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人口(2 / 2)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6460 字 2023-11-28

“马大哥,睡了吗?”

“没呢!”马大年一激灵,忙道:“是隔壁的赵兄弟!”

“来了!”

他放下筷子,急忙开门。

一个身材魁梧,面色憨厚的六尺大汉就印入眼帘。

“昨个不是冬至吗?营里发了些东西,我今回来,就带给您尝尝!”

说着,他就举起了手中的半只腊鸭,其黄黑色的光泽,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

“快些进来!”马大年故作推辞道:“你我兄弟客气什么,下次可不许这样!”

赵发憨笑着,就进了屋。

“赵兄弟来了?快坐下,吃了没?要不要加一碗?”

“吃了,吃了!”赵发笑着,放下了腊鸭,让两个小孩馋得口水直流。

就连嫂子也忍不住吞咽了下。

在市面上,一只腊鸭可得两百来文,往往还有价无市,没处买去。

毕竟大运河堵塞,渤海冰封,物资匮乏了。

马家与赵发的结交,还得是去年。

赵发是山东人,通过了新兵营招募,入了京营当兵,在院子里租了个单间。

马大年热心肠,帮忙运了不少的行礼,关系就近了。

“这腊鸭放在我那吃不完,索性就给大哥大姐尝尝!”赵发笑道。

“这可是好东西!”马大年叹道:“兄弟,你们京营冬至发了不少东西吧?”

“没多少!”赵发随口道:“我是伍长,就发了一只腊鸭,一斗新米。”

“听说等过年的时候,还会发下一两红糖,半斤盐,一双布鞋。”

“乖乖!”马大年摇头赞叹:“早就听说京营福利好,没曾想竟然那么好。”

“管吃管喝,一年两身衣裳,一个月还有两块钱,一石米,过年过节还有赏赐,这是神仙日子啊!”

“其实吧,上头们福利更好呢,我这只是九牛一毛!”

赵发收敛笑容:“对了,等开春我把婆娘接过来,到时候就得大嫂多照顾了。”

“她是乡下人,什么也不懂。”

“小事一桩!”马大嫂拍着胸脯道:“直管放心,保证让你婆娘对这街巷熟悉的就像是家里。”

“北京甚都好,就是房价太贵!”赵发忍不住抱怨道:“一间瓦房就要七十文,还是在外城,在老家县城都能租个小院了。”

“唉,谁说不是?”马大年也忍不住共鸣:“我这一大一小两间房,加上个小驴棚,他要了我三百文,真是要命的玩意!”

“他要是再涨价,我就搬到城外去。”

“大哥,还是别了!”赵发这时候忙劝道:“这京城人越来越多,好房子不好找,咱这还合适,涨得不太高就别搬了,别的地方涨得更厉害。”

“对了,大哥,咱这附近房子咋卖的?”

“你要是一家人住,两三间房的小院就行,只要五六十块吧,要是买个临街小铺,带上二楼,那得八十块左右了。”

马大年如数家珍:“这还是外城,你要去内城,得翻倍才行。”

“我得攒三年呐!”赵发惊叹道:“果然京城居,大不易。”

马大年立马就噎住了。

以他的赚钱速度,只能去城外,贴着墙根附近买两间半瓦房,也得要十几块。

京营士兵月入两块,还带一石粮,差不多三块一个月,的确只要两三年。

待其走后,马大年忍不住道:“孩他娘,要不将来把儿子送去当兵吧!”

“丘八有啥好去的。”婆娘立马叉腰道:“秀才公才是好去处,光宗耀祖。”

“我是说考不上了再去……”

离开了马家,赵发走了几步,就抵达了自己租的房子。

这是一间厢房,一张床,一个火灶,一张桌子,极其狭小。

本来他是不想租房的,住在营寨好的很。

但往来交流需要。

同时,每个月三天的休沐,小屋对他来说也是个休息的好地方,隔绝了营寨中的紧张氛围,人也放松了。

而且他还听说,朝廷似乎决定将京营每月三天的休沐,扩充到五天。

冬至日后朝廷封衙,但京营却不得歇,过年期间京营三班轮休,时刻保持大部分的军队在营。

人均五天年假,很是能舒缓军心。

赵发将吊起的锅打开,浓粥冒泡,他撕了几片腊肉丝进去,香味更加浓厚了。

打开了一本千字文,他认真地背着字。

士兵必须认识六百个字,而伍长什长等军官,则是八百字。

而想爬到队正,就要学会读军令。两千字是必须的。

升官的前提就是识字。

“唉,我要是队正就好了,买房子就很简单……”

他苦恼地挠了挠头,然后又憨笑起来:“等媳妇来了,就能生娃,到时候买房,就是京城人了。”

此时,顺天府尹衙门。

作为顺天府尹,年已六十有五的杨廷鉴是崇祯十六年的状元,但在封衙时期却不得闲。

毕竟京畿无小事。

他两鬓白霜,提笔书写,一旁的丫鬟则研磨墨水,怕被冻住了。

忽然,钱谷师爷则推门而入。

“东翁,最近市面粮价稳定,肉,柴,盐,醋等增长不大,百姓们倒是能过上个好年!”

“那便好!”杨廷鉴点点头,放下笔道:“满朝文武,就数我最忙,过年也不能将歇,操不完的心啊!”

师爷笑着奉承道:“您老在京城,陛下才能睡的安稳。”

“休要拔高我!”杨廷鉴摇头:“当了这个顺天府尹,我得少活十年。”

“怎么着?又有事?”

“朝廷之前提出的暂住证之事,一开始倒是推行顺利,但已经演变为形式,只要花点小钱就能办。”

师爷愤愤不平道:“如今更是变为苛政,成了敛财的工具,府库中不得分毫!”

“这事?”杨廷鉴捋了捋胡须,陷入了思考:“如今京城有多少人?”

“暂住证变为废纸,谁也不晓得。大概有百万吧!”

师爷随口道:“毕竟光是京营就有二十万,加上其家眷,就占了京城的六成了。”

“京城人口迫在眉睫!”杨廷鉴意识到,北京的人口不能继续膨胀下去了。

地方供养压力太大了,让人心疼。

(本章完)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