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是外柜的计划书?”
朱高炽看到高珍手里的那堆文书,露出了笑容,外柜的人果然干劲足。
“短短的五日,外柜的管事们递交了十六份建厂申请。”高珍笑道。
“放这里。”
朱高炽指了指自己的桌面。
高珍没有犹豫,把那堆公文摆放到办公桌上,马王宣上前帮忙去整理。
周世丰坐在一侧的椅子上,犹豫了下,没有故意上前帮忙。
“就这样吧。”朱高炽打断了两人的动作,随意挑出一份翻看。
每份计划书短则十余页,长则数十页,可见外柜管事们的用心程度,朱高炽看的仔细。
“其中高达十一份集中在农具行业。”高珍没有返回座位,而是留在原地介绍道。
马王宣出去倒了两杯茶进来,周世丰接过茶杯,顺势站了起来,自然的走到高珍身侧。
“这份写得好。”朱高炽挑出一份,铺开在桌面,说道:“农具铸造厂,专门生产工具铁器的部分,例如犁具的犁头。”
周世丰和高珍凑过去,仔细的翻阅。
不久。
周世丰夸赞道:“此人的确下了心思。”
高珍没有多言。
作为外柜的掌柜,此人的笔迹他认了出来。
“工厂最大的优势,是集中化生产。”
周世丰忍不住又拿起那份申请计划书,快速的扫了眼,看出了里面的门道。
满脸的感慨,外柜的确容易出人才。
最后佩服的说道:“密云铁矿,密云铁厂,加上铁道运输,北平可以获得价格最低的铁料。”
“而农具中除了铁器的部件,还有木料部件。”
“木料没有优势,所以此人计划中的农具铸造厂,只生产铁器部分,属于半成品。”
“其余的计划书,要做的是成品,比较下来,他的计划最符合市场需求,性价比也最高,无论是厂家所获的利润,还是百姓购买的费用,达到了小王爷提出的共赢理论。”
朱高炽又看了眼这份申请计划书。
谁都知道农具的市场大,所以竞争者最多。
也正因为农具行业的前景,必须挑出最好的计划,不但促进这个行业,也发展了工厂,提高了生产力。
“让当地百姓就地取材,自己制作手柄这些木质部件,有技术门槛的,也可以找当地的木匠。”
“从当下的形势来看,对于百姓的确是最小的成本,工厂放弃这部分是划算的。”
“采取这份计划书,你们觉得如何。”
“善。”
周世丰和高珍都没有意见。
放下手里的计划书,朱高炽又拿起新的章程,是一份关于要在北平建造铁轨厂的计划书。
“这个人倒是有趣。”朱高炽忍不住笑道,“他这是要从密云铁厂抢食啊。”
十六份计划章程,周世丰和高珍都是见过的。
“此人说的有些道理。”高珍打起精神镇定的说道。
小王爷喜欢听好话,但前提是勇于任事,上有所施,下有所效,高珍愿意冒险为此人辩解。
“密云人力不足,不光是铁厂招募不到人手,密云铁矿同样缺人,此人认为把密云铁厂部分车间转移到北平,比从北平招人去密云更加有利。”
“无论是集中规模带来的优势,还是人力成本等各方面,迁移部分车间到北平,性价比要更高。”
听闻高珍的解释,朱高炽没有说话。
说来说去还是北平的人太少。
北平人口有两百六十万,听起来很多,但是当工业开动后,很多地区就遇到了限制。
密云两个卫,总共人口才五万余人,再除去老弱妇幼,壮劳力就更少了。
还有服役的一万正丁,以及需要的余丁,剩余的劳动力还需要负责屯田。
“如果接受此人的思路,那么密云铁厂就不止迁移一个铁轨车间这么简单了。”
朱高炽沉思了一阵,指出了其中的关键。
高珍看了眼周世丰。
周世丰终于说道:“计划的确需要调整,密云铁矿人手不足,密云铁厂同样如此。”
“密云铁厂的冶铁车间,理应全部搬回北平,只负责生产铁料,而且铁道已经通车,运输不是问题。”
工厂离不开人力,而密云提供不了充足的人力。
“你们跟万三通个气,关于密云铁厂车间迁移回别平事宜,做个详细的章程出来。”
“此人的思路不错,值得培养,先让他办个铁轨厂,看看他的实干能力如何。”
朱高炽记下了这个人的名字。
一份计划书就改变了密云分区的生产模式,也算是一字千金了。
“咚咚咚。”
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一名年轻文书站在门口,忐忑的说道:“王府来人了。”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