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藤原氏纷纷改姓为赵姓,而他的妻族纷纷改姓为王姓。
赵忠宋还特地赐了自己麾下的心腹重臣姓氏。而且还拜一位大宋孔圣人远房后裔为扶桑国国子监祭酒。
又将扶桑国礼部尚书,授予一位宋国饱学之士。
代表着从此刻开始,扶桑国尊儒学为国学,与那昔日的倭国文化传统作出了完全的切割。
并且,宣布在其治下的每一个郡县,都要设立汉学馆,聘请大宋的饱读诗书的才俊前往传授四书五经,诗书礼乐。
而且这些汉学馆只会召收那些改为中原姓氏者,使得那些扶桑国人,纷纷开始改姓。
又或者是没有姓氏者,也肯请县令,或者是郡守为他们家族赐姓。
也有一些没有门路者,就去请汉学馆的老师为他们赐姓。
这些汉学馆招收学生的规则很简单,愿意来学就可,并且,学院包学生食宿。
学院的优等生,将会由老师举荐,获得参与扶桑国科举入仕的机会。
再有就是,所有汉学馆的资金支持,全是来自于宋国的开封金属工坊提供。
包括聘请老师,都是由开封金属工坊旗下的那些企业出面负责。
而这些规定以及规章制度,都涵盖在了当初那赵忠宋与高璋所签定的那二十一条之中。
随着那扶桑国的改革深入,相信扶桑国内的改革派与那保守派之间的矛盾肯定会越来越尖锐。
但是,赵忠宋只能硬起头皮,坚持下去,因为他很清楚,大宋之所以支持自己,不是因为自己又多忠诚。
而是因为那位高宣抚站在自己的身后,但令赵忠宋倍感欣慰的是。
好在扶桑国中,绝大多数的中坚力量,都是自己曾经的家臣与武士,还有不少自己这么多年做生意时,招揽的才俊。
这些怀材不遇的才俊,本就对于倭国的那一套体制十分不满。
但即使如此,麾下还是有不少的人逃往倭国,对付这些人,李忠宋绝对不会手软,只要用铁血来震摄所有敢怀有异心者。
随着那白河法皇的再一次迁都,越发地让那些倭国有志之士,意识到了倭国王室统治的虚弱。
北地的豪族已然开始蠢蠢欲动起来,甚至还有人已经与那扶桑国暗通款曲,表示自己愿意接受扶桑国的官职,并且愿意接受改姓。
白河上皇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自己推翻了那骑在王权头顶上得瑟了一百多年的摄关家之后。
还没得意多久,就会出现这样的灭国之危,而平安京的被焚,还有那因为扶桑国大军又攻取了淡路岛。
令他不得不一次再一次屈辱地宣布迁都,几番折腾下来,让原本身体本就不强健的他,已然染上了重病。
而惠仁天皇,也在扶桑国兵马于须磨浦山登陆之后,不得不离开了那尚在重建的平安京,径直退往数百年前的旧都,位于那琵琶湖南的大津京而去。
白河法皇深知现如今扶桑国气势正盛,决定讲和,奈何那李忠宋直接怒诉白河法皇派去的使节。
并当着扶桑国文武的面,将那求和文书,直接焚毁。
要么,白河法皇自缚前来请降,要么,等着被扶桑国大军,踏平奈良。
#####
距离秋收已经不远,作为西夏国主,李乾顺觉得自己也应该做点什么,表示一下他这位大夏天子也很注重农事。
可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巡视到了卓啰和南军司之时,这才意识到了有些不对劲。
因为他这一路行来,查觉到了那卓啰和南军司的田地,到处都开着小白花,虽然之前,为了茶叶与丝绸,李乾顺恩了诸军司种植棉花。
可是现如今看来,这卓啰和南军司所种植的棉花,明显多得有点过份。
这让李乾顺第一时间就派出了心腹开始打探。
数日之后,李乾顺的车驾终于抵达了该军司的治所东卓啰城(今红城子)。
卓啰和南军司都统军费听涉莫率领一干军司将领以及当地的部落首领在城外恭迎这位大夏国主。
直到深夜,一众前来恭迎的臣工散去,李乾顺这才示意那费听涉莫留下,自己有事商议。
打量着这位被自己委以重任的都统军,李乾顺意味深长地道。
“费听卿,这卓啰和南军司,到底种植的棉花是多少亩?”
须发花白,身为费听氏一族族长的费听涉莫听得此言,不禁眼皮一跳,赶紧拜倒在地。
“不知陛下何出此言?可是老臣有哪里做得不对?”
“你来看看此物,这是朕这些日子让人彻查了卓啰和南军司境内各地种植的棉花亩数。”
李乾顺脸色一冷,一旁的侍者快步来到了费听涉莫的跟前,将那本帐册递到了那费听涉莫的跟前。
费听涉莫只能硬起头皮打开了这份帐册,看着里边那密密麻麻的详细记录,心中顿时一寒。
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年轻的国主,居然会如此的较真。
当即毫不犹豫地拜倒在地,连称有罪。
“陛下,这是老臣一时糊涂,去岁我卓啰和南军司物资短缺得厉害,后来奉旨拿出了一份部的田地种植棉花,以换取物资。”
“那些混帐东西,见利眼开,根本就不顾老臣的劝阻,都在私底下暗中增加种植数目。”
“老臣也曾想要严令禁止,可是那些诸部头人都告诉老臣,说咱们卓啰和南军司倘若不这么做,其他诸军司也会如此做……”
李乾顺脸色一变站起了身来喝问道。
“你,你等会,你说什么?其他的军司,也有这等情况?”
“老臣岂敢欺君,整个大夏十二军司,都有部族头人,私自增加种植棉花亩数,绝非仅我卓啰和南军司。”
看着跟前信誓旦旦的费听涉莫,李乾顺当真是出奇的愤怒,怎么也没有想到,出现这样的问题,居然不仅仅只是一个卓啰和南军司,而是整個西夏十二军司都有这样的问题。
要知道,仅仅只是这卓啰和南军司,就翻倍的种植棉花,达到了十万亩之数,可是整个卓啰和南军司,总共也就才不过二十万亩出头的田地。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