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上皇曾经天子的身份,就能抵消一切的过失跟罪责吗?
不甘、不平、不忿,才是沈忆宸选择“背主”的真正原因。
沈忆宸效忠的不是君王,而是天下社稷,从道不从君!
慈宁宫内,孙太后正在屋内来回踱步着,流露出内心焦急的心态。
没过多久,就看到御马监掌印太监郭敬,从外面急匆匆的跑了过来。还没等到进入殿内,孙太后就迎了上去问道:“怎么样,皇儿是不是已经完成了禅让仪式,快要过来了?”
“太后,上皇他没有前来慈宁宫,而是直接去了南宫。”
“怎会这样,难道他不来问安哀家这个母后吗?”
“是陛下说上皇舟车劳顿,先入居南宫休息,日后再一同来问安太后。”
听到郭敬嘴中说出这句话,孙太后脸色瞬间大变,她已经意识到朱祁钰这样做的背后理由。
“皇位都已经给他了,连让我们母子相见都不允,真是欺人太甚!”
孙太后按捺不住心中愤怒,当即怒喝了一声,经历过午门登闻鼓事件之后,她其实已经认清楚了许多现实,明白想要朱祁钰交还皇位不可能。
甚至愿意再退一步,放弃一切权力交换自己儿子安然回宫,母子俩不再过问前朝事务,只求能颐养天年便可。
但是朱祁钰的后续种种行为,让孙太后感受到属于帝王那种“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独权,哪怕退位的太上皇,依然是皇权最大的威胁。
如今看来,朱祁作的忌惮已经到了临界点,越过这条线就是皇儿的死期!
“郭敬,哀家之前嘱咐的让你交好武清候石亨,这件事情办的如何了?”
孙太后没有了垂帘听政的权力,就意味着身居后宫彻底无法用任何正当理由会见朝臣,于是乎只能另辟蹊径,命令宫中太监跟自己娘家会昌伯一脉去代理。
郭敬是最早传达太上皇要回京,并且明确表示效忠的十二监掌印太监,在孙太后这里信任度仅次于司设监掌印曹吉祥。
她在得知朱祁镇关外遇刺的消息之后,就让郭敬去示好武清候石亨,以求掌控京师三大营中,兵马最多的五军营势力。这样就算昌平侯杨洪死心塌地效忠朱祁钰,依靠着五军营、神机营再加上御马监掌控的亲军四卫,三千营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历史上南宫之变,也正是靠着曹吉祥、石亨、杨能等人联手,掌控京师的军权,让得知大势已去的于谦没有做出任何动作。
石亨,就是改变权力平衡的那份最大筹码!
“奴婢无能,武清候他一直敷衍了事,不愿意表露心迹。”
说罢郭敬就慌忙的跪了下去,向孙太后请罪。
对于郭敬的示好无果,孙太后并没有大动肝火,相反流露出一副在意料之中的模样。
她本想着郭敬跟石亨两人,当初一同镇守大同府,有着一些同僚情份好说话。结果却遗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阳和之战惨败后,石亨独自一骑逃亡回来,问罪过程中曾对郭敬十分不满。
认为镇守太监郭敬贪污受贿,倒卖军械让瓦刺部装备精良,才最终导致了明军四万将士战死阳和,并非是自己指挥不利!
郭敬当初差点没把石亨给坑死,现在他去示好,没当场给一巴掌打出来,已经是看在孙太后的面子了。
“哀家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对于孙太后这般平静,郭敬反倒是有些意外,不过能逃过一劫,他赶紧叩谢道:“谢太后恕罪,奴婢告退。”
直至郭敬的身影退出慈宁宫的宫门,孙太后这才朝着身边一个小太监说道:“你去把曹吉祥给哀家叫来。”
“是,太后。”
小太监自然不敢过多询问,领命后就赶忙朝着司设监跑去。
既然郭敬无法示好石亨,那么就换一个人去试试,曹吉祥早年在征讨麓川中担任过监军,后续正统九年讨伐兀良哈三卫,同样担任过督军一职,从北线的大同府进发,与石亨也有过一段交情。
除此之外,孙太后还想到了一件事情能打动石亨,那便是论功行赏的朝会上,石亨一番好意被于谦给当众羞辱,后续两人转为交恶。
石亨虽然掌管着五军营,但在兵部尚书于谦的节制之下,就不想着能位居其上?
人终究是有弱点的,就看能不能发现这个弱点,恰好孙太后在这方面很擅长。
紫禁城中的暗流涌动,暂时还影响不到天下大势的走向,恭迎太上皇回京这桩重要事情完成之后,沈忆宸便联合内阁首辅陈循召开了廷议,正式推举改名为徐有贞的徐珵为工部侍郎。
原因在于冬季过后,很快便要进入春耕期,景泰元年并无法改变正统朝小冰河时期的气候趋势,长江以北许多地方遭遇到了凌汛,对包括大运河在内的各处水道堤坝,产生了极大的溃堤压力。
沈忆宸急切需要徐有贞这么一位专业人士走马上任,解决掉凌汛产生的危机,否则别说等到夏收、秋收,就连春耕都将出现重大问题,京师米价已经由年前的两钱五一石,涨价到了四钱一石,并且还是一天一个价格。
别看仅仅是涨了一钱五,按照比例已经涨了百分之六十,明朝可没有后世的工业能力,购买米粮的银钱在生活支出中占据了极高了比重,京师路边已经出现了许多乞丐流民。
除了紧急加固水利设施保障春耕正常进行外,沈忆宸还需要徐有贞保障大运河这条明朝大动脉的畅通,再拖延下去不敢想象整个京师粮价会涨到何种天价。
单单是京师乃至于北直隶还好点,陕西、陕西等边境地区,粮价更是突破了六钱,足足翻了一倍有余。这些地方承担着北方游牧民族的防御压力,一旦出现任何内乱,就会给瓦刺可乘之机,再度攻入大明腹地。
屋漏偏逢连夜雨,宣府方面的夜不收,已经察觉到瓦刺兵马最近有调动趋势,只是不知道他们是想要进攻大明,还是进攻辽东的鞑靼部。
不过无论是哪一方向,都意味着大明要再度出兵,军粮供应也将成为极大负担。
景泰元年,并没有如同年号的期盼那样,迎来国泰民安的盛世。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