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他们就真的愿意陪着皇帝当冤大头吗?
答案是否定的。
文官集团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对此陈景恪也没有拒绝,相反他还很支持。
没有什么人前来祝贺,也没有人来找麻烦。
还有一部分学生来源于工匠子弟,都是原本隶属于朝廷的工匠家的子弟。
至于儒家,他们对陈景恪非常无奈。
既然无法将算学踢出去,也就没有继续针对的必要了。
别管是什么人,只要自称是某某势力的使节,带着一些礼物过来声称要朝觐天子。
皇帝、太子、太孙都对他非常信重。
而儒家也知道拿他们没办法,因为计官确实是朝廷需要的专业种类,无可取代。
但一般不能超过藩属国进献贡品价值的三成。
虽然不至于将儒家一脚踢开,但至少在算学圈子里,儒学经典的重要性日渐降低。
第一类是藩属国,第一种是亲王藩属国,第二种是异姓藩属国。
此时他无比庆幸,还好自己一开始就抓住了朱雄英。
在这里他将外国划分为两类五种。
事实上这是误解,儒家是最反对这种政策的。
他们对于研究百工技巧并不抵触,甚至还很高兴。
长度和重量的测量工具是现成的,容积、温度等才是麻烦的。
比如杨广,为了炫耀隋朝强盛,竟然要在迎接外国使节的道路两旁挂满丝绸。
等过两年,第一批学员学有所成,再将这个任务交给他们。
事实证明,自己还是太高看自己的名声了。
算学圈子的人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大明今年可谓是收获满满,自然又是一个喜庆年。
他们心里真的敬仰天子吗?
恐怕恰恰相反,这么好骗的大傻子,怎么就不多几个呢。
“学政和科举是国之大事,自有成熟的章程在,且备受瞩目。”
番邦使节就是拥有种种特权,很多蛮夷部落也是如此。
太孙的情况也类似,早早就开始崭露头角。
陈景恪也只知道大致原理,剩下的就只能交给工匠们去实验。
朱雄英虽然很少露面,但之前南方除虫害、安抚蛮夷部落、上书摊丁入亩等政绩,实在太过于突出了。
二来……就这么说吧,理科是一门有钱人才能深入研究的学问。
一种是盟友,二种中立国,三种敌对国。
“百官也会认真思考你的建议。”
通过他们的手来实现这个目标。
“外交则不然,这一块向来不受重视。”
虽然不敢正面和儒家掰腕子,但也不再如以前那般被单方面吊打。
他带人制定了一套全新的宗藩规则。
“但以后大明将要面对更加广阔的世界,要接触更多的国家。”
但大明朝不一样,任谁都能看得出来,皇帝和太子那真的是父慈子孝的典范。
他还真怕自己的书院变成权贵子弟学校。
“我们大明的官吏与外国接触时,也有了律法章程可以依靠,处理外交事务就能更加从容。”
他们才是真正了解陈景恪本领,又对杂学没有偏见的人。
第一期招收了两百名学生。
尤其是朱雄英确实通过此举获得了更高威望,也让他的谦让变得更有价值。
遇到中原王朝虚弱的时候,比如宋朝……那是没办法。
得知书院需要先生,不少闲的无聊的人自告奋勇,表示一定将学生教导好。
但不管是哪一类使节,都不再拥有任何特权。
虽然擒纵器早在几百年前就发明出来了。
全寄宿制书院,上十天休四天,这么做也是方便学生们回家。
对于陈景恪提供的教材,他们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但如何将这玩意儿变成钟表,就超出陈景恪的知识范围了。
这一切朱元璋和朱标都看在眼里,对陈景恪愈发满意。
眼不见为净是最好的。
即便是宋朝,也不缺乏强硬的文臣武将。
“你若在这里搞变革,必然会引起官僚集团的警惕乃至抵触,降低你在他们心目中的分量。”
在这种事情上,谁说话都不好使,只有朱雄英才能让朱元璋去冒险。
书院的先生,则全部由形学研究班的成员担任。
“中原王朝向来以天朝上国自居,从未想过与他国平等相交,所有国家都是藩属国。”
这种情况,反而是文官集团最乐于见到的。
没钱连实验器材都买不起,拿什么来研究。
你们算学也别想搞事,我们也不欺负你们,大家相安无事。
当然,这其中‘技工学院’的流言,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无法可依的情况,一切只能按照上面的意思来。
这其中自然有陈景恪的功劳,准确说这套规章制度,就是在他的提议下才起草的。
当然,在百官看来,此举更多是让太孙观政,并不会做出什么改变。
一来是家学渊源,他们能学的更好。
陈景恪又说道:“第一把火从这里烧,也能避免触犯百官的利益,引起他们的不满。”
正常官宦人家自然不愿意将孩子送进来。
“可以说,从这里入手是最好的选择。”
现成的人才不用白不用。
只要这些女孩子能有一个学有所成,在科学上有所建树,都可以作为榜样进行宣传。
当然,如果贫民子弟中出现了天才,陈景恪是愿意自己出钱培养的。
官僚集团难道真的不知道这种情况吗?
朱雄英将这些潜规则统统废除,将一切都摆到了台面上。
文官对他就算再不满也没用,只能选择眼不见为净。
朱雄英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当即就决定,自己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从这里烧起。
此时入了太孙的眼,那就是潜邸旧臣,将来必获重用啊。
如果皇帝比较好大喜功,那就没办法了。
“你从这里着手,不会触犯任何人的利益,自然也就不会引起不满。”
这让一众文臣更是喜上心头。
“所以也就无所谓外交制度,在这一块完全就是空白。”
国礼交换是给非藩属国准备的,必须等价还礼。
所以,洛下书院悄无声息的开学了。
形学研究班的人,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一个是穷人。
“等到你的能力获得大家的信任,再插手学政和科举事务,就不会显得突兀。”
但过完年后,朱元璋就给群臣来了个大的。
着太子朱标总揽国政。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