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诸侯伐秦(1 / 1)

墨家离开了洛邑之后,并没有就此消停下来。

他们每两三人为一队,向着四面八方开始辐射,他们每到一处,便自发的去宣扬姬婉的恶行。

百姓们都陆陆续续的知道了摄政的卑鄙,整个周国都在议论那个女人。

然而周王姬却并没有重视这些。

在她20岁的时候她便知道,只要一个人的手中握有权力,那么就算她是千夫所指的暴君,也始终有人会支持与拥护她。

但如果一个人没有权力,哪怕他是人人敬仰的道德楷模,只需要一二死士,也能够将其抹杀。

于是就在百姓讨论周王姬的暴政之时,周王姬却是利用了诸侯吊唁天子的良机,直接召开了讨伐秦国的会盟。

她将各国的诸侯齐聚一堂,随后与各国诸侯道:“秦国之罪,罪在不赦。当分其国,裂其地,以示天下。

诸侯皆大周之旧臣,世代公卿,与国同契。

而今,秦国叛逆,诸侯可愿与天子共伐之?”

所有人都知道了周王姬派人刺杀秦公的事情,都对这个疯女人心存敬畏。

大多数的诸侯都不敢回绝,哪怕是内心不愿对秦国出兵,也只能够咬牙答应下来。

秦公骁勇善战,带着一百骑就能够杀回秦国。

但是各国的诸侯大多没有这样的本事,所以不论内心愿意或者不愿意,诸侯们都被迫签订了盟约。

就在各国诸侯签订盟约之后的第二天,楚王熊壁便以回国整顿兵马为由告辞离开。

秦国与楚国之间有血海深仇,在周王姬看来,秦楚之间必有一战。

如今楚世子又已经归国,得知周国伐秦的消息之后,楚国一定会积极响应。

所以周王姬并没有阻拦楚王熊壁,反倒是在他临行之前赐予了他不少的礼器。

对于周王姬的赏赐,楚王那是来者不拒。

而等到楚国离开之后,褒国与庸国借机与其他诸侯联系了一翻,在约定了各国出兵多少,于函谷关外会盟之后方才离开。

秦国毕竟曾经是周国的附属之国,秦人之前大多也都是周人。

在诸夏各国的心目当中,依旧视秦国为诸夏。

在诸夏与诸夏之间的战争中,各国始终保持着默契,都非常的讲武德。

说好了要联盟去打秦国,那么便不会如同攻打犬戎之时那般前后夹击。

他们会挑选一个对双方来说都比较有利的地方进行会盟,然后彼此之间来一场君子与君子之间的热血较量。

诸国见褒国与庸国这样的大国都参与其中,心底的那块大石头也就落下来了。

周王姬的命令是瓜分秦国的地盘,也就代表着各国都有机会分一杯羹。

上面有周天子压着,前面有大国顶着,他们这些小诸侯也不敢拒绝,便只好咬牙签订了盟书。

秦寿回到函谷关的时候,立即便召见了函谷关守将召得柱。

“周摄政欲伐秦国,关中须得早做准备。”

听到秦寿的言语之后,召得柱脸上顿时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周国不过一军之兵,也敢伐秦国?”

见到召得柱如此模样,秦寿的心底确是忍不住有些忧虑,非常担心他是否能够胜任函谷关守将之职。

毕竟,只有这处关隘存在,秦国方才能够有机会耗死各国联军。

但如果召得柱不靠谱,那他可就得早些考虑换人了。

然而接下来召得柱的一句话,却是让他放弃了撤换函谷关守将的想法。

“周天子有各国诸侯相助,如果给他时间调集兵马,秦国确实是危险了。

君上,不如我们突袭他们,由末将率领一队兵马直接杀入洛邑,宰了周天子。然后再扶持咸阳的那位…”

他的话没有说完,秦寿便直接开口打断了他。

“这个主意很好,但是今后就别再提了。”

召得柱的提议确实不错,但是这个提议却是秦寿所不愿意采纳的。

这并非是他迂腐,而是他的心底始终坚持着属于自己的底线。

哪怕是一个老六,也只能是敌人的老六。

秦寿虽然没有采纳召得柱的计策,但是他却从召得柱的计策之中得到了提醒。

“出其不意。”

出其不意并非是只有一种方式,不能够直接突袭天子,因为这是以下克上,从此也就没有了转圜的余地。

但是,秦国却可以利用自己骑兵的优势来做一些文章。

他看了一眼召得柱,随后与他开口说道:“我若只与你三千兵马,你能够守住函谷关多长时间?”

召得柱先是一愣,随后愁眉不展的思索起来。

良久之后他抱拳说道:“若是敌将愚钝,或可一年半载。

若是敌将聪慧果决,只能三天到一月。”

秦寿先是一愣,随即想到了一个可能。

他笑了笑之后说道:“若将寡人的旗帜留在函谷关当如何?”

召得柱面色一喜,不是因为秦寿留下大旗,而是因为他的计策得到了秦寿的认可。

于是他立即开口说道:“若有君上旗帜,至少可以御守两月。”

召得柱没有说自己的详细计划,秦寿也没有开口发问。

有些事情早已经心领神会,根本不需要过多言语。

“两个月的时间,够了。”

秦寿当即点头,而后立即下令道:“函谷关和秦国就交给将军了。此战之后,将军当名垂秦史。”

召得柱躬身一礼,目送秦寿留下象征着秦国君的大旗,而后带着麾下的护卫离开,他的眸光中浮现出了智慧的光芒。

“名垂千古,只在此一役——”

十几日之后,楚王熊壁回到了楚国。

跟随着他一同回到楚国的臣子立即谏言道:“大王,楚国雪耻的机会到了,还请大王立即下诏,即刻征召士卒,一举…”

熊壁却是直接伸手制止了他,随即开口说道:“楚国雪耻的机会确实到了,但是,这一次却不是向秦国雪耻…”

楚臣满脸不解,但是在秦国待了数年时间的楚世子却是立即反应过来。

他恭敬的向着自己的父王行了一礼,直接支持道:“父王所言极是。”

众臣大多都是一脸懵逼,不解这一对父子到底在说些什么。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