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5章走投无路,官逼民反
天启一十三年下半年,
川地陷入了诡异的平静之中。
新政仿佛从未存在过,学子们隐藏在村镇之中默默发展,而蜀王朱至澍和权贵们则进行着最后的狂欢,他们也清楚这样的好日子没多久了,因此一个个巴不得能从百姓手里压榨多少钱财就算多少。
而经历了蜀地年初灾情后,这下半年老天爷依旧没给蜀地多少面子,百姓收成寥寥无几还要给蜀王给地主士绅们交纳租子,食不果腹都不足形容蜀地百姓之艰。
而西南之外,大明其他地方的百姓日子越是在蒸蒸日上。
随着外面的消息不断透露进蜀地,朝廷实行的政策到底多么好,外面的老百姓过的什么日子,蜀地的百姓知道外面的真实情况对蜀王朱至澍和蜀地官僚的压榨欺瞒更加愤怒。
可面对高高在上的宗室亲王,面对权贵地主们的刀子,百姓们只能忍气吞声,百姓们毕竟不为自己也要为家人考虑,如今虽然活的艰难,但好歹还有这着希望。
只要有希望,有个盼头,百姓就还能忍耐,只要没有被逼到绝路上,百姓们就还能挣扎。
但这股怨气却是一直在百姓心里萦绕的,加上大同学子们的不断引导,百姓们都知道了压在他们头上的那座大山是蜀王,是朱至澍。
历代蜀王贤良爱民,乐善好施的宽仁名头短短几年就被朱至澍给毁了个干净,百姓们如今没人再念蜀王府的好。
毕竟那仁善的蜀王都已经薨了,眼下在位这个蜀王,可是个饕餮啊。
蜀王势大,还有着兵马,百姓们手无寸铁,加上家眷就在本地,只能期待着朝廷来拯救大家,面对咄咄逼人要钱要粮的朱至澍,百姓们把心里的怨恨压制下去,继续忍耐着。
这股怨气看似被压下去了,但这就如同蓄洪一般,压抑的越狠,爆发起来就愈发恐怖,如今这蜀地看起来越平静,聪明人就越心惊。
时间渐渐来到天启十三年的年尾。
这一年时间,蜀地百姓的日子堪称水深火热,不知道多少百姓被蜀王逼得家破人亡成了矿奴,更不知道多少给蜀王府服徭役的百姓死在矿山里和山林中。
蜀地的百姓愈发稀少了,而佃户、矿奴、仆役等等却越来越多,这些都是挂在蜀王府和地方权贵士绅下的大明百姓,如今却被以各种手段各种名义给逼得失去了自由身,失去了自家的田地,甚至房子都不再属于自己,百姓们怎么能不恨,怎么能不怨?
而大同的学子们一方面积极的游走帮助着百姓,另一方面也是想方设法将蜀地的消息传出去,如今蜀地百姓的生活环境已经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地步,弄不好的话是会出大事情的。
顺天府,内阁。
“元辅。”
黄宗羲看着深夜还在处理折子的张好古有些犹豫。
“怎么了太冲?”张好古问道。
黄宗羲将折子递过去:“汪总督的消息,关于四川的。”
张好古接过折子展开一看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这消息怎么才送过来?四川百姓民怨沸腾,蜀王猖狂压榨民力...如今朝廷各地推行新政,眼下四川也不是之前那么闭塞,这外面的消息四川的百姓能一点都不知道吗?”
“还有蜀王朱至澍,历代蜀王仁善爱民,到了他这一代却如此肆意挥霍民力,强征百姓服徭役,还逼着百姓缴纳各种钱粮杂税,蜀王府这两百多年的贤名算是毁在他手上了。”
黄宗羲说道:“而且蜀王还涉嫌杀害大同书院的学子。”
揉了揉眉心,张好古神情有些疲惫,为了明年征讨辽东的大计,张好古这半年可不仅操劳政务,新军的事情也有他主掌着。
地方物资的运输,涉及多少府县,要调集多少百姓,陆路水路的运输路线和人员配给,加上钱粮、宣传等等,方方面面他都要确保万无一失。
更何况新军今年要把九个镇编练为最新编制,训练、军械配给、战术操演、人员任命...
张好古和内阁众人忙来忙去,为的就是明年一战功成,偏偏这个时候朱至澍还在这里给朝廷扯后腿!
朝廷的宗室藩王,已经糜烂到难以收拾的境地了。
揉着眉心,张好古沉吟着:“如今蜀地民间怨气极重,百姓已经被逼的卖儿卖女,家破人亡,加上蜀地今年大灾,蜀王府如此行径,恐怕有激起民变的危险。”
“明日我去找陛下陈述利害,决不能放任蜀王继续乱来了。”
翌日,张好古前往武英殿面见朱由校。
“师父可是给朕带来什么好消息了?”朱由校问道。
张好古神情严肃:“回陛下,臣带来的,不是什么好消息,而是一个坏消息,陛下您请看。”
说着,张好古将折子递给王体乾,由王体乾呈上去。
朱由校眉头一皱,看着王体乾呈上来的折子,看罢将折子合起,有些不敢相信的看向张好古:“蜀王,竟然如此倒行逆施?蜀王历来在宗室有贤名,历代蜀王也都是仁善爱民的贤王,这是不是弄错了?”
不由得朱由校怀疑,实在是历代蜀王给中央的感觉太好了,那就是个乖挂听话不搞事的好弟弟。
朝廷需要救灾了,蜀王府出钱出粮;朝廷要打仗平叛了,蜀王府出钱出粮;朝廷要有个什么政策,蜀王府双手支持...
蜀王就是一个好弟弟,皇帝要干啥,蜀王都支持。
而且历代蜀王在蜀地都是施仁政,更是诗礼传家,那可都是文采斐然的贤王仁王,对待百姓非常宽仁,以至于历代蜀王在蜀地官员面前就是软柿子,被各种压迫拿捏都不敢轻易找朝廷解决麻烦,很多时候蜀王上奏都是被逼的忍无可忍才找朝廷告状,突出一个尽量不给朝廷惹事。
就说前代蜀王朱奉铨,朱由校就再熟悉不过了,今天被谁欺负了,有什么委屈了,又是出什么事了,那简直就是个乖宝宝,朱由校还给过朱奉铨不少嘉奖,甚至说过若各地藩王都如同蜀王一般仁善,宗室必成为朝廷栋梁。
眼下这蜀王突然爆出来这么多事情,朱由校很难相信那历代仁善懂事的蜀王到了这一代会变成这个样子。
张好古躬身说道:“陛下,臣所奏,句句属实。如今蜀地百姓已经不堪忍受蜀王暴政,蜀地已经成了他蜀王的独立王国,朝廷政令在蜀地根本无法实施,如此一来,朝廷威严何在,法制何在?更何况百姓屡遭蜀王压迫,今年蜀地又是灾年,若是百姓被逼到走投无路,那蜀地可有民变之威啊。”
“更何况如今正是朝廷厉兵秣马备战辽东之际,蜀王行径完全是在拖朝廷后腿,若蜀地真出了什么问题,朝廷征辽东之事必受牵扯。”
朱由校点了点头:“师父此言,不无道理。”
显然,打动朱由校的不是蜀地百姓被蜀王压迫,而是蜀王的行径可能影响到他朱由校征辽东的大计。
实际上,对蜀王是不是如此倒行逆施,朱由校仍有疑虑,蜀地承平,百姓生活安逸,历来蜀地被称为天府之国,物产丰富,百姓安居乐业,蜀王是要多么倒行逆施才能把百姓逼得民变?
因此对张好古所言,朱由校是持着半信半疑的,毕竟如今新政已经推行到了西南,很难说这其中有没有新旧党争的成分。
思索之后,朱由校说道:“蜀王那里,朕会派人申饬,师父当前要务还是征辽东之事。”
朱由校这话算是给了张好古一个答复,张好古说道:“臣明白。”
回到内阁后,张好古说道:“陛下对蜀王之事将信将疑,估计会派人去查验,如此一来,蜀王行径必然收敛,百姓也应当能渡过今年了。等明年征完辽东,再挟大势推行新政,可救西南百姓于水火。”
黄宗羲有些不解:“蜀王之事明明已经查验,可为何陛下...”
说着,黄宗羲忽然闭嘴了,是啊,那是蜀王,是宗室,朱由校怎么可能不慎重。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