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颔首道:“好,既然你都想好了,那就去做吧。”
果然不愧是方孝孺啊。
朱雄英一脸若有所思,预设立场吗?
好好好,学到了学到了,嘿嘿。
有些儒生不服,就开始指责挑衅,有些甚至破口大骂。
朱标想了想说道:“之前你不是提议,将解缙调回来吗?就让他当这个总编辑吧。”
生意反而变的更好了。
于是就解释道:“免费的可还好,我弄这个是收费的,谁想看必须花钱买。”
陈景恪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话里的意思。
“弄个更大的平台,让天下读书人一起参与进来。”
陈景恪叹道:“不是理学弱,而是这场较量本就不公平。”
在周报上打擂台,看似公平合理,然而根本就不可能。
朝鲜王国来的那群读书人很气愤,然而方孝孺却无动于衷。
拿起书:卧槽,好精彩。
至于原因,大家懂的都懂。
朱雄英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方孝孺太狡诈了,将理学门人算计的死死的。”
只不过让理学门徒没想到的是,本以为是群儒单方面殴打方孝孺。
因为有人‘叛变’,理学门徒更是将唯物学视为洪水猛兽,轮番上台挑战。
没几句话就被驳斥的哑口无言。
纷纷掏钱去购买唯物学书籍加以研究。
朱标颔首道:“此事就交给你吧。”
后来这套铜活字被府库的官吏偷的七七八八,再后来就被融了制作成铜钱了。
真正开赛的时候才发现,竟然有一小撮人叛变,站到方孝孺那一方了。
“等那些大儒琢磨透了出手的时候,方孝孺再想如此轻松应对,就很难了。”
“所有人都可以在上面发布文章,不过要经过审核,合格之后才可以。”
陈景恪翻了个白眼,说道:“我才没那么无聊,我准备来个更绝的。”
重新落座之后朱标说道:“伱说的这个……”
“还能供他们发表文章指点江山,读书人会非常的热情的。”
明初的读书人,还没进化到将锦衣卫诏狱当做刷成就点的地步。
朱雄英兴奋的道:“你也要摆擂台挑战八方豪杰吗?”
而且这部思想对理学批判之处颇多,这就更让理学门徒无法忍受。
“虽然成本有点高,但可以使用数十年,属于一劳永逸。”
虽然有开玩笑的成分,但也可以从侧面说明,含铅制品对身体的危害性。
“等他的唯物学站稳脚跟,我再宣扬大同思想就更加方便了。”
当朱雄英轻蔑的说:“理学竟如此脆弱,实在让人失望。”
反正他们就见到方孝孺击败了一个又一个挑战者。
不过这种摇摆分子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依然坚定的反对方孝孺。
然后更多的人来围观,不只是读书人,很多无聊的百姓也来看热闹。
计划里的大学城还没见影子,商业街倒是先弄出来了。
康熙时期曾经制作了一套铜活字,拥有数十万枚字签。
陈景恪说道:“邸报知道吧,我准备弄一份类似的东西,每周一期,不过是面向所有人发行的。”
“别看方孝孺现在声势无两,如果他扛不住后续理学大儒的攻击,也注定要灰溜溜的退场。”
作为骂人的行家,他可太懂这里面的门道了。
“其次,就是预设立场。方孝孺很狡猾,限定了辩论题材,必须聊唯物学。”
邸报朱雄英自然知道,朝廷将近期的政策之类的东西汇集在一起,刊印送到各地方衙门供他们学习。
他有自己的一套思想。
百姓确实不懂那么多大道理,然而谁为他们说话,他们还是能分得清的。
很多摇摆不定的读书人,在这期间逐渐坚定了想法。
赶紧加印吧。
陈景恪解释道:“首先,时间太短,理学的大儒还没来得及将唯物学吃透。”
这年头邸报是免费送到各衙门的,他还以为是免费送给读书人。
然后在传播此事的时候,少不了添油加醋,将方孝孺和唯物论描写的各种高大上。
朱雄英习惯性的抬杠道:“这东西,会有人买吗?”
结果就是越研究越摇摆。
当然,也有唯物学的支持者,上台请教各种疑难问题。
陈景恪是有先见之明的,立即派人对商贩进行集中化管理培训。
然而上去挑战的人,很少有能撑过三回合的。
潜移默化中,替唯物学做了宣传。
没办法,这会儿的锦衣卫是真敢杀人。
“而且还能用来刊印邸报、书籍等,成本均摊并不贵。”
不过……
“在他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谁也无法击败他。”
“不过这是朝廷主办的,品质太差丢的是朝廷的面子,自然不能这么做,我准备搞一套铜活字。”
朱标点点头,说道:“这个大明周报的想法不错,朝廷可以通过周报向天下读书人传达一些政策和想法。”
陈景恪胸有成竹的道:“陛下放心,我准备用活字印刷。”
还可以用来印刷各种书籍,将书的价格进一步压低。
商贩们一开始还觉得麻烦,但很快就发现,弄的干净一点那些高高在上的读书人也开始过来吃饭了。
“如果他们不能正面击败唯物学,凭什么当唯一显学?”
当然,也可以让很多工匠一起雕刻,那样就会增加成本。
于是,儒家读书人集体接受了一遍唯物学洗礼。
“它没有迂回的余地,必须正面硬碰硬,赢家通吃输家一无所有。”
说到这里,他补充了一句:“遇到什么困难,就找太子解决。”
在研究过后,他们就拿着自己找到的缺点,去和方孝孺进行辩论。
放下书:卑鄙小人,儒家的叛徒。
各大书商都感到震惊,这种书竟然也能脱销?
总之就是,以现在的印刷技术,这份周报的成本会非常高。
幸好之前他引导培养了方孝孺,让这位领悟了唯物学思想。
陈景恪解释道:“报刊这东西,成本比品质更重要……”
一周七天这个概念,经过陈景恪数年来的推广,已经被越来越多人接受。
前世网上都说摸多了不长个什么的。
“面向天下读书人?你哪来那么多钱?”
擂台赛终于开始,无数读书人蜂拥而来。
陈景恪躬身道:“谢陛下。”
不过他们也只敢动动嘴皮子,因为周围有锦衣卫维持秩序。
果不其然,那些儒生被气的七窍冒烟。
随便你们说什么,我一概不理。
尤其是非理学门徒,简直将这部书视作瑰宝。
朱标都出来了,他也就正经起来,严肃的道:
“这周报的影响力太大,必须掌握在朝廷手里,上面刊登的文章也需要经过严格筛选。”
“如果能有一个平台,能让他们及时了解国家政策。”
关键,解缙表面上是正统的儒家读书人,他本人既不迷信理学,也不信奉唯物学。
这一次,他也是用同样的态度来面对非议。
陈景恪准备也弄一套,平时用来印刷报纸、邸报什么的。
他都很有耐心的做了详细的解答。
等将来《建章大典》编写完成,正好用这套铜活字印刷个几千套。
免得和《永乐大典》似的,因为只有两套,最后给弄的残缺不全了。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