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石氏家族(1 / 1)

西川欲晓1909 仁义袍哥 1144 字 2023-11-25

黄祥云和其他工作组成员一样。刷刷刷的埋头记着笔记。

半个月来,他才体会到群众工作是不容易。

工作组组长姜敏,参加工作也才一年。在丹棱县村工作开始做起,工作十分出色,直到担任了镇长工作。

作为重点培养干部,屏山县现在急需人才,所以才被派到屏山县秉夷乡工作。

秉夷乡位于屏山县西南部,隔金沙江与云南昭通府的绥江县相望,这里是西川蓉都平原进入云南最近的通道。因此往来客商不断。

黄祥云非常佩服这个大不了自己几岁的女组长,工作非常踏实。黄祥云暗暗学习她的工作作风,感觉学了很多经验,每天都在进步。

像刚才姜敏在会上的那些调查材料,有些黄祥云也亲自参与了,他才知道这些数据获取并不轻松。

以前看到仁义社取得那么多成绩,现在才知道,这背后付出了多少心血。

刚来那天,场上的人跑个精光。秉夷乡豪强石家,在他们家高高院墙上遍插旌旗,将不知什么朝代的大铁炮架了起来。还有洋枪,铳子,弓箭、弩。

搞笑的是,还在大门口放了十袋大米。一头肥猪。可以说对仁义军是诚意满满。

他们用大话筒喊道。“兄弟们,你们辛苦啦!袍哥人家,义字为上,我们位于穷乡僻壤,乡民生活艰难。希望各位英雄放秉义一把,门前有些薄礼,请英雄们笑纳。”

这己经对仁义社很客么了,一日不从,那就是生死相搏,不死不休。

粮食,猪肉肯定是要要的。黄祥云也被派出去搬粮食。

摆放粮食的位置,几名工作组成员列队唱起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石家觉得夺怪,这些人穿着统一的服装,一看就不像是土匪。留着短发,十分精神,也不会是清军。

去拿东西还要唱歌,真是闻所未闻。

唱完歌搬完东西他们拿了三十个大洋放在原地说道:

“这些东西我们领了。我们不是土匪,我们叫仁义军,一切为了人民,就像岳家军,冻死不拆房,饭死不抢东西。

我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买卖要公平,根据市场价你这粮食和猪肉大概值三十元,钱放在这里了你们收好。”

仁义军?!

早就听到过仁义军的传闻。讲起仁义军,个个都伸大拇指,都说是仁义之师,今天才见到其人其事。

当天吃饭,几个小叫化就候在那里,结果吃上了一顿饱饭,而且他们还吃上了多久沒吃过的肉。

这些小叫化还洗了澡,还专门到场上扯了些布,给他们做了衣服。

仁义社的善举,立马就得到了回报。

首先是这几个小叫花,成了人社的编外队员。

他们对当地信息之灵通,给工作组带来莫大的惊喜。

其次就是老百姓观察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以前已有仁义社的消息传过来,特别是侠女红姐痛打东洋人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

现在看到。这个工作组对小叫花都这么好。立马觉得原来的传说可能是真的。

于是,就有人试图接触。工作组当然给予了积极的回应。

石家也排人来接触、小敏告诉石家。仁义军来到这里。不是要给大家争议。是要为大家造福。

一就是现在苛捐杂税太多太多。秉夷乡本来地就少。这种负担的确让人难以承受。工作组过来带领大家抗捐,而且还要叫大清还回修铁路的钱。

二是带领大家剿匪。有句俗话叫整烂就整烂,整烂到屏山。

由于平山的地理位置属于穷山恶水。再加上西边是彝族地区。而南边过金沙江就是云南昭通府绥江县。

这又是个几不管的地方。正是土匪的温床。屏山到底有多少土匪谁也说不清。

屏山溶洞很多,找一个溶洞就能生存下去。只是吃的难找。真的封断了道路。土匪在山里没吃,没穿也合不下去。

三是发展地方经济,让大家过好日子。充分早发挥,靠山吃山。以及通往云南的交路要道作用,把山货干起来。

秉夷乡的石家,是这一带最大的一股豪强势力。

石家湖广填西川时来到此处。他家祖上曾经出过一个秀才。在当地算是耕读人家。

他们家族人多势众,逐渐控制了了秉夷乡。

到如今他们家更是红红火火。石家族长是石兆丰,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嘿袍哥杀了人逃到犍为,结果被官府捕到后砍了头。

现在是老二石启文,三妹石启燕,老四石启强。

这三人颇有武艺,带领族人一百余人,再加护院五十余人,其余就是他的佃农和木场的工人可以组织好几百人。

虽说人数能凑上上千人,但除掉岁数大的,抽鸦片烟的人数也不多。

但为了增加战斗力,购买了二十几条枪,这才是他们的主力。.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