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大限将至(1 / 1)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2326 字 2023-10-19

“卫王!你说大隋想要实现民富国强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向。”杨广看了杨集一眼,问道:“如今第一个方向已经说了,那么第二个又是什么?”

杨集说道:“水运的人力、物力远逊于陆运。所以我的第二个方向就是着令工部、将作监、军器监研究和制造能够抵御海浪的大船,然后扬帆出海,开通海上丝绸之路……使南方诸国都成为大隋贸易对象,这样不但可以将我治家文化传播出去,还能获得足够利润。”

此言一出,顿时鸦雀无声。

在座众人皆是时代之精英,他们知道时代进步,思想也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如果因为自己的强盛而固步自封,再强大再繁荣富强的国家,终有一日在盲目自大中走向腐朽、没落。所以开眼看世界、将本国商品销售出去,这是势在必行之事。

尤其是大隋人口众多,从事奢侈品行业的人越来越多,而本国市场所需较少,迟早都会进入饱和期,而后就是供大于求,造成商品贬值,所以朝廷需要用对外贸易的方式来推动市场的繁荣,这也是大家认同杨集开辟更多新丝路之论的原因。但是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就有些骇人听闻了。

关于海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就“循海岸水行”直通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倭国列岛、东南亚,这也是海运史上最古老的海上丝路。汉武帝灭南越国后,更是凭借海路拓宽海贸规模,这也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正式兴起。而东汉商人更是由海路,将丝绸、瓷器由马六甲经苏门答腊来到印Du,并且采购香料、染料运回国内。

三国东吴出于在长江上作战与海上交通的需要,积极发展水军,船舰设计与制造有了很大的进步,技术先进,规模也很大。而五胡胡华后晋朝凭借强大的水军抵抗北方政权,这又进一步促进了航海技术、造船业的发展,从而给航海积累了提供良好条件。

到了南北朝,南方政权更是以广州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船队经崖州、振州(海南岛)东面海域,直穿西沙群岛海面抵达南方诸国,然后再穿过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波斯湾,最终直达西亚、西欧,对外贸易涉及到的相关国家多达数十个。所以杨集此时提出“海上丝绸之路”概念,并不是纸上谈兵、天荒夜谭。

同时,他们也知道水运成本比陆运低,不然杨广也不会开凿大运河了;但是海运和内陆水运完全不同,其恶劣条件动辄令整个船队葬身鱼腹,比如说当年远征高句丽时,王世积为首的水师因为风浪差点全军覆没,这不就是最深刻的教训么?

“大海艰险,大王为何有此想法?”过了半晌,萧琮问出了大家共有的疑惑。

“我也知道大海艰险,还有造船业的不发达、航线的不确定、指南针的不精确、沿途国家可能要做的打劫,都能让一个船队人财两失,但我们有成功的经验在先,而海运的好处又摆在眼前,我们现在可以先行进行技术储备。日后的新式大船就算开不到极西之地,但是征伐高句丽的时候,新式大船可以运更多的兵力和物资、大隋水师也不会再次发生惨剧了。”

杨集知道和明朝相比,大隋造船技术、指南针和水密封舱等航海技术都是远远不如,所以他即便明白航海是大势所趋,也没有怂恿杨广现在就派遣船队航海,不过技术储备却不能不做。

“诸公以为如何?”海上丝绸之路什么的,杨广不太放在心上,可“征伐高句丽”却挠到了杨广的痒点。

“若是研制新式大船、航海术,老臣并异议。”征伐高句丽的失利,乃是高颎心中的痛,一听杨广询问,便率先表态。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对于研制技术这个建议,众人自无反对的理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杨广也并没有盲目展开大航海,而是从国库中拨出了一笔款项,支持秘书省太史曹改良指南针,支持工部、将作监、军器监研发大船,同时又令扬州大总管杨智积于南方诸州寻访造船巧匠。

。。。。。

议完正事,君臣也没有立刻散去,而是天南地方的闲聊了起来,主要还是问杨集在东北的经历,以及高句丽国势。

杨集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高颎浅饮一口茶,忽然向杨集说道:“大王,老夫有件事儿,想请大王帮忙。但不知如何启齿。”

“何事?高相但说无妨!”杨集知道这老家伙奸诈得很,并没有大包大揽。

众人闻言,也看向了高颎。

“唉!说起来,真是家门不幸呐!”高颎放下茶盏,叹息一声,苦涩的说道:“小女素来喜爱大王诗词、钦佩大王人品,至今仍不肯嫁人,并且放出了非大王不嫁之言。老妻爱女心切、忧愁难当,想要撮合大王和小女,怕是过几天便会和太妃说和了。”

“……”众人闻言,尽皆目瞪口呆!

杨广眉梢一挑,意味深长的笑了起来。

高颎当年为了招杨集为婿,打算效仿吕不韦来一个奇货可居,利用各种流言蜚语,将杨集黑得无法见人,另外还将大兴最著名的相师都收买了,不管杨集和谁的生辰八字摆在一处,相师都说八字不合。害得杨集差点连媳妇都找不着。

要不是自己见事可疑、把杨集和萧颖的生辰八字分别送给章仇太翼、岐晖、谢弘、僧璨,恐怕杨集只能和高颎之女高灵是‘天作之合’了。

三妻四妾里,杨集三妻都有了,可高颎这老家伙竟然旧事重题,意图将他的“嫡女”许配给杨集,如果此事能成,那么高灵只能当妾室。

他倒不是因为高颎给杨集张罗亲事而恼火,隋朝两朝皇帝去住夫妻间的管制比较松散,如果过不下去了,夫妻和离都可以,何况只是纳妾?

他只是惊讶于高颎的不要脸。

你高颎不仅是大名鼎鼎、威望素著的名相,还是是寒门士子、山东士族的代表之一啊!结果为了巴结杨集,就这么低声下气、没脸没皮的嫁女当人家妾室?他问道:“高公,您是当真的?”

高颎没有因为杨广的诧异目光而羞愤,见杨集有说话的打算,连忙抢过话头,说道:“大王文武双全、足智多谋、兼通军政,年纪轻轻都取得了今天的功绩,自然是名门闺秀心目中的佳婿。如今的天下高门,谁不想把自家女儿嫁给大王这等大隋英才?”

说着,他又扫了萧琮一眼,坦然道:“萧相国慧眼如炬、抢得把王妃嫁于大王,吾等自然是衷心祝福。可是萧相国总不能阻止老朽把女儿送入王府为妾吧?况且小女因相思而不得,成天闷闷不乐、茶饭不思的,萧相也不想老朽白发人送黑发发人吧?”

萧琮:“呵呵……”

苏威、杨雄等人各自在心中计较了一番之后,便有些艳羡的看着杨集。

高灵在这时代已经沦为“大龄剩女”了,但由于她父亲是高颎之故,代表名门大族上门求亲的媒婆,几乎都踏破门槛了。然而不管是他们这个相国子弟也好,还是诸多关陇贵族、五姓七宗也罢,全都求娶为正妻都不得。

可现在倒好,诸多名门苦求而不得的高灵,居然就这么被她父亲送给杨集当妾了,而且看他那样子,好像还怕杨集不要似的。

都是朝廷重臣,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此刻,大家被高颎弄乱了手脚,忽略了杨集和自家子弟在地位上的天大差距。

萧琮没有说话,杨广也没有说话了,他又扫高颎一眼,最终将目光幽幽的投在杨集脸上,似笑非笑、意味深长。

杨集给盯得有些冒汗,这都是高颎擅自作主,我又没有答应,您盯着我干嘛?

他轻咳一声,道:“怕是让高相和夫人失望了,王妃、侧妃生育未久,我若是在此刻纳妾,还是人吗?”

苏威哈哈大笑,打趣道:“大王这话,老朽不敢苟同,七出当中,‘妒为乱家者也’,正妻焉能阻止自家郎君纳妾?王妃乃是知书达礼、金枝玉叶的萧氏女,又怎么可能不通情达理呢?大王这么以王妃挡箭,不太好吧?”

“七出”又叫“七去”、“七弃”,妻子若是犯了“七去”中任何一条,丈夫便可休妻,换而言之,妻子们是绝对不能犯此七条规则的。

尤其是当下,大隋两朝皇帝以恢复汉制、汉礼为天大的使命,他们父子为了让皇家取到天下表率作用,对皇族女子要求极严,要到出现品德端庄,却出现了“七出”中的无子、有恶疾,倒是情有可原。但公主、郡主、县主们,要是犯了不顺父母、淫、妒、口多言、偷窃,只怕皇帝不但不声援,反而严惩。

正是因为大隋皇家家规极严,所以皇家女子的品行,让人无从挑剔。

“苏公说笑了!”杨集告饶道:“还请苏公饶命,若是这等话语传回家中,侧妃、庶妃怕是要把我揍一顿方才罢休。”

裴矩还在辽州和高句丽博弈,并不在场,杨集便把锅甩到了裴淑英、柳如眉的身上。

众人尽皆大笑,便是高颎莞尔一笑:“大王勿忧,小女虽不如王妃、侧妃,却也是一个钟灵明秀、深诣尊卑、谨守妇德之人。至于别的,自有老妻与太妃做主,想来王妃、侧妃、庶妃那里,想必不会断了纳妾之路。”

“那可未必。”杨集心里暗自警惕,高颎这头老狐狸当众提亲、要把女儿给自己当小妾,绝对是有阴谋!

回去后,得跟阿娘说清楚了!

免得上他老当。

就在高颎打算借势“施压”之时,殿外传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杨安疾步入内,匆匆来到杨广面前,抱拳行礼道:“启禀圣人,越国公府刚刚派人送来消息:越公怕是不成了……”

杨素恶病缠身,两个多月前便放下公务、回府休养了,他年老体衰,旧患也一一复发,给折腾得生死两难,多次拒绝服药了,只想一死了之。

大家对于杨素的情况,自是心中有数,可是听了杨安的话,殿内还是响起了一片惊呼。

杨广霍然起身,神色凝重的问道:“此言当真?”

“不假!”杨安说道:“由于圣人、太子与诸公在此商议大事,不便惊忧,皇族闻讯后,已让太医令带最优秀的医匠前往真越国公府救治。”

杨广稍微松了口气,看着向众人道:“我先去越国公府看看。”走到门口,又站住了,回身对杨集道:“金刚奴,越公对你有授艺之恩,有师徒之实,你与吾同去。”

“喏!”杨集大步上前,跟着杨广走出同明殿大门。

殿内众人,一脸艳羡的看着杨广和杨集远去的背影。

什么叫圣眷无双?

杨素就是!

————————

(本章补8月4号,上个月还欠勤16天。万望兄弟们投张月票、推荐票支持!拜谢。)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