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
杨志手里拿着刚收到的大元帅府和兵部令:“月底出兵,不必理会西夏议和。就按咱们之前商量的,姚将军去打振武城(古骨龙城),俺带兵去打和南军司。”
姚古忍不住发问:“北边没有友军配合?”
“那里不管了!”杨志说道。
种师道瞬间明白朱铭是啥意思:“太子这是一改旧宋征夏方略,今后打算先夺取河西走廊啊。”
北宋和西夏交战,在最近七八十年,核心争夺区域一直在横山方向。
北宋占据那里,可以依靠横山的人力物力进攻,也能层层建立寨堡进行防御。若失去那里,想要攻入西夏腹地,就得跨域山区和荒漠,调集大量民夫和粮草劳师远征。
西夏占据那里,同样可依靠横山的人力物力进攻,否则就要穿越大片荒漠地带。
而现在,朱铭破罐子破摔了!
因为西安州、怀德军两地,几乎被西夏完全占领,会州北部也落入西夏之手,大宋数十年征战成果毁于一旦。
刘延庆这些边军将领,勉强能够守城,根本不可能夺回失地,而且朱铭也没那么多钱粮供应他们出兵。
那就不管横山了呗,随便给点钱粮,剩下的让他们自己解决。相关地区的武将,全部任命为知州或知军,军政权力集于武将一人,实质等同于让他们做军阀。
这些武将做了军阀,自然会打起精神守卫疆土,因为那是他们自己的地盘!
刘延庆、折可求、刘正彦等人,收到任命诏书大喜过望,果然绞尽脑汁防备西夏和金国。
朱铭对他们要求不高,别被一下子打崩即可。
等平定南方之后,再跟金国稳定战线,就能腾出手来清理军阀了。
横山那边地形太复杂,朱铭不想采用大宋的战略。
他的想法正如种师道所言,横山先让西夏占着,大明边军守城防御。大明的主力部队,直接往河西走廊打,路途虽然遥远,但后勤运输反而更方便。
一旦夺取河西走廊,西夏的人口和粮食资源都将锐减,商业收入也会被打得粉碎性骨折!
这次要夺取的和南军司、古骨龙城,都是进入河西走廊的门户。
特别是和南军司,那里属于西夏的南部战区核心!
五月底,誓师出兵。
杨志领兵两万二千人,顺着喀罗川(庄浪河),直取西夏的和南军司。其中,一万八千人是四川兵,四千人是李彦仙的杂牌骑兵。剩下的四川兵和杂牌步兵,留在兰州驻防,随时支援兰州各寨堡。
姚古统兵四万五千人,从西宁出发,顺着浩门河攻打古骨龙城。
姚古的四万五千人,是把辅兵民夫也算上,真正有战斗力的还不足一万。
杨志的两万四千人,却都是能打仗的!
杨志带的民夫不多,因为攻击目标实在太近了。和南军司与兰州城的直线距离,还不足一百二十里,实际距离不到一百六十里,且全程都能顺着河谷行军。
……
卓啰和南监军司(永登县红城镇)。
好巧不巧,西夏国相李遇昌在此。
这厮去年也想捞取战功和威望,统领西夏的西部军团和南部军团,出兵攻占会州北部和西安州全境。
李乾顺倚仗的辽将萧合达,同样参与了入侵行动,统领西夏的东部军团,去打折可求等人的地盘。
建宁寨守将杨震,即被萧合达所杀。
杨震之子杨沂中,现在天天闹腾,怂恿折可求出兵给他爹报仇。
李遇昌几乎把河西走廊的兵抽空了,由于沙漠和山区相隔,非但无法继续进攻,甚至都不能长期供应大军粮草。
因此他一边让西部军团撤回原籍,一边试图跟大明新朝议和。
第一封议和信件,就是李遇昌和李察哥妥协的产物。即归还一部分所占领土,西夏掌握部分横山地区,其他地方整体往前推一些,换取大明承认西夏的新边界。
谁知几个月过去,大明依旧没有回复。
而且根据商人传来的消息,大明在兰州、西宁屯有重兵,还发现不断往兰州运送粮草。
李遇昌和李察哥立即警醒,李察哥留在兴庆府看住皇帝,李遇昌跑来和南军司召集西部、南部军团。
西夏的西部军团,即右厢甘州路三万兵马,分驻于甘州和瓜州。南部军团,驻扎在韦州、西寿、卓啰,约有五万人。
若是召集完成,总兵力将达到八万!
当然,这八万兵不能全守在和南军司,还得分出一些去守古骨龙城。
“汉兵真的出发了?”李遇昌问道。
一个汉人打扮的商贾,跪在地上说:“来了好多兵马,数也数不清,怕是有三四万人,草民吓得连夜赶来给国相报信!”
李遇昌点头赞许:“很好,你去领赏吧。”
李遇昌心中并不担忧,和南军司本就有上万兵力,他又陆续召集了近万人,如今手里头的兵力突破两万。
三四万汉兵来了又如何?
不说出城野战,就算坚守城池,也够那些汉军喝一壶的。
李遇昌派出轻骑打探,仅过了两个时辰,就有边界哨所兵回来报告:“前方两哨所,已被汉军拔了!”
“怎没得恁快?”李遇昌惊问。
哨所兵说道:“汉军有一种霹雳炮,可投射铁弹,哨所的寨墙不坚固,被击中两三次就塌了。”
李遇昌无法想象那是什么炮,只当是威力较大的投石车。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