!
“小样!姑奶奶气不死你们!”
“姑奶奶,听说你还要取代我,自己当署长!”楼梯口,署长慕容寒没好气笑道。
娜仁托娅笑着敬礼,“是署长,这是我说的!”
“署长,刚才你怎么不露面?”
慕容寒瞪了眼娜仁托娅,“我露面,我这个署长,能像你们这么没分寸搞事情吗?”
他是署长。
已经算是王爷麾下的高级官员了。
得讲政治!
眼下,他们燕藩也不能和大明撕破脸皮。
如果他学娜仁托娅他们这些小家伙,针对吕本、胡惟庸。
很大程度,就完全代表了燕藩上层官员的态度。
可不教训胡惟庸、吕本,又觉得不解气。
所以,故意不露面,放纵这几个女孩子搞事,就是最好的选择。
“记住,想取代我当署长,还有很多东西要学。”话罢,慕容寒转身上楼。
娜仁托娅抬手敬礼:“是!谢署长教诲!”
……
哈哈……
马车内。
朱樉坐在朱棣对面,爽朗大笑,前俯后仰笑道:“老四,周家怎么会娶托娅这个疯丫头,周浪是不是因为有这么个儿媳妇,快愁死了?”
朱棣笑笑。
“错了,托娅这丫头片子,活的真实,周浪夫妻二人,经常夸赞娶了个好儿媳呢。”
最开始,周浪那家伙,发现世显和托娅眉来眼去时,也的确愁的要死。
还在他面前,唠唠叨叨,妄想让他干预。
可真把托娅娶进门后,很快就认同了这个儿媳。
……
保释胡惟庸、吕本后。
朱棣先回皇宫。
然后陪着朱元璋,一群人,乘坐马车,浩浩荡荡前往工业区。
马车驶过大铁桥。
所有人都坐在车内,透过玻璃车窗,打量大铁桥。
朱元璋马秀英也不例外。
朱元璋边打量,边询问:“这样一座大铁桥,用了多少钢铁(钢和铁)?”
朱棣看着向后掠过的铁桥,笑着介绍:“用了五吨钢铁、十五吨水泥,主要是第一次建这种规模的大桥,而且还是水泥钢筋的铁桥,建设期间,摸索中,浪费了很多。”
“根据建成后总结,如果再建相同的大桥,三吨钢铁、十二吨水泥就足够了,可以保证足够的建筑质量。”
朱元璋微不可察点头。
“在工程技术方面,看样子,你们也走在了前面。”朱元璋收回视线,坐直,看着朱棣:“你说的那个轨道火车,真能弄出来吗?”
看到这座大铁桥。
他就忍不住想到,老四描绘的那种轨道火车。
徐妙云、马秀英也看向朱棣。
朱棣自信笑着点头,“能!接下来数年时间,孩儿要消化倭国,孩儿决定,趁着这段和平时期,和研究司一起攻克这个难题,这轨道火车毕竟是孩儿畅想出来的,孩儿有很多想法,都是研究司研究人员所不具备的。”
朱元璋瞪了眼,提醒道:“可以研究,但你要记住,你始终是一国之主,你的主要精力,应该在处理政务,管理国家。”
“孩儿明白。”
朱元璋提醒一句,转移话题,“你要消化倭国,没有咱们中原迁民不行,趁爹还活着,还能做主,在未来数年,你每年五万名额的基础上,再给你五十万迁民名额,一百万也行,不过,你们的游轮、海船能确保,把这么多人口迁徙走吗?”
其实,他知道,一旦老四燕藩的消息,真正在更为广阔的大明内陆城池内传开后。
一定会有很多百姓愿意出海。
五十万、一百万?
三百万都能动员起来!
朱棣高兴笑道:“五十万就够了,孩儿估计,倭国最终只能剩下七八十万愿意留下来的人口,掺杂五十万,倭国这片土地,就能很快移风易俗,稳定下来。”
“而且,倭国的土地资源,养活一百五十万人口,以现在的农业条件,就差不多是极限了。”
倭国,他不会发展重工业。
这地方本来就资源匮乏。
发展重工业,资源全都得向外购买。
不合算。
发展点农业、纺织、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配合探索美洲,以及和北边女真、契丹进行海贸,作为海贸中转港口就行了。
这三个发展方向,足够保证倭国那边的繁荣了。
当然,未来还要把一些留下来的倭国百姓迁徙到其他地方。
最终,要彻底稀释掉倭国百姓,使其,无法在一地,聚集太多。
……
很快,马车停在了一出工厂大院前。
轧钢厂!
朱元璋下马车,看着门口上方,用铁铸造而成的三个大字。
在朱棣陪同下,带着众人走了进去。
嗒嗒嗒……
蒸汽机转动的嘈杂声,以及滚滚热浪,在踏入工厂大院瞬间,就扑面而来。
“父皇,这边。”
朱棣带着朱元璋,往前走了五百米左右。
只见一台小型蒸汽机在旁边转动。
工人将一根四四方方的铁棍从预热炉中,用铁钳加出来,放入蒸汽动力带动的一套,预留各种孔隙的滚动机括上。
火红的铁棍,在孔洞间挤压向前,渐渐形成一个特殊的圆环。
像极了自行车的钢轮子。
朱棣介绍道:“父皇,这就是轧钢厂的热轧生产线,这条热轧生产线,主要是轧制自行车的钢轮……”
此时,已经轧制成圆环状,但两头接口处,还断开的圆圈,被工人再次放入预热炉中。
烧红后,放在一处工作台上,工人搬动蒸汽管阀门,蒸汽动力带动工作台,工作台的尖锐打孔铁钻,在蒸汽动力带动下,在铁环两侧各打出一排四个孔洞。
“这一条热轧生产线,轧制这样一个半成品的车轮,只需三分钟,接下的工序,就是送到专门从事铆接的工厂,工人通过打出来的孔洞,手工铆接轮圈。”
……
所有人,都被一条条蒸汽动力驱动的热轧生产线惊呆了。
高温、噪音……
这些工人们难以忍受的。
却也显示了工业的速度和恢弘。
“将来,如果能造出那种轨道火车的话,这样的热轧生产线,至少得扩大一百倍,才能满足铺设轨道!”
一百倍!
众人震惊看向朱棣。
眼前,同时一百条热轧线生产,给人的冲击已经很大了。
朱老四还要扩大一百倍?
那可是一万条热轧生产线啊!
朱元璋羡慕、认真看着,点点头。
忘记了噪音、忘记了扑面而来,灼热的热浪。
许久,脸庞热的通红,才转头,“走,带爹去看看你们新实验的那种大规模炼钢转炉!”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明天返城,明天争取最低九千字
(本章完)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