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兵无常势要出奇招制胜(1 / 1)

指挥部的战士正在收拾行装的时候,冀察支队和冀东纵队的队伍到了。

经过刘福军的建议,汇合地点改到了大黑山以西的青松岭。

李运昌司令员、彭寿山参谋长带着3000多八路军顺利抵达。

同时抵达的还有李湘、曾美带领的冀察支队1000多八路军。

兵力确实很多,但是刘福军知道,他们大部分也是新兵,老八路很少。

简单商讨后,晋察支队和冀东支队就地改编为热东纵队,抽调200多干部战士出来,又从直属支队补充了一千多新兵,算是满编了。

李湘为司令员,曾美为政委,彭寿山为参谋长,下属九个营。

但是目前,他们还不能跟大部队汇合,就在青松岭附近隐蔽待机。

陈司令员对刘福军的支持很大,暂时总部没有命令下来的时候,他放手让刘福军发挥。

总部派来的几个干部已经到了直属支队,开始拉着部队整训了。

直属支队新兵加上伪军近8000人,这可是抗联目前最缺的一环,训练好了就是强兵。

老红军、老八路还有很多老战士被调了进来,不但训练战斗力,还不断加强思想教育。

刘福军敢在这里坚持,也是相信,只要有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些新兵一定会快速的成长起来。

吴晓晓那个特务现在最大的用处就是拖延小鬼子,给抗联部队训练预留时间。

几位领导商讨了三个小时,针对小鬼子的围剿制定了一个较为完善的迎敌方案。

刘福军计划以小部队佯装主力,带着教导营、新兵营伪装指挥部向辽西转移。

小鬼子得到消息,一定会调集奉天方向的小鬼子进行堵截。

辽西走廊的小鬼子大概率也会出动,尾随抗联往鞍山、凤城方向进军。

抗联这个时候必须极速行军,甩开小鬼子,往白山方向转移。

要把小鬼子尽量往朝鲜境内吸引,最好到通化区域。

剩下的四个纵队在北大沟、大青沟附近设下埋伏圈,围歼小鬼子第8独立守备队。

然后迅速后撤至柳河沟,阻击小鬼子第10师团。

侦察营的战士已经出去好几天了,刘福军就想看看小鬼子是不是上当了。

如果小鬼子不想让抗联回到通化,最可能在辽阳、鞍山附近设下包围线。

这正是刘福军期望看到的,只要小鬼子不发动进攻,抗联就有时间来对付其他小鬼子。

黄新成带着三个营,跟在警卫营、教导营后面,掩护着总部机关人员往老爷岭方向转移。

部队走的不快,机关、后勤都在,又是山路,哪里走的快。

吴晓晓有时特意走慢一点,观察了一下,确实是大部队的规模,至少有三四千人。

目前为止,就算是支队的干部都没有几个知道抗联实际人数。

特别是直属支队,很多人以为那就是一个新兵营。

抗联的编制对外来说,都有点虚张声势,一个军能有上千人就不错了。

三个纵队一开始整编的时候,也就3000多人,包括总部的一些机关干部也都是这样认为。

看来没错,抗联这是要回到通化去,这下她真的放心了。

刘福军可不敢大意,特别叮嘱黄新成,这个小鬼子很谨慎,只要被她看出破绽,这场戏就没法演了。

也不仅仅是这次,所以一定不能让她怀疑,更不能怀疑她,让她觉察到。

接下来一年的作战,还要让她继续发挥作用,甚至是一些真实情报,也要借她的手发回去。

东北这里地域太大了,要是没有详细、真实的情报,想围剿一支千人以内的小部队,几乎不可能。

200多里,部队整整走了三天,才到了杨树沟,实在走不动了。

上面下达了宿营休息的命令,让全体战士休息一天,派人前去侦察。

很快,吴晓晓就听说了,另外两个纵队已经向盘山侦察前进了。

她不知道的是,所谓两个纵队不过是称谓,实际上白山纵队和南满纵队已经在大青沟设下了埋伏。

“司令员,你还记得我们湘南八面山吗?”

指挥部里孙刚已经拿到了侦察员绘制的简单地图,他突然有了一个认识。

“八面山?”

刘福军笑了,没有可比性,江南的山连绵在一起。

“司令员,你看,北大沟、大青沟、泉眼沟,边上都是大丘陵。”

刘福军心里也是一动,他好像明白了孙刚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柳河?”

“是的,现在正是洪水期,我们只要堵住了大青沟,老沙湾、程家坑就是小鬼子的坟墓。”

两人马上在地图上仔细演算了一下,很快就找到了最佳的路线。

只要通辽的小鬼子守备队过来,就会被大水直接冲垮。

“给胡副司令员发报,命令东满纵队、热东纵队向通辽进军,务必一天内拿下通辽。”

既然小鬼子守备队回不去了,那还客气什么,拿下通辽就是对小鬼子三路围剿最好的回应。

现在小鬼子在中苏边界有重兵部署,至于其他地方,大部分是守备队和伪军。

通辽小鬼子守备队加上一个伪军师,10000多人几乎是倾巢出动,估计剩下的也没有多少人了。

两个纵队近万人,还打不下一座空城吗。

只是有一点,陈司令员到了以后,几乎是天天看着他,想上一线肯定是不可能了。

这也是总部首长再三叮嘱的关键一点,现在斗争形势正在好转,但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大意。

一旦像原先抗联那样,高级领导人大量牺牲,部队根本坚持不住。

“要不要直属支队一起出动?”

陈司令员在边上问了一句,作战是最好的整训方式。

“司令员,两个纵队都多了,我就是想让热东纵队锻炼一下,才让两个纵队上去,再多没有必要。”

“再有几天,政委应该就会到了,直属支队跟他们整合后,再作战。”

总部发来的命令,初步方案是大青山的李井泉政委到抗联来担任政委,只是目前还没有公开。

他们目前过来多少部队还不知道,已经从察哈尔进入热河,最多3天就能到达根据地。

“陕北两个团,大青山来一个支队,兵力估计有四五千人,你有什么想法?”

刘福军苦笑不已,这让他怎么回答,自己又不是司令员。

“首长,我是小兵的时候,你就是大首长了,能不能别拿我开涮。”

“老总可是说了,你对东北的情况很熟,要多听听你的意见。”

“首长,我才来多久,怎么可能,你就不要难为我了。”

刘福军可不管这些,先把当前一仗打好再说。.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