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玄学和科学共同发展的国度(1 / 1)

“多谢先生指教,黄某感激不尽!”朱元璋拿起读书笔记,就想告辞离开。

“等等!”秦宇叫住了他,又想起一个注意事项来,“如果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清扫了儒家的话,用道家来代替还有一个可以利用的捷径……”

“什么捷径?”朱元璋道。

“道家活化石,张邋遢。”秦宇道。

“张邋遢行踪不定,可不是那么好找的。”朱元璋道。

“说的也是。”秦宇道,“元朝几个皇帝,明朝几个皇帝,找了张邋遢一辈子,连他的影子都没有见到。这一条路很难行得通。”

“记住,要全民修仙。让百姓在劳动之余,修一下仙。”

“既然是YY,何妨大胆一点?”

“当然,生活和修仙,一定要分清主次。”

“生活是主要,修仙是业余爱好。”

“此外,如果能搞到现代科学教育就完美了。所谓道家之学,只能算‘语文’这一个方面,要和算术,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齐头并进。”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充实。”

说到这里,秦宇开始YY起来,如果真有这么一个王朝——把科学,和玄学同时发展……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而华夏的道家,是最接近神的理论……

玄学是靠思想去感悟宇宙。全民修仙,以后出现一堆彭祖,陈抟,张三丰这样的人物。

科学是靠实践去研究宇宙。封建王朝就开始研究科学,以后出现一大堆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人物。

科学玄学二者同时发展、相互促进的王朝。发展个几百年,会成为什么样子呢?

“有道理!黄某记住了,黄某告辞!”朱元璋深有同感。突然又想起一件事,“自由,平等,皇帝与百姓共天下,一切都是为民,皇帝好像没有什么好处……”

“古代的封建王朝,肯定还是要考虑皇帝的利益的。”秦宇道,“皇帝,就是天上的太阳。”

“太阳是最无私的,普照万物。”

“然而他又成就了最大的私心,光照千秋。”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此外,残留的儒家人士,要令其改变思想,把《论语》改成《抡语》,以适应新天下之文成武德。”

“至于如何改,我还需要整理一下,以后再和你畅想。”

老朱闻言,离开了陆家村小学。

……

“皇上回朝!”

应天府。

偌大的皇宫内,公鸭嗓子般的声音响彻天空。

黑色官帽,大红官服的大臣们,黑压压的跪了一大片。人群都被软禁在皇宫内院,人群都已经饿了好几天了,浑身没有丝毫力气。

皇帝虽然给他们管饭,但每天只给他们吃一顿。

按皇帝的话说就是,肚子越饿,头脑就越清醒。

同时,还把外面发生的情况,每天都通知他们,百官虽然在深宫内苑,对外面也知道的一清二楚。也渐渐接受了,儒家被清扫的事实。

“召百官觐见!”

在侍卫的引领性,百官都进入了奉天殿。

朱元璋高高站在皇帝宝座前。

一时间,满朝大臣鸦雀无声。

见到皇帝之前,他们没一个人都有一肚子话,一肚子的谏言想和皇帝说。现在全体被皇帝召见到了朝堂,却没有一个说话的。

原因无他。

现在他们说什么都已经没用了,皇帝已经‘先斩后奏’。

书都焚了,人都没了,他们还能说什么?

“列位,怎么都不说话了?”朱元璋淡淡的道,“在此之前,尔等不是呼天抢地想要见咱,想要给咱进谏吗?甚至还有人以头撞墙,幸亏有侍卫拉住才没有血溅宫门。”

“现在真正召见尔等的时候,尔等却又一个个不开口。”

“皇上……”高启站出班列。

朱元璋把目光扫视过去,然而高启想了想,却又把脚步退了回去,道:“臣,已无话可说。”

“皇上,大明危殆矣!”李善长站出班列,道:“皇上用雷霆之手段,惊天之手段,灭了儒家……全天下百姓失去了精神之柱,失去了主心骨,失去了脊梁。”

“百姓如同行尸走肉,没有灵魂,茫然不知所措。”

“如衰败之落叶,四散飘零。”

“而大明江山,也如同失去了梁柱之房屋,危如累卵。”高启站出班列,接着说道。

此时的人群,已经不再讨论该不该清扫儒家了,因为已经没有讨论的必要。而是开始讨论,皇帝在这种局势之下,该如何正确应对,才能保住大明江山。

“尔等所言不错。”朱元璋淡淡的道,“现在的大明,就相当于失去了顶梁柱的房屋。”

“是咱这个强有力的巨人,用宽厚的肩膀,暂时顶着大明的横梁,让其不倒下。”朱元璋道,“所以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给房屋换一根顶梁柱。”

“这就叫做——”朱元璋停了停,道:“托梁换柱!”

“托梁换柱!”

人群闻言心中颤抖:好霸气的朱皇帝!

“到底该换一根什么样的柱子,才能支撑大明这座大厦万年不倒,列位可以畅所欲言。”

人群闻言面面相觑。

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太让他们震撼了,也太血腥,太吓人了,让他们一时间都无法冷静思考。

在皇帝召见他们之前,他们想的最多的就是,自己会不会遭到波及,会不会身首异处。

不过,既然皇帝在召见他们了,那就证明他们应该安全了。

他们很庆幸,自己躲过了这次大动作。

“请皇上乾纲独断!”刘伯温站出班列,道。

“请皇上示下。”人群纷纷说道。听到皇帝说托梁换柱,他们也明白了,皇帝只不过是想要给大明,换一个主流思想而已,而不是杀光所有儒生。

同时也非常清楚,皇帝恐怕早就胸有成竹,或者已经向那人请教过了。

他们提出的意见,恐怕皇帝不会太重视。而且仓促之间,他们也提不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来。同时也有自知之明,自己恐怕比不上隐居在陆家村的那高人。

因此,大家只需要听皇帝说就行了。

“行!”朱元璋道,“第一步,再建稷下学宫。”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