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送上神坛(1 / 2)

陈景恪不知道上辈子欧阳伦做过什么,但就这辈子来看。

他死有余辜。

以平民出身,获得朱元璋赏识和信任,尚嫡公主并主持茶马古道。

那可是茶马古道啊。

华夏文明自古以来,最主要的商路有三条。

其一丝绸之路;其二海上丝绸之路,也就是下西洋。

第三条就是茶马古道。

仅从商业利益角度来看,茶马古道在这三条商路里面是最小的。

但从政治角度来看,它的价值远超另外两条加起来。

原因很简单,这条路是中原王朝控制、安抚西南各部族、各藩属势力的缰绳。

这条路,也将地理上支离破碎的大西南,给紧密的联系了起来。

可以说,没有这条路,西南是不是华夏一部分都不好说。

就是这样一条生命线,朱元璋将其交给了欧阳伦管理。

可见对其的器重和信任。

然而,他却选择了背叛。

老朱如此暴怒,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感情受到了伤害。

我这么信任你,你就是这么回报我的?

都说马娘娘是老朱的剑鞘,如果换个时间节点,马娘娘肯定会保他一命。

不能让女儿守寡啊。

但可惜……马娘娘也是个政治生物,而且是政治生物中的佼佼者。

她几乎都没有犹豫,就选择了最有利的处置方法。

其实老朱都已经做好了,和她大吵一架的准备——如果她劝的话。

但她没劝,反而表态必须严惩。

让老朱惊喜不已,心中的怒火平息了大半。

欧阳伦,不过是一个外人罢了。

不能因为他,委屈了自己的亲人。

所以,当陈景恪和朱雄英赶到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已经恢复了平静的朱元璋。

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平静的外表下,正酝酿着一座火山。

等他爆发的那一天,会有无数人的血才能浇灭。

——

虽然已经有了决定,但并不是坐等敌人打上门,大计划还是要做出一些微调的。

比如老朱给蒋瓛和李善长送去了加急密信,让他们暂缓行动。

一切等到欧阳伦之事落下帷幕,理学派声势最盛的时候再出手。

同时,老朱也派出锦衣卫密探,去调查欧阳伦的老底。

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理学派说什么就是什么,必须自己掌握实情才行。

将这些事情处理完,天已经黑了。

明日就有一场大风波,陈景恪也就没有出宫,去内阁对付了一宿。

第二天一大早,等到老朱他们都去上朝,马娘娘派人以思念外孙为由,将安庆公主及其子女喊来宫中。

安庆公主还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是什么。

只以为母亲对自己宠爱,心中非常得意,打扮的雍容华贵的就入宫了。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她踏入皇城的时候,朝堂之上左川、陈瑛等理学派官吏,对欧阳伦发起了弹劾。

“欺压百姓、欺辱官吏、走私……可查到的数额高达六十余万贯……”

“证据确凿……请陛下严惩之……”

当一条条罪状,尤其是走私数额被公布,朝堂直接炸了。

群臣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若是真的,那后果可太严重了。

以徐达的城府,都震惊到失去面部表情管理。

不是他没见识,而是……好吧,他承认自己确实见识短浅了。

在大明朝,一个人十年时间贪了国家六十余万贯,不说绝无仅有,那也是凤毛麟角了。

要知道,老朱最痛恨贪腐,制定律法极为严格,贪污六十两就是死刑。

这么多钱,够欧阳伦死一万次了。

关键还是在这个敏感的时候。

以理学为首的儒家,正在和皇帝争夺法礼的掌控权。

这件事情,必将成为理学攻击皇权的利刃。

反应快的已经意识到,问题比想象的更麻烦。

不论皇帝如何处置,都是必输之局。

依照律法处死欧阳伦?那你皇家的颜面何在?

以后还怎么维持自己的特权?

而且理学完全可以告诉世人,是他们逼迫皇帝这么做的。

处死欧阳伦,就是向理学低头认输。

把欧阳伦保下来?那将彻底输掉道义。

皇权一旦失去大义这个光环,后果太严重了。

且,今天你无视律法将欧阳伦保了下来。

以后别人犯法,你还能理直气壮的处置?

好不容易纠正过来的风气,将会再次败坏,且会比以前更坏。

也就是说,这就是必输之局。

大明立国已经三十年,现在已经人心归附国祚稳固。

朝堂不缺忠诚之士。

眼见皇权面临如此挑战,这些人都面露担忧之色。

尤其是勋贵集团,更是和大明一荣俱荣的关系,恨不得跳出来将左川等人当场斩杀。

面对理学派的进攻,老朱似乎被打的措手不及,好半天都不说话。

朱雄英一副要冲出来的样子,陈景恪则在一旁拉着他,不让他出来。

左川等人更是得意,这一次又赌对了。

士气大振的他们,再次齐声逼迫老朱表态。

这时,老朱终于开口,用怪异的腔调说道:

“此事……可属实?”

左川大声说道:“蓝田县巡检就在宫外,还有其他数名证人,以及更详细的证据,此刻都在宫外。”

“陛下若是不信,可传他们进殿当场审问。”

老朱再次沉默了许久,才说道:“将证人及证据,全部移交锦衣卫……”

他话才刚出口,就被左川打断:“陛下,依照国法,如此要案当由三司会审。”

“况且,锦衣卫不过是天子亲军而已,自古以来岂有亲军执掌司法之事。”

这时,国子司业也就是诸侯王培训工作的负责人赵谦,站出来斥责道:

“左侍郎,你口口声声言国法,哪一条国法让你如此不忠君上的?”

左川反驳道:“赵司业莫要血口喷人,我何时不忠了?”

“难道我劝谏皇上行王道之事,就是不忠吗?”

“倒是你赵司业,身为国子司业不能匡扶君主之过,只是一味阿附,才是真正的奸佞。”

于是两人吵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

一方认为对方无君无父,是为不忠。

另一方认为自己在匡正君主之失,并反过来指责对方,只知阿谀奉承是奸臣。

不过在人数上,还是忠于皇权的占优势。

甚至部分儒家出身的官吏,都站在了皇权这一边。

但理学派为首的那些人,并处处以道义自居。

虽然人数不占优,声音却非常大。

一时间双方吵的不可开交。

老朱脸色铁青,目光似乎要喷出火来。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