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灵光一现(第三更,求订阅)(1 / 1)

第545章灵光一现(第三更,求订阅)

雨季时候,雨水总是下个不停,有时候,雨来得急,去的也急,有时候雨会一直下,倾盆大雨。

如果不是城市中修建可以抵挡台风级强降雨的下水道,一场雨季的豪雨,估计城市差不多就变成威尼斯了。虽然地面上没有积水,打着雨伞匆匆赶路的人们,少不得还是会湿身。有些没有带雨伞的人,就倒了霉,即便是头顶着公文包匆匆跑到的公交站台下面,身上也难免被淋了透。

在公交车进站后,人们纷纷坐上公交车,看着车外的大雨,湿身的乘客则显得有些尴尬。

“对不住,对不住,早上一时走的急,忘记带雨伞了。”

“这都能忘,雨季嘛,那天不下雨。”

奇怪,真的很奇怪,难不成南洋广播台有什么高科技不成?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现在是凌晨2点啊!爱乐乐团早就休息了;但好像这又不是录音啊!16寸蜡质胶盘录不出这么出色的声音啊!”

“磁带?什么是磁带?”

加班。

随即劳工部开始实施一项制度:禁止员工晚上8点后加班。并且派出督导官员,一经发现,就会给予企业重罚。

“磁听机应该再小一点,就像,就像……收音机那么大,先把磁带缩小。”

在你一言我一语话声中,那人解释道。

“可不是嘛。”

那人的话音刚落,旁边就有人说道。

本身就是音乐爱好者的他,自然听得如痴如醉,但是他很快发现一个盲点:

“这个声音为什么这么……爽口?”

“我们采用的是磁带,这个技术是战前德国的发明。”

“那就多弄几折呗,都有两折了,再折一下也不难啊!”

“磁带,磁带……”

“战前,德国发明家将带磁性的铁粉涂在纸带上用以记录声音,后来经过改良由醋酸纤维素箔作为载体材料,涂有氧化铁漆作为磁性材料,醋酸纤维素作为粘合剂,这种磁带由磁听机放送……”

反正一个人无事可做,加班也可以了解思乡之苦。

……

在离开广播电台的时候,李庆隆的脑海中只剩下一个念头——研制更好的磁听机和磁带。

“两折伞还是太长了一些,放不进去,应该再小一半。”

“能不能改进一下这玩意?”

或许其它人听着像是乘客的玩笑,但是赵海听到这句话时,脑海中的灵光一闪。

从此之后,这张照片一直陪伴着他,搬到公寓后,他一直把这张照片摆在那里,成为了他对家人的全部思念。

看了一眼照片,李庆隆自言自语道。

事实上,甚至就连同广播电台的磁听机,也是利用那些公开专利加以改进制的。

按照劳工部的统计,去年南洋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5小时。以至于劳工部发出警告——频繁加班不仅会影响社会消费,而且还会影响社会生育。

想着那台足足有一个冰柜那么大的机器和它播放的大型磁带,李庆隆下意识的想到了先从缩小磁带着手。

一一一.二五三.二一七.二七

打量着手中的两折雨伞,赵海的心里寻思着。

在电台技术人员的解释中,李庆隆总算是弄清楚了什么磁带和磁听机的工作原理,在他的请求下,技术员用那台差不多像冰柜一般大小的磁听机播放了几支曲子,让他震惊的是,几乎听不出现场演奏和录音的差别。

随后,李庆隆就和往常一样,从公文包中取出资料,继续工作起来,或许在公司不能加班,但是回到家,一样可以加班的。

“哎,平常雨伞都是挂在门口的,不曾想今个忘记拿了,你说要是雨伞能放进公文包里多好,总省得忘了。”

爬着楼梯到三楼,打开了自己的房门。单身公寓谈不上宽敞,但也绝对不狭窄。这套公寓有五个房间:一個起居室,一间卧室,一间浴室,一个小厨房,还有一个小房间,里面堆放着杂物。

这种公寓是按标准化图纸大量兴建的国民公寓,大多数单身职员都住在这样的公寓之中——工人大都住在集体宿舍。

但对于雨伞他是极其了解,两折雨伞虽然比普通雨伞小巧,但是长度仍然有55厘米,如果三折雨伞的话,完全可以放到公文包里。

“两折伞不是挺小巧的嘛。”

看了眼闹钟,李庆隆自言自语道。

“两折就是“V”字,三折就是再折一次……”

伴随着产业的兴盛,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尤其是新进职员。

回到公寓后,赵海就趴在桌案上忙活了起来,一边研究着两折雨伞,一边在构思着三折的“三折”。

几天后,特意跑了一趟南洋广播电台的李庆隆,终于解开了疑问。

再折一下!

三折雨伞?

于是,八点就成了企业下班的最后时限。

“那么小的雨伞怎么挡雨?”

“娘,你就放心吧,我在这里一切都挺好的……”

加班,有时候,人们总是会主动的加班,并不是为了企业,而是为了兴趣,或者说脑海中的灵光一现。

只读过工专的赵海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发明家,他只是制伞公司里最普通的技术员而已。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之中,赵海都趴在桌案上研究着如何实现雨伞的三折。

“三折……似乎也不难啊吗?”

李庆隆是八点准时离开公司,八点四十分才回到家,和大多数单身职员一样,他李庆隆也是住在公寓里。

直到深夜,仍然没有睡意的李庆隆,只好打开收音机,想听点音乐。他转着收音机旋钮,惊喜的发现,收音机里放的是爱乐乐团演奏的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从南洋大学毕业后,他就搬进了进来,装修简单的房间里,挂着一张老照片。那是一张全家合影,那是四年前,李庆隆离开家乡时,和一家人在照相馆拍摄的。一家人站在照相馆的布景板前面。爹和娘站在前面,他们兄弟姐妹五个,站在他们身后。

……

虽然李庆隆是个外行,但作为一名工程师,在下定决心后,他立即扑到了磁听机的研究中,从图书馆找来相应的技术资料——感谢德国的战败,战后德国遭到盟军各种的清算,许多战前德国持有的专利直接进了公有领域,在图书馆里,很容易找到这些专利。

有时候,很多发明是基于灵光一现。剩下的就是时间与汗水累积,这个过程甚至是充满曲折的,几乎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当朝阳再一次升起的时候,研究了一夜磁带和磁听机的李庆隆,朝着窗外看去,尽管窗外尽是阴云,可是他的脸上却尽是笑容,人从来都是如此,只要找到了目标,总会发生由内而外的变化。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