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孔融论道(1 / 2)

三国第一纨绔 刀光 3021 字 2023-10-31

主帅军帐内,一众诸侯哑然。

他们等来的结果,竟然是陶谦麾下没见到吕布,无功而返!

一万大军浩浩荡荡出战,浩浩荡荡归来,没有丝毫建功,没有折损一人!

陆远同样愕然,人过一万,无边无沿,怎么可能挡不住一条官路?

这场截杀,涉及着刘备等人的名声,他们怎么舍得放弃?

只能是陶谦有令在先,不得随意出战!

袁绍轻飘飘道:“使君爱兵如子,不忍一人伤亡,袁某佩服!”

孙坚老脸一甩,冷哼一声:“使君用兵谨慎,孙某见识了!下次联军兵临虎牢关,孙某倒要学学使君的自保之道,到时看谁来破董卓大军!”

一众诸侯有意无意,嘲讽陶谦几句,便各个起身离去。

陶谦不无所谓,大袖飘飘,扬长而去。

心中虽然暗骂诸侯无礼,却对这结果极为满意。

别人是来建功立业,他却是被大义逼着来的,只求自保就好。

之前麾下大将惨死,险些连地盘都保不住,人人对他不怀好意,他岂会不知?

现在大军未损,还得了三员猛将,看谁还敢觊觎徐州!

“人心莫测,诡谲难防!”

孔融轻叹一声:“行之,你说得对,孔某不适合这里,真该早些回去经营民生!”

他上次出战,同样没有整顿好兵马,因此颜面扫地,很久不曾发言。

此刻心有所感,不吐不快,结果发现值得一聊的,就只有陆远。

而陆远给他军粮,助他恢复北海民生,更在虎牢关前救他危难,不禁让他好感大增。

不知不觉间,小将军也变成了行之。

陆远一怔:“大战在即,使君何出此言?”

“行之,诸侯的心思,你是不懂,还是不在乎啊?”

孔融意兴阑珊:“这大帐当中,没人真想要吕布人头!那是徐州的一郡太守,好不容易的空缺,人人心中都有盘算,岂会让他人随意抢功,得了此地!”

陆远没有对此事上多说,只随意笑道:“使君如果有空,不妨到我那坐坐?”

他不在意诸侯心思,反正都得跟董卓硬拼。

来日虎牢关下,不愿出力的就断粮滚蛋,等着兵变被杀吧!

孔融勉强笑笑:“也好,你我本就有言在先,他日皖城一聚,现在正好提前讨教!”

陆远再次挥手,招呼山阳太守袁遗,乐呵呵道:“将军,要么同去?”

他看着孔融和袁遗在此,不禁想起了武安国和满宠。

这两人都是被他看好,在生死之间救下的,而且目前急需,当然不能放弃。

只不过要收服二人,无论如何都绕不开他们主公,孔融和袁遗。

袁遗五大三粗,闻言愣了愣,皮笑肉不笑道:“小将军,我们没这么好的私交吧?”

他出身汝南袁氏,是袁绍和袁术的同族堂兄,看不惯袁氏兄弟相争,因此对袁术身边的陆远,一样不假辞色。

陆远起身大笑:“相谈一场,算什么私交!将军不必客气,走吧!”

他拉着二人,起身就走。

袁遗满心疑惑,这小贼什么意思?

只是现在这小贼负责粮草,他倒不好撕破脸皮。

几人很快进了讨逆军营寨,在中军大帐内落坐。

“君子不欺暗室,行之的字,当之无愧!”

孔融环顾大帐笑道:“知之不若行之,孔某本为知之而来,但看了如此简单的大帐,才发现行之为人,表里如一!如果不是太过好色,自当誉满天下!”

他真心称赞,这个布置简单,与士卒一般无二的军帐,联军中怕是只有这一个。

袁遗没有说话,却也在心中感慨,这才是为兵之道!

主将与士卒共甘苦,才能让大军浑然一体,难怪讨逆军可以如此强势。

可惜此事知易行难,他们其他主将谁能做到?

陆远倒着茶水,哑然失笑:“使君,陆某不好名利,如果再不好财色,那即便当了圣人,活着又有何意趣?”

孔融接过茶水,没再多说。

他自己都被名利所扰,怎么能要求别人一无所求。

“使君,你有君子之风,行之便直言了!”

陆远乐呵呵道:“行之麾下,人手拮据,做事一直束手束脚,因此想借使君麾下武安国一用,以达成夙愿,愿使君成全!”

他对孔融了解颇多,如果寒暄客套,只会没完没了,还不如直言相告。

“行之,你的夙愿是什么?”

孔融稍稍疑惑:“上次问你,你便含糊过去了。至于武安国,你问他就好,他身体残疾,心灰意冷,如果能得行之重用,倒也是好事!”

他心中更疑惑武安国残废,还有何用?

只是他身为圣人门徒,这种话自然问不出口。

“行之所求,不过一个公道!”

陆远呵呵笑道:“就像之前行之所言,士卒上阵杀敌,就该有口饱饭,有荣誉尊严,这就是公道!只是这天下还差的太多,此事说来话长,使君到皖城后,一看便知!”

他不愿在此事上纠缠,但对武安国已经有了信心。

不提救命之恩,让一个心灰意冷的武将,做他皖城的骑术总教官,这份重视,足以让武安国动心。

而且当今天下,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皖城却如世外桃源一般,百姓怡然自得,衣食无忧,无人不心驰神往。

只要到了皖城,见了皖城风物,就一定会为之动容,最终和其他讨逆军将士一样,为了这份人间净土而战。

这正是民心既军心,是他得自后世最宝贵的经验,超越这时代两千年的视野。

后世的格局见识,军事理论,强于任何发明创造,武力智力。

“说来话长……那行之就慢慢道来啊!”

孔融一脸殷切:“孔某此来,正为讨教民生,有的是时间!孔某看报纸时就心有疑惑,粮食产出就那么多,即便没有世家掠夺,但人口渐涨,怎么保证百姓始终丰衣足食?”

陆远头皮一麻,怎么还是纠缠上此事了?

他哪有时间慢慢道来!

“使君,这是大学问,你有大智慧,到皖城一看便知!”

陆远斟酌言辞:“各人见解不同,就像世人皆称李儒软舌如刀,是当今第一谋士。但行之不屑,只认颍川陈群这等大才,他在皖城默默无闻,一心制定后世千年规矩!”

孔融呆了呆,定后世千年的规矩?

“武子之法,强魏一时,但商君之法,却强秦一朝,使君以为孰优孰劣?”

陆远悠悠笑道:“谋一时一势,一局一域,是谋士,但难免浅薄!而见识深远者,已经着眼未来,谋千年变法。这等大才,行之自愧不如,无法代其发言,只能使君亲自去看!”

陈群的寒门士子论,堪称振聋发聩。

而陆远更知道,陈群本来就是九品中正制的创始人,彻底替代了当下的举孝廉制度。

现在陈群看到皖城的人心向背,已经在钻研更合理的制度,三省六部制。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