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班师回朝(1 / 2)

“你们都回去吧,”赵括从善如流,按照李斯的建议,将这些女子全部放回去。

“多谢大王。”公女妃嫔们感激的说道,生怕赵括反悔,连忙朝外面逃去。

“将范雎首级收好,回去之后祭祀我赵人。”赵括打开盒子看了一眼范雎的首级,又将其盖上,“秦王真狠啊,一国相国,说杀就杀了。当年魏王好歹还给魏齐逃跑的机会,秦王连逃跑的机会都不给。”

“范雎恐怕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最后会死在秦国手中。”公孙龙感慨道。

“传令给李牧,回军吧。虽然泾阳是我赵国的了,不过我赵括也不是小气的人,借给秦国暂住几天还是可以的。”赵括下令道。

“这一战终于结束了!”荀子叹道。

所有人都长舒了一口气。

这一战赵国改革之后第一场举全国之力的大战,全国上下所有人,不管是前线的将士,还是后方的农民,都在为这一战付出。

为了支撑这一战,赵国积攒几年的国库被彻底打空,大家纷纷捐钱捐粮,才得以支撑到现在。

不过赵国的收获也是巨大的。

第一个收获是吞并了燕国,第二个收获是彻底削弱了秦国,让秦国跌落强国序列,沦落为三流国家,还要给赵国和齐国还债。

虽然秦国还握有巴蜀之地,不过没有二十年是无法恢复元气的,而且即便恢复元气,也无法和巅峰时期相比,对赵国再无威胁。

第三个收获则是打通河西走廊,这对于赵国来说,意义是非常大的,丝毫不亚于削弱秦国。

赵国虽然也有居延古道能够沟通西域,但那玩意完全没有办法和河西走廊相比,只是因为赵国没有河西走廊,无奈之下的选择罢了。

如今赵国有了河西走廊,并且和秦国签订开放商队自由进出,并免除关税的条约,赵国的商业将会迎来一個质的飞跃。

接下来一段时间,就是秦赵两国交接城池。

秦国并没有在这个过程中耍什么手段,秦王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激怒赵国,毕竟赵国二十多万大军还没有离开关中呢。

如果出现什么幺蛾子,赵军随时都有可能赶过来镇压。

至于粮食和蜀锦,只要今年年底之前能交给赵国就行了,赵国也不怕秦国赖账。

在秦国恢复一定国力,并做好和赵国撕破脸的准备之前,秦国是不可能赖账的。

除非秦王和朝中文武大臣全傻了。

由于都城咸阳和之前的都城栎阳都被赵国占领,秦国迁都回老家雍城。

赵括将赵国占领的关中地区分成咸阳郡、冯翊郡和河西郡,秦国的上郡和赵国的河西郡合并成上郡。

任命冯去疾为咸阳郡郡守,蒙武为咸阳郡郡尉。黄石公为冯翊郡郡守,庆舍为冯翊郡郡尉。韩非为河西郡郡守。

咸阳郡,冯翊郡,河西郡,半个上郡,以及陇西郡和张掖郡免除赋税三年。

七月底,赵括班师回国。

“秦国赔偿的所有粮食就不必运到邯郸了,全部用于关中各郡的建设。寡人要你们尽快安抚当地百姓,恢复秩序。废除秦国苛政和法律,普及赵国法律。建设学院和藏书阁,铺设道路。”临走前,赵括将冯去疾、蒙武、黄石公、庆舍、韩非叫到身边,叮嘱道。

关中和河套和燕地都不同,河套是荒地,赵国迁人过去开垦,这些百姓对赵国自然而然的认同。

燕国赵国从几年前就一步步谋划,再加上朝廷腐败,国君不得人心,赵国减免赋税之后,很容易的争取到了当地的民心。

秦国虽然有苛政,有严酷的刑罚,但并未完全丧失民心,不少百姓心里还是拥戴秦国的。

想要让他们重新认同赵国,就非常考验赵国以及赵国官员的能力了。

不过赵括还是相信冯去疾、黄石公、韩非等人能力的。

“基层官员可能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全部安排好,这段时间你们要辛苦一些。”赵括说道。

赵国想要将关中牢牢抓在手中,保证政令的畅通,至少要裁撤秦地三分之一的官员,调三分之一的官员到其他地区,然后从赵国调派官员过来填充三分之二的空缺。

问题是赵国去年吞并燕国,空出来大量官位,好不容易才填个七七八八,国内还有不少官位没有人,今年又多出来五个半郡。

赵国官员严重不足!

“看来回去之后得抓紧进行吏员考试了。”赵括心中想道。

“臣等绝不会辜负大王所托。”冯去疾五人郑重的说道。

……

另一边,魏军和韩军撤回国内,分别在大梁和新郑城外与楚军展开了几场试探性的进攻,双方谁也没有占到便宜。

僵持几日之后,楚军收到秦国和赵国已经谈和的消息,撤回回国。

楚国出兵只是为了支援秦国,顺便看看能不能捡点便宜,并没有直接和三晋开战的想法。

至于韩魏两国占领的商於、南阳,以及部分南郡,楚国虽然心中不爽,但并未选择进军。

这一战除了赵国之外,获利最多的就是楚国,在没有彻底消化南郡、黔中、巴东之前,不宜发动战争。

自此,这场历时近两年,波及天下所有大国的战争终于落下帷幕。

赵国如日中天,势不可挡。楚国再次崛起,收复所有故土,成为南方唯一大国。秦国彻底跌落神坛,沦为三流国家。齐韩魏三国虽然变化不大,但夹在赵楚两个大国之间,处境更加艰难。燕国和鲁国彻底成为历史。

哦,还有一个卫国,自始至终没有出现过,在一旁默默地隐身。

……

八月,赵军回到邯郸。

全城百姓纷纷出城迎接,道路两旁站满了人,围的水泄不通。

除了凑热闹的百姓,还有带有目的来的贵族或富商,用毒辣的眼睛扫描着队伍,一旦看到合适的人,就让随从记下来,事后再托关系到军队中打听。

军功制的完善,使得赵国新兴起一大批军功制贵族,比如廉颇、李牧这种。

当然,这种级别的贵族,已经不是那些老贵族、富商能够巴结上的了。

他们的目标是那些出身最底层,依靠着军功爬到中层的将士。这样的人身经百战,本身实力足够,不用担心突然在战场上战死,又没有什么背景和文化,最适合联姻。

而且这些穷小子们基本上都没有见过什么世面,很容易就会被他们这些‘大家族’培养出来的大家闺秀拿下。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