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论文内容才被固定下来。
陈蒙檬和丁志强商量了一下,决定投稿给国际上已经有很大影响力的《湮灭物理与理论》。
……
《湮灭物理与理论》的审稿速度远称不上快,因为他们每天接到的论文稿件数量实在太多了。
国内数学、物理领域,好多学者都会投稿过来。
来自梅森数科学实验室的论文,待遇自然是完全不一样的,稿件第一时间就被编辑部注意到,再看到两个论文作者名字之后,编辑直接就给了审核通过,什么编辑部审稿、同行评审完全不需要。
王浩的天才学生,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论文,还用审核吗?
编辑部马上打电话联系了梅森数实验室,问话则是,“陈蒙檬教授和丁志强教授投稿的论文,需要网站直接发布吗?”
“什么时候发表?”
“跟着下一期?当然可以,当然可以……”
很快。
陈蒙檬和丁志强的研究论文正式发布出来,论文的名字则是《能量素数化:粒子边界理论》。
论文才刚发布出来,就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
任何研究刚发表出来,是否会受到关注和作者是有直接关系的。
在国际物理学界上,陈蒙檬的名气非常大,因为她是诺贝尔物理学奖新晋得主。
丁志强的名气也不小,他参与了高次质点函数的研究,并附带证明了黎曼猜想。
同时,王浩好几次公开称赞丁志强,也让很多人对丁志强的印象是,“被王浩看重的天才学生。”
陈蒙檬和丁志强一起进行的研究,自然会受到很多关注。
当学者们把关注放在论文内容以后,好多人顿时被其中的新奇想法所吸引--能量素数化,就像是王浩听到这个词的第一反应,其他的学者深入思考也同样满心赞叹。
现在湮灭理论已经有了很多研究成果,包括基础的《强湮灭力》,再进一步的《光子构架》以及影响力巨大的《宇宙膨胀论》,等等。
有些理论甚至完全不相干。
比如,《光子构架》和《宇宙膨胀论》,是对于湮灭理论微观物理以及宇宙学两个方向上的研究。
两个研究很难说有什么关联,却都是湮灭理论的重要内容。
现在出现了‘能量素数化’,直接就能让人想到《光子构架》,光子构架研究中心的‘二点五维拓扑结构’,就是零零散散的单个素数组成,同时也可以联系其他理论。
‘能量素数化’说的不止是‘素数’,还有‘能量’,宇宙中的能量和所有事物直接相关。
‘能量素数化’的基础,就可以把一系列的基础理论通过‘能量’、‘素数’结合在一起。
如果继续深入思考,就能想到很多的物理理论,都可以利用能量素数化的概念进行解析。
相比来说……
利用能量素数化的基础,解析宇称不守恒、绝对零度等问题,似乎就只是一个研究方向而已。
“能量素数化,这个设定简直是太美妙了。”
“我们可以以这种方式把很多理论联系在一起,至少在湮灭理论领域,能实现理论的统一。”
“陈蒙檬,丁志强,这两个年轻的物理学家真的很了不起!”
“当然很了不起……”
“一个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一个参与黎曼猜想的证明工作,他们的成就已经超越了99.9%以上的人……”
“……”
在《能量素数化:粒子边界理论》引起学术界关注的同时,另一篇理论物理的研究成果,也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和讨论。
那是一篇帖在预发表网站论坛上的内容--《β元素和β-元素的不存在性》。
作者的名字是莱德利-帕森斯。
预发表网站内容很难引起关注,毕竟还没有在正式的学术期刊上进行发表,也只是在网络上贴出来而已。
《β元素和β-元素的不存在性》却引起了不少的关注,主要还是研究的作者很有争议。
莱德利-帕森斯,弦理论的叛徒、带着疑似编纂论文的学术污点,学术领域的名气可以说都是负面的。
但是,负面的名气也是名气。
莱德利-帕森斯在社交网站有过万的粉丝,关注列表里还有各个顶尖大学的教授。
他完成了论文以后并没有进行投稿,而是直接贴到了预发布网站,随后在社交网站发布了链接,附带的一句话则是,“最新成果!想象毕竟只是想象,人类必须要面对现实!”
《β元素和β-元素的不存在性》,内容就是以数学分析驳斥《强湮灭力场下的元素变化》中的内容。
莱德利-帕森斯确实很有水平。
他发布的数学内容没有‘直接错误’,唯一能够指出的问题,只是模棱两可的数学逻辑,但也不能够说是完全的错误。
很多数学高端研究会使用同样的逻辑方法。
这些数学内容和‘β元素和β-元素的数学构造’存在了一定的冲突,论文就总结认为‘β元素和β-元素是不存在的’。
这种推断方式,放在纯数学领域是可行的,因为纯数学对于内容要求非常严谨。
但是,理论物理不同。
理论物理的数学内容中,很多都是‘符合预期的定义’,内容要求自然不会那么严谨。
很多学者看过论文以后就指出了问题,有的还直接留言说,“帕森斯,你就是个小丑,竟然用数学来驳斥物理。”
“所有人都知道你在干什么,你自己也知道,但你依旧装作不知道。”
“你做这个研究有什么意义?这并不是证明是某个数学猜想,就只是构架逻辑内容而已,你用数学去驳斥定义构架?”
“你只是为了吸引眼球儿吧?”
“……”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